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慢提醒了,裴淮舟才想起来的。

倒也不怪他,谁叫他每天的日程都塞得很满呢——看女儿、看女儿和看女儿。

他之前委托陈姐去办的手续基本上已经敲定了,再过几天就能完全落实下来。

“慢慢基金会”即将正式与市福利院对接,成为他们日常开销的赞助方。

都走到这一步了,不如把摊子铺得更大一些。

慢慢的话,给了裴淮舟灵感。

的确,萌宝大作战不适合这么多孩子一起上节目,就算大家都上了,可能镜头也无法平均分配给每个人。

但如果换个方式呢?

——领养日,会不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裴淮舟带着慢慢找到院长,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苏院长沉吟了一下,带着这父女俩到了办公室,还召集了阿姨们一起讨论。

大家都觉得,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想法。

现在国内基本上领养都是针对小动物的,比如猫猫狗狗之类的,因为动物本身的领养手续更加简单,同时也方便送养人将它们集中到一起进行展示,提高被领养的概率。

相对来说,福利院的领养审核很严格,流程也不短,而且孩子们毕竟是会跑会跳的人类,总不能把他们关起来,让养父母挑选,那也太奇怪了。

因此,基本没有见过几个福利院是举办过领养日活动的。

但这个活动有没有好处呢?当然是有的,而且显而易见。

第一,对大多数人来说,福利院只是一个想象中的词汇,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福利院这样的慈善机构,更别说亲自踏足福利院,去看看院内的孩子们是如何生活的。

领养日,就是提供了这么一个渠道,让公众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到它的存在。

第二,领养日的那一天,可以做成一个院内活动日,对孩子们来说,那一天就像逛迷你庙会一样,他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乐趣,并不会有一种自己在被参观的感觉。

而有领养意向的父母们,则可以通过这个机会,和自己比较喜欢的孩子进行互动。

要知道,领养的许多悲剧,就是来源于不了解。

养父母和孩子之间互相的不了解,可能就会让他们在新家的生活相处中感觉处处不对劲。

拖到最后,养父母对孩子失望,认为自己不应该做出领养的决定,而孩子则是对家庭产生恐惧和排斥的心理,就像大寒一样,到最后宁愿留在福利院,都不愿意再找一个新的家庭。

第三,也是裴淮舟因为慢慢而产生的一些考虑,那就是,这些孩子能不能通过这么一个机会,找到他们的父母?

福利院里不仅有一开始就完全不知道父母的孤儿,还有很多孩子的来历虽然不明,但仍然在寻找他们的亲人。

这些孩子可能是走失,可能是被拐卖……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幸运,在被解救之后的短短时间内,就等来他们的亲人,大部分孩子甚至他们的父母还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被解救了出来,父母们还在天南海北苦苦找着他们。

而孩子们,也期盼着可以等到家人来接自己。

如果能够有这么一个机会,这些孩子能不能等来他们的父母?

或许,是有可能的。

而这个可能性,就弥足珍贵。

抛开这些不谈,裴淮舟想办的理由也有理有据——论安全性,论专业性,论宣传能力,他这边都可以直接拉满。

没别的,钞能力。

——更何况这还是涉及慢慢出身的福利院,还不是他裴淮舟一个人的钞能力,裴老爷子能袖手旁观?他爹能忍得住不参与?

就算这个活动最后无人问津,裴淮舟也觉得值得——为了女儿,为这个福利院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完全没问题。

更别说他信心满满,这个计划一旦实施,一定会轰动全国。

只要能成功领养出去一个孩子,那就是非常好的。

而且这个计划的宣传效应,会让更多人知道市福利院,也就是说,会有更多家庭以后在考虑领养小孩的时候,想到市福利院。

虽然不是每个家庭都合格,但家庭的数量多了,从中挑选出孩子和养父母彼此都满意的组合,概率也会更高。

连院长都赞许不已:“小裴提的建议很不错。”

她们福利院不是不做,只是一直没有这个条件。

不说别的,福利院本身的环境就不够好,虽然这句话说出来有些伤人,但很多人看到装潢设施不那么新的福利院,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她们对孩子不好,又或者是这里的孩子都过得不开心。

这样的偏见就会阻止他们更多地去了解福利院,了解福利院的这些孩子。

另外,举办这样的公开宣传活动,声势必然是浩大的。

福利院之前连满足孩子们日常以外需求的能力都欠缺,连兴趣爱好课的老师都是志愿者小队的大学生们在负责义务指导,让院长匀出这么大一笔钱来做这么一个活动,还不知道反响好不好,是不可能的。

但裴淮舟就不一样。

他有钱,非常有钱,用网上以前火过的一句话来说——这人穷得只剩下钱了。

人民币战士在这件事上就显得非常从容。

大型活动?场地?安保?

这些都太简单了,根本构不成难度。

唯一的难度就在于如何劝导孩子们去接受这个活动,告诉他们这不是一个被挑选的过程,他们也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家庭,拒绝自己不喜欢的家庭。

但这个问题,在市福利院的工作人们眼里,那就是根本构不成难度了。

就像裴淮舟别的没有,但是钞能力管够。

阿姨们对孩子们的教育和爱护,让孩子们对她们非常信任——只要她们认真讲解这其中的内容,孩子们就会点头参加这个活动。

这下一拍即合,不过,要说实际操作嘛——当然是转交给陈姐了。

指望裴淮舟能拿出一个具体详实的方案,不如指望他在节目上不靠慢慢自己拿第一:)

光是在取名这一点上,裴淮舟就已经展现出了他惊人的脑回路。

什么领养日计划,听起来好像是什么小动物保护协会开展的一样。

院长和阿姨们商量了一会儿,她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名字——

“回家计划。”

对那些找到自己新家庭的孩子们来说,有了父母,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家,所以他们会告别福利院,回到自己真正的家。

而对于那些原本就有家的孩子们而言,找回了父母,也就找回了曾经的家,这也是回家。

比起裴某人的“领养日”,“回家计划”既朴素,又温暖,承载着工作人员们对孩子们的真心爱护。

裴淮舟也很满意,于是,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