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5


打乱入了各个村子,与同村人相处了些日子,小声道:“这莫不是官府为了占咱们的房子故意说的?”

此话一出,原本还满脸欢喜的众人立刻止住笑,齐刷刷看她。

瞧得那女子忍不住缩了缩脖子,脸上流露出怯生生的恐惧,两颊凹陷,“我、我说错了吗?”

她有些害怕。

女人们面面相觑,知道她是别处逃命来到,不知道这陈塘关的事儿,心底的怒意散去不少。

“大春家的,你往后可不能这么胡说。”

“就是就是,咱们官府多好难道你们这些个逃命的还不知道吗?”

“你男人能去青砖坊,还是官府安置难民才叫你们去,我们要去还得考试哩。”

“就是说,你看你现在住的,吃的,身上穿的,不都是官府给你的。”

几人越说越气,就差把不识好歹几个字直接说出来。

被她们一说,名为大春的女人好似反应过来,现在已经不是他们之前在的地方,心中顿时惶恐不安,“是是是,是我说错了,我这就告罪告罪。”

说着她跪在地上,朝着官府的方向狠狠磕头。

旁人也不阻止,心中有气,觉得这人不识好歹。

见她额头都磕红了,一旁年纪最大的女人才上前给她扶起来:“唉哟,大春家的别磕了。”

女人是难民来的,一路上遇到不少事,此时被人扶着,也忍不住瑟缩了下,眼泪刷的下就落了下来:“大娘子我真、我真不是故意说官家的不是,但、但俺们、俺们家的房子就是被富商占了,我们报官、那、那贼人判得我们惹事,还想叫我儿子脸上刻字。”

此话一出,旁边不少女子立刻面色大变,勃然大怒。

她们虽看不上这中原来的女子整日唯唯诺诺,但现在知道了原由也忍不住生气。

“这当官的!果然黑!”

“我就说咱们官府才是最是清正,旁的都不行的。”

“此前那商户不也说,我们这才是最好的,连连、那、那什么歌?也比不上咱们这。”

“说的是朝歌!商王住的地方。”

几人沆瀣一气的骂了两声。

老娘子拍了拍女人的肩膀,道了句:“咱们这李大人才不会抢占咱们的屋舍,李大人是好人,好大人,还有那白芷道人,顶顶的大好人!”

才来数月,已经过上了此前从不敢想的好日子,女人自然是知道,此刻也不由自主的道了句:“若、若天下共主是李大人这般的该多好。”

旁人一听面面相觑。

这话就算是她们也晓得大逆不道,但每个人的心底都莫名觉得,这话说的真对!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官府还下发了红色诏令,这红纸黑字一出,陈塘关的百姓都知道,这是官府下的大令,人人都要听。

官令是专门有人唱的,从早到晚一直唱说,就是为得叫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也能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在听到官府说扩城计划择日动工后,原本围堵着,生怕这换房子一事没了声的百姓顿时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

“换房子咯!”

“可以住大房子咯!”

“官府好啊,官府好啊!”

“李靖大人真父母官啊!”

百姓三五成群,脸上掩盖不住激动情绪,更有甚至直接泪流满面。

“我老汉就是累死也得报名。”

“我们也有青砖瓦房住了!”

“等住上新屋子,我就叫我儿子娶妻!”

事还没成,但众人已经开始期待自己住上青砖瓦房的日子。

他们虽没住过,但青砖出现后,官府旁的商道就改用青砖铺路,往年都是贝壳带黄泥打扎实了,雨天虽然也泥泞,但也比外头好。

陈塘关到底是穷,若是富裕的地方,城内主路都是青石铺的,不过陈塘关没那个钱,一直是用贝壳带黄泥。

直至有了青砖,这才用黄泥和青砖重新铺了路。

这路铺好后,雨天走在上面,脚底只会湿一些,一点沾不到泥泞,连商人们都夸赞。

不少富商也挤在百姓之中,他们有的已经把户籍改在了陈塘关,有的则还是在原籍。

听闻能“免费”换房子,这些商人们自然不会错过。

纷纷凑过去打听。

他们现在住的虽然也还行,但到底只是普通商人,住的就是好一点的黄泥房,比不上那青砖大瓦房,倒不是他们都没钱买青砖。

主要这青砖,它限购啊!

这青砖除了盖房子,还能盖桥、城墙、铺地……

别说朝歌需要,诸侯们也需要,这东西比青石小巧,百姓背着也不伤身体,倒不是说诸侯们都是好人怜惜百姓,而是这东西说起来比青石便宜、方便、快捷。

这就导致,在这个基础建设压根没有的朝代,青砖那是一等一的热门商品。

自己尚且不够卖,哪里能自己造房子住?

但这若是官府下令造房子就不一样了,有关系的早就打听了,这所有的房子都得用青砖和红砖两种砖头造。

“官爷,咱们这些个商户能否……”

“就是就是,咱们现在也算是陈塘关百姓啊。”

几个商户没了往日的高傲,把谋士团团围住。

“几位不必着急,外来落户着,也是按照一房一换,若是非落户者,则每间房需要补一些钱粮,当然具体还需要过几日才知晓。”

官爷不卑不亢,慢条斯理的说道。

若是旁处,免不得塞些银两,叫通融通融,但陈塘关的官员是一律不收的,几个商户此前已经吃了暗亏,自然不敢送,但心底有了地,知道这事怕是也妥的。

立刻喜笑颜开,抬手与对方念叨两句好话。

不少百姓已经追着问官差,什么时候开始劳役,那激动的模样,简直叫逃难过来的人目瞪口呆。

这劳役在他们那儿可是最苦、最累,还会死人的活计,若是家中有钱,必然是花钱免了劳役,没想到,再者陈塘关处,竟然是人人争着、抢着去劳役。

这完全叫他们难以理解。

旁人也不说为什么,生怕这些个人跟自己抢。

这劳役不仅工钱高,还能折房款,每日三顿吃的都是白面、羊肉,哪里有这般好事。

这年头的百姓,对拆迁可没有什么赔偿款的要求,一听可以把破屋子给抵了,就能住外城的新房子,还是青砖造的,这别提多开心了。

不说别的,这可是青砖造的房子啊!

“听说那些个窗户都是用那什么纸糊的,特亮堂。”

“那往后,在屋子里就能做针线活了?”

“哎哟,不愧是白芷道人,听说这事就是白芷道人怜惜咱们的房子太破了,叫咱们住上新房!”

一时间,好似过年提前,喜得百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