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
,他自问已经上了小六的船了,跑是跑不掉的,就想旁敲侧击一下,弘历是因为什么又惹了弘书,让他这次直接出手断了弘历的所有后路,他好作为警戒——上次弘历借皇额娘生病邀名,小六都只是收拾了弘历的势力而已。
弘书却误以为弘时是怕与富察氏她们接触过多会连累自身:“弘历是活该,但这不关四嫂和永璜的事。永璜命苦,摊上这么个阿玛,皇阿玛心中也是怜惜他的,三哥你不必担心会惹皇阿玛不快。”
弘时心中一动,有点猜测到什么,所以,这次皇阿玛这么配合小六收拾老四,是因为永璜之事吗?看来皇阿玛对皇孙还是看重的,也是,皇阿玛至今也就永璜这么一个孙子,不看重才怪,老四也是糊涂,怎么会同意让永璜去当什么转世灵童。要是永珅还在,有人上门跟他说要永珅去做转世灵童,他一定会把人打出去!
想到永珅,弘时黯然了一会儿,又想到自己荒凉的膝下,和福晋前不久再次提起的选秀之事…犹豫了下,他吞吞吐吐地和弘书道:“小六,你那边,有没有、有没有擅长…子嗣问题的大夫?我想请来给你三嫂她们看看。”
“有,还不止一个,回头我请他们都去一回你府上。”弘书答应的很痛快。
弘时喜上眉梢:“多谢多谢。”
弘书却话音一转:“不过,三哥,我觉得光给三嫂她们看还不行,你不如也叫大夫给瞧瞧。”
弘时今年二十六,成婚也有九年了,却除了大婚前令妾室怀孕生下一个永珅,之后不论妻妾再没有开怀过,这恐怕不能说是女方的原因,弘时自身估计也有问题。
但这事,无论哪个男人都受不住,弘时胀红了脸,都顾不得刚才想的不要得罪弘书的事儿了:“小六,你什么意思?!你觉得是你三哥我不行?!我行不行我自己能不知道?我告诉你,我行的很!这次我就当你是小孩子不懂,以后这种话不要随便乱说了!”
说完,他气冲冲地叫停马车冲了下去,径直离开,连声道别的客气话都没说。
弘书无奈扶额,问朱意远:“我刚才的话是不是说的不太委婉?”
朱意远缩着脖子点了点头,何止不太委婉,简直太直白了,这话哪个男人能听得?就是他这样去了势的太监也听不得啊,也亏得是主子,但凡换个人,三阿哥今儿必不可能只是自行离开。
不过主子才十一岁,连梦遗都没有,要他懂这个有点难为了:“主子您还小,不懂这事也正常,不过此事事涉身为男子的尊严,主子你回头还是好好给三阿哥道个歉解释一下,想来三阿哥能理解的。”
结果他就听见主子嘀咕:“这跟男人的尊严有个屁的关系,我又不是说他不行,能不能生孩子这事跟行不行又没关系。唉,还是医学不够发达……也不对,医学发达了也没啥用,照样大把人不承认不能生孩子跟男人有关系,想想,以后该怎么让这些人不当鸵鸟……要不我做个表率算了,等我结婚的时候,医学应该也有了一些长足的发展,到时候先想办法不生孩子,然后把这个锅扣在自己头上,借着这个由头科普医学知识,嗯,可行……”
朱意远听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心里甚至升起一道匪夷所思的腹诽:主子啊,你就没想过你以后真的会不行的可能吗……
主子怎么在盯着他!朱意远耸然一惊,难道他刚才不小心把腹诽说出口了?要死要死要死,该怎么求饶!
“你刚才,没听见什么吧?”弘书习惯性地嘀咕以后的打算,说完才想起来这不是在书房,旁边还有个朱意远,不得不出言敲打。
呼,原来是警告啊。朱意远松了口气,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奴才什么都没听到,您刚才说话了吗?”
弘书满意的点点头,继续完善自己的计划,直到回宫面见阿玛。
“孩子如何?”对于自己唯一的孙女,胤禛也是关心的。
弘书低落地摇摇头:“胎里就不好,先天不足。”
胤禛沉默了下,就放过这事:“正红旗的护军参领你选好了没有?”
“选好了,就布三吧,他精通满蒙语,鄂罗斯语也有涉猎,去了那边与各方交涉也方便。”弘书道。
胤禛点头:“行,那朕就下旨,令他们二月初出发。”
“是。”
“下去吧。”
弘书不动,阿玛好容易愿意见他了,有些事得抓紧问。
“皇阿玛,《大义觉迷录》您是如何打算的?”
“儿臣有些想法,想和您说说。”
第116章
胤禛先不说自己的打算,而是问弘书:“你又有什么想法?”
弘书觑了下他的眼色,斟酌了一下后道:“《大义觉迷录》您要是实在想颁刻也不是不行,不过儿臣建议,您最好是将书里用来佐证的内廷记录去掉,它们的存在只会喧宾夺主,会让所有人只去关注那些宫闱秘闻,这与您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胤禛点点头,其实上次儿子提到这一点后他就想过了,加入内廷记录这一招确实做的不太好,他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人:“这一点确实是朕思虑不周,已经命御书处的人修改了。”
阿玛肯听劝!弘书意识到这一点很高兴,这意味着稍后关于吕留良之事的劝谏能被接受的可能或许会更高些。
“皇阿玛英明!”弘书拍了个马屁,继续进言,“去掉那部分后,儿臣觉得,您还可以适当减少关于您的谣言部分,将关于华夷之说的论辩作为主体,由此也可以开启一场思辨风潮。为了配合您这本书,儿臣打算在报纸上开一起论辩专题,分正反两方辩论,论题就是华夷之说是否正确,接受所有人投稿,文章影响最大的可以奖励京城的一座宅邸。儿臣相信,天下总有读书人是不认同华夷之说的,令他们之间互相论辩,比咱们强塞观念给他们的效果会好得多。想要人们接受一个观念,只令他们听是不行的,还要令他们参与,这样他们才会更真情实感,也会认为最后的结果是他们自己思考出来的,而不是被别人强加的。”
胤禛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
“那您是答应了?”弘书问道。
胤禛点点头,沉吟了下道:“文章最好之人再奖励一个庶吉士的名额,进翰林院。”
弘书不太赞同:“奖励同朝廷官方扯上关系目的性就太强了,他们会认为这又是朝廷控制下的一场秀,会引起反感不说,最后的效果也会差上许多。”
胤禛扬眉,反问:“难道这天下还有人不知道报纸的背后是你?”
“不一样的。”弘书摇头道,“即便所有人都知道报纸的背后人是我,但只要没有明目张胆的和朝廷联系在一起,他们就不敢百分百确定我和朝廷是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