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8


宫人,并且挡在姜娆身前,不给任何人夺诏书和玺印的机会。

“那历史可以改一改了。”云杳窈摸了摸腰侧佩剑,露出寒光一寸。

“史册未有先例,那就从此处开个先例。”

云杳窈的剑拔出来,殿上之人皆是胆战心惊,都静了下来。

但右相却在寂静中突然高呼:“不可!”

他笔直跪着,佝偻的背都挺了三分。

“老臣历经三朝,曾为太子太傅,王姬和先太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于公,我不能任由江山旁落,于私,臣已经亲身经历了储君的逝世,不能由着一手教导出来的另一个孩子做遗臭万年的罪人。”

姜娆终于开口:“右相,孤幼时明明与王兄一样出类拔萃,你后来为何要执意拒我于门外,你提起师徒缘分、教导之恩,孤却仍记着此事,原以为今生无解,今日终于有机会亲口问一句,你为何不肯继续教导我?”

右相眼眶发红,他双臂颤抖,其心不改。

“若臣早知今日,只会后悔,为何没能更早些拒绝王姬。让王姬生出这些繁杂念想,是臣失职。”

他苍老的身躯再度深深伏地,声音不似先前激动,却依旧铿锵有力。

“臣,请王姬归还玺印。”

云杳窈听得心烦,她不明白这些有什么好纠结的。不愿效忠的臣子,留着也是祸患,换一个便是了。

想到此处,她挥剑斩去右相首服,他花白的头发登时散落。

几人围了过来,想要扶起他,多是些原先立于右相身后的臣子。

不过也有几人看清局势,沉默不语,仍跪在原地。

云杳窈冷眼瞧着,收剑归鞘。

她声音不大,却盖过殿中短暂的喧闹。

“不愿臣服者,可脱去这一身官袍,归还王室所赐官印,且去寻你的忠君之道,何须忍辱负重,再侍新朝?”

第87章

右相听罢,从一旁的臣子手中取回冠帽,将它抱在怀中。

他借着旁人的手重新站了起来,披头散发,面容憔悴。见姜娆毫无挽留之意,梗着脖子转身离去。

人群中有人亦步亦趋跟着他,想要搀扶着他出宫,却被他强硬拂开。

“我已是朽木一具,诸卿尚有仕途前程,何必惹新君厌弃?”

他一步一步朝大门走去,行至殿中,身后仅剩一人保持着半身距离跟在后头。

他抬头长叹,已经顾不得自己会怎样狼狈退场。

“臣愧对先王与先太子君恩,女君临朝,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必得天谴。”

“此身老矣,于社稷无用,于家国无用,于旧主无用。”

说完,他猛地向一旁的柱子撞去。

砰——

一声巨大的碰撞声在殿内炸开。

预料中的血腥场面未能发生,原来是一柄剑插入柱中。

剑柄所带的灵气将他弹开,他瘫坐在地,看见止戈不知何时出现在殿上,单手将已经嵌入柱子内的剑拔出来。

“呦。”止戈便将剑插回剑鞘,便扫视了一圈殿中乱景。

止戈这个太子幕僚的身份不过是个方便随时出入太子府邸的借口,她是个从不插手襄华党派争端的闲散过客,压根不认识几个朝臣。

但这个没能血溅金柱的老头,止戈不仅认识,还有过一段过节。她这会儿心情不爽,连带着不给他好脸色:“右相,怎么干坐在这里,殿下没给你赐座?”

与问心的绝对服从不同,止戈的剑如她本人一样,带着点倔脾气,兴许是此行没能得偿所愿,剑归鞘后仍有嗡鸣声。

止戈拍了拍孤遐,示意它安静。

“怎么一个两个都这么不会看眼色,连个扶右相起身的人都没有。”

止戈说完,薅了一把右相手臂,将他整个人摆正。

好在她尚且拿捏分寸,右相稳稳站定,胳膊腿儿一应齐全,尚无散架风险。

止戈又看向抱印的姜娆,以及冷眼旁观的云杳窈,立刻明白了如今局势。

“姜老头,要识时务啊。”她好言劝告。

右相以为止戈是来帮他的,像抓住了最后的希望,道:“你是太子幕僚,难道不明白,这是在谋朝篡位,是在染指殿下的位置啊!你忘了为臣的本分了吗?”

他声音颤抖,说到动情之处,甚至流出一滴浑浊的眼泪来。

止戈定神看了看云杳窈,道:“右相,无人比我更懂忠君,我终其一生,都在追随明主脚步。”

但她没有站到右相身侧,而是来到云杳窈身后,如影子一般隐在她背后。

右相瘫软在地,他口舌发干,几欲昏过去。

就在这时,姜娆走了过来,但她并不是为了归还玺印,而是心中尚有话要说。

她的这些话在心里憋闷太久了,或许是从幼时不得不放弃圣人典籍,拿起珠钗绣布开始,或许是从见到云杳窈开始,也或许是从下嫁叛军开始。

时间都将她的口齿磨钝了,以至于叫她下意识露了怯,给了他们一种自己可以任人愚弄的错觉。

在这场新旧两派无法达成和解的争辩之中,姜娆莫名有点想笑。

她回忆起父王与王兄的模样,他们都是最为和善仁厚的君子,仿佛生来就是襄华的君王,是以不需要任何激烈言辞、雷霆手断,便能令臣子俯首帖耳,心悦诚服。

若是父兄,应当会再请这位老臣回朝效力。

可是过往君主的做派已经不适用于新朝,姜娆仔细想了想,没有学着父兄的模样,暂时做出退让。

“襄华的子民流的血够多了,哀嚎也足够多了,孤不需要以你的血来震慑四方。”

姜娆亲自走近,扶起这位三朝老臣。

“但你也休想以此要挟孤退居内庭,孤会赐你免死恩荣,饶恕你今日不敬新君的罪过。孤还会下令保你辞官后衣食无忧,因为还要让你亲眼见证新朝光辉,看看襄华子民是如何在孤的治下安居乐业。功过非一时之说,自有后世千秋万代评定。

老师,你太老了,老到忘记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并非仅仅系于某君某臣身上,这天下,是人的天下,这襄华,是襄华子民的国土。故而,这朝堂,不止会有女子为君,也当有女子为臣,未来,还有有无数个太女。”

“莫说你一人,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荒唐……”右相嘴唇颤抖,“殿下的意思是,以后也不打算还朝于幼子?那何时还朝,十年,还是百年?你到底想干什么!”

他呼吸急促,翻着白眼,似乎下一刻就要晕倒。

“孤会一直挑选资质优异的女子入朝,直到人们习以为常,直到女君、女朝臣前的赘述不再被人提起,直到我们的名字不再被刻意抹去。”

“老师,你到了地下再耐心等待些时日,兴许与历代功臣名将高谈阔论时,我们那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