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
长毛缅因,这点马丁尼可以证明!”
朗姆:“。”
什么打不过,你要不要看看你自己身上的肌肉再跟他说这句话。
第92章
“少给我胡扯。”朗姆显然不信这套说辞,“你是在故意逃避什么吗,波本?”
“我说的可是真话。”波本一脸“我冤枉”的表情,“琴酒宽宏大量不计较,我不行,我比较小心眼。”
谁宽宏大量?琴酒?
见波本尤为认真的模样,确认不是通话传输错误的朗姆一时语塞。
网?址?f?a?b?u?y?e??????ü?????n?Ⅱ?〇????5???c????
沉默几秒,他才再度开口,“你最近和苏格兰走得很近?”
精神病不是不会传染吗。
或许本来就有,受到苏格兰的刺激后被激发出来了。
“……比起莱伊,我确实和苏格兰走得比较近。”
波本摸不准他突然提起苏格兰是什么意思,提高警惕道:“毕竟我们三个人这段时间经常在一块行动……朗姆大人,我什么时候能和他们分开?我都要厌烦了。”
朗姆模棱两可,“再说吧。不许转移话题。”
向来奉行成员独来独往,一般都是按任务需求派遣成员的组织,会把三个并不是搭档的威士忌酒聚到一块,要求他们长期一起活动,自然是故意的。
不提加入组织的原因,单看这三人的晋升流程,倒是出奇的相似。
差不多时间加入组织,因为某种原因被发掘自身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晋升,获得代号。
组织建立百年,有丰富的应对卧底手段。
以往那些加入组织的卧底,基本也是这么个晋升流程。
卧底最缺的就是时间。
若保持正常联系的情况下长时间没能往己方传回所需情报,派出卧底的机构就会开始考虑取消这位卧底的潜入计划。
而被召回的卧底不会得到任何功绩。
为了不被发现警方身份,派出的卧底大多是第一次做卧底,甚至刚从警校毕业的新人,会出现各种意外很正常。
没有谁第一次当卧底就能迅速上手,游刃有余,总会露出或大或小,自己也不曾注意到的破绽。
当然,朗姆想,这其中也是有例外的。
比如新人能力足够强悍并且运气也好;或者对方真的是有野心,听闻组织名号后专为组织而来,不愿屈居人下想往上爬的地下世界的各路人士。
波本就是后面那个例子。
朗姆认为,三个人都是卧底的可能性必不可能是百分百。
更别提这三人中有两位日本血统的混血儿,一位纯粹的日本人。
日本公安同时间段派出两位或三位卧底,还正好被他们组到一起的概率实在太小了,朗姆不做考虑。
至于那些国外的间谍机构,嘴上宣扬着政治正确,要聘用多个人种,私底下怎么来的谁知道。
不过也不排除间谍机构抓住这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
总之,朗姆得出结论,卧底可能性不为百分百,但也绝对不为零。
虽然这三个人至今没有一个露出马脚,但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三人里起码有一个卧底!
碍于驻日美军曾做出过的丑事,驻日美军所在区域的无父混血儿尤为多。
单论外貌,朗姆觉得波本就挺像从那片出来的。
根据国情,外表不同于日本人的混血儿往往从小会受到霸凌歧视;看看日本警方里混血儿的比例吧,如果在霸凌中长大的混血儿不仅不报复社会,还加入了警方……
朗姆……朗姆无话可说,也理解不了。
是以朗姆比较倾向纯日本人的苏格兰。
基于苏格兰加入组织的方式稍微有些特别,组织安插在日本公安里的钉子也一直没能发现什么端倪,如今朗姆对其是暗中观望的待定状态。
有倾向,但不大。
相比之下,琴酒则倾向莱伊,并拒绝给出自己的分析理由。
同样没给出分析理由的朗姆冷笑,琴酒怕不是单纯看莱伊不顺眼才这么说的。
反正莱伊……朗姆收拢思绪,看向波本。
波本依旧是那副表情,“好吧,我承认我对宫野志保和本田亮是有那么点好奇。”
“组织里不仅有没法出任务的小孩子,还送他们去正规学校上学,甚至没走后门。从我对组织的印象来看,真是不可思议,我当然会想探究背后的原因。”
“遗憾的是,本田亮的家庭背景我怎么也查不到……”
本田亮的父母从小就是没有社会身份的组织成员,查不到才正常。
这个解释的可信度要比上一个高,朗姆没表现出什么,合成的电子音听上去平板又无趣,“对于你查到的那些资料,你有什么看法吗?”
波本用牙齿用力咬了咬口腔内侧的腮帮肉,压下差点脱口而出的对乌丸集团的种种猜想。
他心下一惊,面上极为快速反应过来,“我要有什么想法?没一个能作为宫野明美把柄的,以后或许会有用吧。”
怎么回事,是药?什么时候开始的?
幸好得知是试探后,在汇合前,自己以防万一就提前注射过了解药。
大脑的昏沉感在不断加重,波本顺着这股感觉,放任自己露出略显迷蒙的表情。
朗姆:“……”
怎么真的在惦记利用宫野明美报复莱伊的事。
朗姆狐疑的换了个问题,“羽田浩司案呢?”
“组织对朗姆真是优待,犯下这么大的过错也没如何计较。”波本这回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想往下深挖,找到朗姆的把柄,看看能否借此在组织内更进一步。”
“哼,果然。”朗姆嗤笑。
从同意波本进入组织时起,他就知道对方是个不安分的。
早有预料的朗姆并未将此言论过于放在心上,“你是如何查到乌丸集团的?”
波本:“宫野夫妇曾任职过白鸠制药,白鸠制药似乎因组织破产。我想收集组织的势力情报以备日后不时之需,就顺手查了。”
“顺手。”朗姆咀嚼着这两个字。
波本的能力,倒是比他预计中要强上不少。
要是能控制好对方,于他而言无疑是有益处的。
可惜药物数量不多,不好多用,要想将忠于自己的理念彻底根植于对方脑海,最少要再用两次。
朗姆思忖片刻,认为当下没必要在波本身上浪费珍贵的药物。
他说出此番谈话的最终目的,“忽略掉与乌丸有关的所有情报,记住它是不重要的。”
改变或失去过多记忆会让人察觉到不对,朗姆没有在羽田浩司案上的记忆动手脚。
波本眼睫轻颤,清晰地感受到脑海中仿佛有块橡皮擦,在缓缓擦拭掉他关于“乌丸”的所有猜想。
可同时解药也在发挥作用,与之抗衡,又让他留下了这份被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