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弘朗也扭了头。

陈弘朗立时认出孟秋。

“诶,那不是小孟么?”

他怕赵曦亭不记人,提醒道:“我推来给你面试的那个,文字功底相当不错,你们后来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吧。”

赵曦亭收了视线,不动声色地扯扯唇,活脱脱正人君子,温笑得规矩。

“是不错。”

陈弘朗也看到了她的花,也看出她有点窘迫,所以没叫她,乐呵呵感叹一声。

“现在年轻人不像我们以前,什么都藏着捂着,不敢表达。他们现在很会表达情感,在花儿一样的年纪,就该热热闹闹的。”

赵曦亭懒洋洋开腔,“老师也想过节?要不我也给您买束?”

陈弘朗笑骂:“不正经。”

半个多小时后,赵曦亭出了校门,面朝刚才孟秋走过的方位,刚才还笑着的脸彻底冷下去,拨了个号码。



适逢三月,绿意从柳芽尖开始抹,一直灌到草壤,晨起开窗,便能闻到生命抽长的味道。

真正的春来了。

孟秋接到了出版社电话。

对方表明身份时,她怀里像揣了许多亮晶晶的流萤,猜测可能是好消息。

她遮着唇,小心翼翼地问:“真的过稿了吗?”

“是的。”

她欣喜地重复一遍:“您的意思是,这本书真的会出版,并且翻译那行会属上我的名字?”

电话那头是个声音年轻的青年,被她想信不敢信的模样逗笑。

他官腔之下是温和,“是的,孟同学,您很优秀。在几个翻译版本中,您的这版用词最精准,语句最干练,最通俗易懂,我们最终决定用您的稿件。”

“我们主编想见见您。”

“明天您有时间吗?”

孟秋没被惊喜冲昏头脑,理智地过了一遍课程表,明天她好像满课来着。

“请问大概几点呢?”

青年捂住了话筒,似乎在确认什么。

“明下午六点,金峪酒店五楼太白阁包厢,我们主编邀请您吃顿便饭。”

便饭是谦虚的说法,真实情况应该比这要正式。

孟秋问:“我需要准备什么吗?”

青年耐心说:“您人来就可以了,就是同行之间的聚餐,不用有负担。”

孟秋礼貌应下:“好的,谢谢,我会准时出席。”

“如果您微信和手机同号的话,我一会儿加您,和您对接一下稿费问题。”

“好。”

孟秋有些惊讶。

她先前大概了解过行情,英翻汉一般千字九十到两百不等,对于她这样资历的,千字一百五已经相当高的价格了。

她半开玩笑,“你们出版社是不是收益还不错?”

对面似乎明白她的担心,发了个笑脸,“孟同学,我们很有诚意的。而且你翻得很专业,值得这个价。”

孟秋提前十分钟到酒店。

她报了包厢名,侍者给她引路并开了门。

包厢很大,典型的新中式,圆桌摆在临窗处,背后是一片活竹林,穿堂风吹得它簌簌作响,远眺能看到酒店的人工湖。

这间包厢是打通的,中间隔了一件黄梨木的镂空屏风,用的木雕,极为繁复。

侧厅有几张沙发,供人喝茶,那边坐着的像是有些身份的,在忆苦思甜。

孟秋一眼就看到了赵曦亭,心脏倏地一坠。

她没想过会在这碰到他!

他就坐在软座上,手臂折着,衬衫压出几缕褶,薄唇噙着一丝不真不假的笑,眼一抬,漫不经心地扫了她一眼。

旁边有人殷勤给他加水杯里的水,他淡淡点一下头,烟不离手,旁边人在说话,他只是听人说话,不怎么搭腔。

孟秋脚黏在地板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到底她将人拉黑了,冷不丁碰上,不自在遍布全身,他的存在感此刻对她来说就像街边小广告,膏药似的东一块西一块,擦也擦不干净。

她硬着头皮装鹌鹑。

有人注意到了她,她不是出版社的人,很容易被捡出来,问。

“她就是这次翻译的小同学吗?”

大家都看过去。

一直在他们旁边忙活的年轻人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对孟秋笑着打了声招呼,“对,孟秋。”

“我们主编一直夸你呢,终于见到真人了。”

“这几位都是我们编辑部的领导,我们出版社的灵魂人物。”

声音听上去就是给她打电话那位,他谦和道:“你可以叫我小吴。”

孟秋来之前看过出版社的官方网站,职员介绍里都有照片,虽然和真人有差,但高矮胖瘦大概能对得上。

这种情况不去打招呼不礼貌。

孟秋走过去妥帖地喊了声:“老师们好。”

坐在正中间头发有些花白的应该就是主编,直夸她,还说要介绍直系学姐给她认识,肯定聊得来。

孟秋不卑不亢地谦虚。

小吴给她挨个介绍。

孟秋和座上大部分领导都问了好,就是赵曦亭,有意无意地简略。

坐在主座的男人倾身拧了烟,靠回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她,什么都没说。

他眼神跟刚才蜻蜓点水蘸一蘸十分不同。

饥鹰饿虎地伏在她身上,黑隆隆追着她脸蛋跑。

孟秋感知得真切,压得喘不过气,出于本能想躲。

她已经示弱了,他还一直盯着,得理不饶人似的,逼她去找他。

孟秋实在没法子,正面他,简单说了句,“还是得谢谢赵先生给我机会。”

就这一句。

赵曦亭鼻尖喷出轻笑,眼神也意味不明起来,像笑她在这之前骨头多硬,真见面膝盖又软了。

不过他也得饶人处且饶人,很快结束了这场秘而不宣的追逐游戏,目光松落了几分。

旁边一位女士温和地看向孟秋,看穿她的不自在,以为她见不惯这种场面,解围道:“小孟是吧?过来坐吗?赵先生说你挺优秀的,别紧张。”

她亲亲热热拉她手腕,“长得真白净,你是燕大中文系的?”

孟秋像死鱼遇上活水,得了空喘气,乖巧地跟过去,“对。”

落座后,女士和她轻语,“我看过你以前发表在《言语》的文章,写得很漂亮,我还和别人说呢,很有灵气,不干这行可惜了。”

“没想到你英语也不错。”

孟秋有些不好意思,以前写的文章现在回头看有点尴尬,早就束之高阁了。

她谦虚笑笑:“英翻中还行,中翻英就露短了。”

女士做自我介绍,叫谢清妍,是版权部的,负责海外版权对接,手里有些冷门作家的资源。

她说现在因为薪资问题,高端翻译都拿分成,偏爱热畅销书,好多不错的冷门佳作想重新修订,但没人肯接。

对于现状,谢清妍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