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5
了吗?”小年轻问道。
“现在有巡逻队了呗,这个行当更保密,一般人都不知道呢,还是那句话,懂得都懂,不懂得我也不能跟你多解释。”李队继续谜语人。
小年轻不明觉厉,还想再说什么,但李队已经看到了苏茶,直起身子老练地说道:
“来了啊,手机扫一下码,登记一下。”
苏茶看了看,发现旁边确实立着几个大牌子,上面有一个二维码。
“我手机掉了。”
李队愣了愣,“那也没事,手动填就行,你把身份证给我看一下。”
“身份证一起掉了。”苏茶回道。
她也没说错,这些都掉在霓暹了。
“哦,一起掉的是吧。”李队反应过来。
他拿了张表格和笔,给她填写。
表格的内容都是很寻常的内容,跟银行办卡或入学时填的差不多,只不过她许久没有摸笔了,坐在书桌前,看到这熟悉的华夏字竟有些恍然。
“你也是走山客?看起来不像啊。”李队闲聊道。
从刚才他和小年轻的对话可以知道,他们这个岗位目前比较无聊,一天下来可能只有十几个人从外面进来,工作量很低。
“不算吧,只是恰好从外面回来。”苏茶一边填表格一边回道。
“我就觉得不想,你太白了。”李队说道。
她笑了笑,继续填表,表上有个位置是:马安镇住址。
她在这边当然没地方住了,于是就问道:
“这里有去江城的车吗?”
李队用一种很惊奇的目光看着她,回道:
“当然有。只不过去江城需要有地方住才行,你在那边有亲戚朋友?”
“有。”
她心里浮现苏胜和余小双她们的脸庞。
“有就行,现在那边可不好去,如果没有住处,大晚上在街上乱晃可是会被遣返的。”李队说道。
“还有这种事?”苏茶奇道。
“对啊,现在全国一盘棋,非必要不跨区流动,不鼓励去其他城市。不过按我说现在也没必要去大城市,大城市以前好是好,基础设施都有,城市规划完善,企业多工作机会也多,但现在大城市人太多了,全都饱和了,消费也高,反倒不如我们这种小城市。最起码我们马安镇正飞速发展,不断建设,现在有大量的工作岗位,未来和以前的大城市也差不多。”
李队解释道。
看得出来,他对于政策理解还是很到位的,旁边的小年轻听后也深以为然。
“那去江城应该坐什么车?”她又问道。
“每三天就有车队往返运输物资,不是明天就是后天,到时候你直接来这里坐车就行了。”李队轻松道。
看来坐车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啊,她暗自思衬。
她填完表格,把表格递给李队。
“我还需要做什么吗?”
“你……”李队刚想说什么,想起她手机丢了,又想了想,继续道:“好像也没有了,你走吧。”
“能借一下手机打个电话吗,我找我朋友借点钱。”她问道。
李队很麻利地掏出手机给她,从见到她开始,他就目光就一直很好奇。
面前这个女人看起来气质淡然,给人一种大佬的感觉,但穿着又那么简陋。还说自己在江城有亲戚朋友,如果平常聊天,他就当吹牛了,但这话又是由她说出来,看起来又不似假话。
他就好奇了,真有亲戚朋友在江城,而且还愿意把自己的房子给她借住?
苏茶给大学同学季琼打了个电话,主要是她身上一分钱都没有,而在这边坐车和生活都显而易见是要花钱的。
电话拨通,季琼那软糯的声音传来。
“喂喂喂,是谁?”
“是我,苏茶。”
“茶茶?茶茶!真的是你吗?怎么这么久都联络不上你,我们都担心死你了!你去哪儿了啊?我们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季琼兴奋地叽叽喳喳,要把这些日子以来的所有担心和见到故友的喜悦都发泄出来。
“我很好,我没事。”苏茶低声安慰道。
其他安慰的话落到嘴边,又不知说什么了。
“说起来,我现在需要你的帮忙。”苏茶说道。
“怎么了?你那边出什么事了?”
“我人在外地,手机什么的全都丢了,现在还是借别人的手机给你打的电话,需要点钱,你能不能先借我?”
“好啊,你现在怎么样了?在外地做什么?你到底去哪儿了?”季琼答应后,一连串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苏茶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说以后一并解释,她现在状况很好,身体也健康。
她们聊了一会儿,在知道苏茶没什么事后,情绪稍微平和了一点。
“之前啊,大概是一个月前吧,突然有人找上门来,问我知不知道你去了哪里,最近有没有和你联系,问了好多信息,跟做笔录一样,有些同学也被问了,我们都以为你出什么事了,真是吓死了。”季琼随口说道。
苏茶心里咯噔一下,“他们是什么人?”
“不知道啊,但有警察陪着,应该不是坏人吧?”她单纯地说道。
苏茶心有点乱,和她说了一会儿话,就把电话挂了。
她问李队和小年轻,能不能跟他们换点钱,先用他们的手机加季琼为好友,然后季琼转账过来,他们收到钱后,给她现金。
她承诺可以给两百的转换费,他们俩自无不可。
幸好因为环境原因他们身上常备着现金,但等季琼转账的那一刻,他们还是惊了。
苏茶没说借多少,她就直接转了一万块,还问这些够吗?
这下他们的现金也不够了,只好一人留下继续值班,一人带着苏茶进镇找了个atm机取钱。
第296章 小镇见闻
苏茶别过两人, 走进马安镇。
率先引入眼帘的,自然是那一排又一排,回环连绵的简易安置房。
有些房子看起来像是一个集装箱, 有些房子干脆就是大棚房,这些还都算好的了, 起码是完整的一间屋子,有些人家直接在集装箱和大棚房之间用木头和篷布搭成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就算是房子了。
这片安置房区域住着相当多的人, 有些人就坐在门外, 拼装着塑料花和各种小工业品,俨然把流水线搬到了这里一般。
这些人一看就是外地人, 黝黑的肤色,枯瘦的四肢, 面容看上去沉默寡言, 神情里透着坚韧。
他们应是最晚搬迁到马安镇的人, 所以只能住在这里了。
继续往前走,有好多挖掘机、工程车辆和工人在大片的空地上忙碌, 一副热闹的场景。
一座座建筑的已经显露出了雏形,工地上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不断。
苏茶猜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