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5


说的“勇者已死”。

他脑子里冒出了许多想法,由于观看过的许多恐怖片,所以他的猜想也很多,目前最重的一个怀疑,就是这些人其实感染了什么病毒,等时机一到,就会立刻化身为丧尸怪物,然后大开杀戒。

否则森尔实在是搞不明白,这些普通正常的人身上怎么会有类似苍白之魇的气息。

但森尔又不希望这个怀疑成真,因为他现在没有身体,一团空气当然拿不起剑,更别说保护他人,连能不能被人察觉到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呢。

说不定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勇者已死”,所以当世界面临危机的时候,人们无法得到拯救,那自然就很绝望,森尔目前只是一团游荡的思维,即便想要施以援手,也实在爱莫能助。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应该是在危机爆发之前找到自己的身体。

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森尔想要效仿看过的侦探小说,从蛛丝马迹里找到一点线索,可惜他全不是这块料,再说了,这么大这么宽广的一个世界,也没办法细细检查,连案发现场在哪儿都搞不明白,就算是世界上最高明的侦探来了,估计也束手无策。

森尔到处转,白天黑夜按时轮转,时针一格格向前,他找不到自己的身体,觉得很紧张,怕自己没办法在灾难爆发之前找到身体,以至于只能旁观。

但他的样本们也依旧正常的生活着,没有要发狂的迹象,仍旧是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

森尔搞不明白了。

他观察着样本们。

时间河流一般地淌,森尔在长久的观察中,慢慢感觉出一点味道,他发现样本们还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迷茫和被动。

他们缺乏一个属于自己的目标。

学生被学业推着走,耳朵里被灌输了许多道理,为获得一个好分数,考取一所好学校而努力,然而努力了,学习成绩也优秀,可他们是被推着走的,眼前是一个空泛的大目标,身后是一双双推着背的手,就这样踉跄着前进。

职员也很忙,他们工作,却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兴趣,上班的唯一理由是为了赚取工资,最大的目标就是赚够钱后早日退休。疲惫的工作像恐怖片里的鬼魂一样吸走了他们的精力。生存的需要让他们无法放弃工作,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于是一种报复性的熬夜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不盼着明天的到来,因为白天的时间不属于自己,黑夜中算是得到了一点自由,于是不肯放手,睁着眼睛不睡,为自己多挣一点时间。

样本们都很年轻,但他们没有那种蓬勃的朝气,反而像是病恹恹的树,风一吹,就抖下一大片一大片的叶子来,叶子不是青翠的绿色,已经染上了枯黄。

这些人没有特定的目标,总是在迷茫,心中也焦虑,一边焦虑,一边想娱乐,又不敢放胆去玩。但是在买东西的时候是快乐的,可东西到手没过几天,快乐又消失了。对未来感到焦虑,最后一边焦虑一边玩,不敢玩那些要耗费大量精力的娱乐项目,弄了一点不需要花费精力的轻娱乐,划开手机东看西看,但时间流逝,很快一天过去了,于是把事情推到第二天。

第二天又如此重复。

森尔瞧着他们,不知道他们这样算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这种情况在繁华城市中的样本们更常见。

他们在城市里工作,外表看着光鲜亮丽,似乎很好的融入了这座钢铁的森林,然而森尔发现他们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出于精神上的欲望。

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特别渴望去的地方,追逐流行,购买商品时的快乐也很快就会消失,就像燃烧的蜡烛上的蜡油,离开了高温就会迅速凝结成冷硬的蜡块,只有一直处于滚烫的地方,才能保持自己的柔软和温度。

但就连机器也无法长久高温运转,更遑论是人了。

所以这快乐一般维持地比较短暂。

如果城市是一汪湖,那样本们就是水面上的浮萍,看似身在湖中,实际上只能随波逐流。

湖底太深,浮萍的根又太短,扎根成了一种奢侈的迷梦。

森尔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体,他的样本们也没有发狂。

这是一座安全的城市,没有明面上的怪物,也没有即将降临的末日。

苍白之魇是虚无的化身,他的气息代表着虚无和空虚。

在苍白之魇告知森尔他的本质后,森尔有花时间去研究。

他读过一些书,书上说:对很多人来说,感觉许多事没有意义,是一种对遭遇了背叛的反抗,因为从小建立的价值观遭到了毁灭式的打击,从而开始怀疑一切,不相信一切。

就像刺猬竖起尖刺保护自己。

感觉自己什么也改变不了,人和人之间充满了算计和利益,需要防备身后射来的冷箭。承担了过多的期望却无力扛起重担。慌乱,焦虑,想玩,又不敢放下心去玩,于是一边玩一边焦虑,对未来感到迷茫,觉得努力可能没多大用,却不敢完全放下努力。

一种无力感,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到,也改变不了,于是也就觉得一切都无所谓。

这是是一种对于背叛的应激反应,用以保护自己。

而这种痛苦是思考的自由与身体的不自由不相配套所产生的。

一个人思维狭窄,身体也受限,他不会感到痛苦。

一个人思维广阔,身体自由,他也不会感到痛苦。

但思维和身体不匹配,最会让人感到迷茫和痛苦。

森尔发现他的样本都是年轻人,没有孩子,也很少有中年人和老年人。

他思考原因:

孩子有很多的想象,人生还没开始,对未来拥有憧憬,思维活跃,却还没察觉到自己的境遇是受限的,于是他们不痛苦。

中年人和老年人的人生已经走过大半,曾经活跃的思维渐渐与身体匹配,接受了一切,于是不痛苦。

唯独年轻人不同,知道的太多,获取的信息太多,思维活跃,本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不说成为人生赢家,起码也能靠自己过上不错的生活。可却在抱着这种憧憬的同时,被一脚从象牙塔里踢出,最终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不是,只是一颗螺丝钉,还是能被随时取代的。

然而他们受到过教育,十几年象牙塔里灌输进大脑的价值观一遭被撕裂,免不了还剩下一点残片,又因为年轻,思维还不至于僵硬成木板,依旧活泼地跳跃着,可境遇摆在眼前,无法逃避,造就了思维和身体的不匹配。

思维是一只飞鸟,但他们的身体和境遇是牢笼,于是欲飞而不得,只能过瘾般在笼子里拍拍翅膀,免不了又碰到坚硬的铁壁,被笑几声穷折腾,做白日梦。

翅膀撞上笼壁带来疼痛,于是这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