分卷阅读974
突然觉得,这怕不是个大傻子,胸戴大花,现在地主家的傻儿子,也不是这样迎亲的。
事实上,不光虞幼窈有些无语。
便连随着皇上仪仗的一干官员,乍然看到皇上这“喜庆”,又接地气的样子,也不禁一默。
大周朝迎亲没有戴胸花的传统,也只有戏文里才这样演,也不知道皇上打哪儿瞧的戏文,竟还信以为真。
如礼部尚书这样年轻一点的,定力不够的,顿时忍俊不禁,嘴里发出轻微“扑哧”笑声。
定力稍好一些的,连忙抿紧了嘴巴,努力装作没事样,嘴角却止不住地扭曲、抽搐,想是忍笑,忍得十分辛苦。
如虞阁老这样年纪大,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的,瞟了一眼就敛下眼睛,作一副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看到的样子。
至于心里怎么样的,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殷怀玺坐在高头大马上,隔着车辇前半透的帷幕,只能看到车辇里影影绰绰的身影,透着端庄与妙曼,心里头一阵火热,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直到整整齐齐的八颗牙全露。
他抬起头,扬起眉毛,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老子今天成亲,老子有媳妇的自豪感。
“回宫。”殷怀玺挺直了腰背,雄赳赳,气昂昂地策马入宫。
迎亲的车辇,跟在他身后一起入宫。
钟鼓乐声再奏,一曲《桃夭》,在日薄西山之下,显得古朴又旷远,曲声仿佛通天彻地了一般。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怒放千万朵呀,这个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定是和顺又美满。
丰腴鲜桃结满枝呀,这个姑娘宜家室,定使家和人丁旺;
桃叶长得密又稠呀,这个姑娘嫁良人,定使夫妻共白头。
……
帝后的卤薄仪仗,从宫门口到午门,一直绵延到太和殿。
到了殿前,车辇停下。
殷怀玺翻身下马,走到了车辇前。
春晓和夏桃一左一右,挑起了帷幕。
许姑姑上前,将虞幼窈扶下了马车,并将红绸结成了连理花一端塞到虞幼窈身中,另一端递给了殷怀玺。
虞幼窈眉目低敛,并不抬头看他,却也能感受到,殷怀玺落在她身上的目光,充满了灼灼热意,令人心儿一阵滚荡。
接下来,她要和殷怀玺并肩一起进入太和殿,沿着太和殿内一段长长通道,踏上殿前的三十九级步阶,直到太和殿的殿宇之上。
太和殿广阔无比,殿前设有广殿,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气势十分恢宏,沿着长长的通道向前,一座殿宇,倏然拔地而起,离地数丈(八米),倨高临下,气象之威严、恢宏,仿佛能直达天霄。
这时,太和殿前奏起了《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
绸缪意指缠绕、捆束,犹缠绵也。
束薪喻夫妇同心,情意缠绵。
淡婉缠绵的曲调,夹杂了笛子的欢快、活泼,每吹奏至‘今夕何夕’时,曲子含蓄而俏皮,有一种陶醉在这良辰吉日,欢愉兴奋、忘乎所以的风趣。
虞幼窈听着乐声,脸儿一片嫣红,大周朝迎亲,大多都奏《桃夭》和《绸缪》,皆是象征婚姻美好,对新人美好的祝愿。
便在民间不搞一些文文绉绉的诗经曲子,也要唱一段《绸缪》小曲,表达一下这喜庆与欢喜。
可这是封后嘉礼,吹奏此乐是不是有点不太庄重。
心里正想着,殷怀玺还真如民间百姓一般,唱起了《绸缪》小曲,他声音清朗,不难听出调子里的春风得意。
柴火扎得紧哟,天上三星亮晶晶嗨。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美眷真欢欣呀。要问你啊,要问你,要将这如花美眷怎样亲哟?
亲哟——
哟——
一捆牧草扎得多哟,东南三星正闪烁嗨。今夜究竟是哪夜?遇这良辰真快活呀。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嘿?
嘿哟——
嘿——
一束荆条紧紧捆哟,天边三星照在门嗨。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美人真兴奋呀。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呦?
疼呦——
呦——
……
------题外话------
我是第二次写周制汉婚,还真是感慨万千呀,虽然是第二次写,但是写的很舒适,我抱着诗经翻来翻去,还是挑了,关雎,桃夭,绸缪三首,感觉没有替代,我真是太喜欢周制汉婚了,可能以后还会写,在我心里周制汉婚,才是正真的中式婚礼,后世在汉婚礼加了乱七八糟的热闹,一些礼数透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没有周制汉婚的胸襟与宏大!
第1083章 同牢合卺
虞幼窈当场就闹了一个大红脸,气得都想打他了。
胡闹也得有个限度。
脸都要丢到史书上去。
心里却忍不住细细品味,《关雎》是君子对淑女的追求,而《桃夭》却是贺新娘,《绸缪》显露的却是缠绵爱意。
以朝中大臣的尿性,是绝不可能在封后嘉礼上,用这等寻常人家迎亲用的曲子。
想来这几首曲子,也是殷怀玺精心安排。
太和殿旷远,整个大殿都飘着殷怀玺接地气的歌声,群臣们排排站在通往太和殿两侧,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就是想笑,也要憋着,一个个都快憋成内伤,恨不得拿了棉花球,把耳朵给堵上。
正值春冬交替时节,天色黑得早。
内侍点燃了沿途一路的灯塔,宫女撑灯引路,烛光之下,太和殿一片氤氲,美得如诗如画,却又显得厚重典雅。
殷怀玺牵着连理花另一端的虞幼窈,行至太和殿前。
殿前设案。
礼部尚书充当礼赞,宣读赞词:“昏者,乃人伦之本,历代重之。礼者共两婚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三牢而食,合卺共饮。天地为证,日月为名,此后举案华堂,白首不离……”
周制婚仪庄重典雅,没有后来的喜庆热闹,所有的仪礼都是在天地的见证之下完成,显得庄重,并不是一件热闹嘈杂的事,讲究阳阴合德,男女均等,重的是夫妇之义、结发之恩,显得犹为厚重,而这一份厚重,却承载着新人之间坚贞、深沉的情感。
虞幼窈忍不住偏头看他。
一身玄c婚服,黑中扬红,衬得他气象威严,庄重,可胸前的红得刺眼的连理大花,却破坏了这一份庄雅,透了一点滑稽的喜庆感。
殷怀玺眼见一亮,这还是进入太和殿后,虞幼窈头一次光明正大地瞧他。
龙凤冠下罩了红色的薄纱,挡住了面容,薄纱宛如蝉翼,映照出她皎美的容颜,宛如灼灼的桃花,开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