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
孕干活也没啥,但今儿啥也没说。
不仅没说话,还去捞鱼了。
林秋然睡醒之后手臂酸疼,除此之外倒是没什么感觉,出去一看,孙氏已经把晚饭烧好了,家里还有鸡叫。
孙氏道:“我下午去跟人换了鸡蛋,晚上给你炒的鸡蛋,小鸡也换了几只。”
这个时节鸡崽子少,不过也有,孙氏换了八只。
以前萧家就养了三只鸡,那时候不咋吃鸡蛋,都攒下来。现在林秋然吃蛋,多养也不费事儿,还可以攒着卖钱,孙氏就多抱来几只。
在小鸡长大之前,就换鸡蛋吃,十文钱给十二个蛋,价钱算合适的。
林秋然去看了眼小鸡,刚出壳不久,就养在笼子里,尖嘴浑身毛茸茸,还怪可爱的。
她伸手摸了摸小鸡,又问:“娘,总共花了多少钱?”
孙氏身上没啥钱,这些应该不便宜。
孙氏搓着袖口,“鸡蛋二十文,买了二十四个,小鸡一只十四文,花了一百一十二文,总共是一百三十二文。”
林秋然:“娘算得真好,不过下回直接说多少钱就行了,我不查帐。”
孙氏眼角露出几道笑纹,“哎,知道了,快吃饭了,你爹还捞了鱼,不过我瞅着你今儿太累,不然明儿还是不做了?”
林秋然道:“睡一晚上就没事儿了,明儿继续做,顺便帮我打听打听,谁家办酒席。”
第九章 寿宴
林秋然觉得,做席面还算省事儿,虽然比起做鱼累,现在看赚得也没那么多,可这是长久生意,等操持更大的席面,拿的银子肯定更多。
长期卖鱼肯定不成,若哪日在河里捞不到鱼,或是天气不好,那不就傻眼了但林秋然也不打算做席面后就不卖鱼了,鱼和席面都不是日日有的,若是能一块儿,不接席面就去卖吃食,这样赚得肯定能更多。
这回于家还算满意,说不准过些日子就有人找上门了。
最好是县城里的,村里做一顿席面给三钱银子,比卖鱼费力,但若是到县城估计能翻个番儿。长此以往,肯定比做生意受人敬重。
士农工商,商在最底层。
孙氏点头,“好,可你还是得当心身子,别累着自己。”
林秋然:“放心,我心里有数。”
林秋然又和孙氏说了说有人来要问什么,该怎么说,最要紧的是别忘了说她新寡,有的人家忌讳这个。若是真有人定,直接应下,问问什么样的席面,多少人多少桌。
孙氏好好记下,没听懂的又问了林秋然几遍,最后她点点道:“娘都记着了,你放心好了。”
晚上孙氏给她做了韭菜炒鸡蛋,满满一盘金灿灿的,但孙氏和萧大石依旧吃稀粥。林秋然给二人一人夹了一大块儿,孙氏看太多,又给林秋然夹回去了一半。
林秋然也没办法,估计只有桌上全是荤菜,没咸菜下筷子的时候,孙氏才会碰荤菜。没错,这个时代炒鸡蛋也算荤菜。
吃过饭不用林秋然刷碗,她去后园捡了菜叶子喂鸡,萧大石抓虫子去了,这样菜长得好,鸡吃了虫子下的蛋黄还大。林秋然不敢碰虫子,是看见都要退避三舍的程度,这只能萧大石来。
她挖了些蒜,剥好明儿就能直接用。把零碎的事儿多了,明日就能轻巧些。
今儿萧大石又捞了三十多条鲫鱼,养在桶里还活蹦乱跳的,她打算明儿还做蒜香鲫鱼,留一条中午吃,今天做席面,于家就有蒜香鲫鱼,看得她都有点嘴馋。
天黑下来,林秋然把蒜瓣儿放在碗里,让孙氏烧了热水,平日不做那么多菜,不觉得多热,但今日实在太热了,头上包了头巾都觉得油乎乎的。
在家里洗澡不太方便,可今天不洗,林秋然怕是一晚上都睡不着。孙氏就烧了一大锅水,提进去换了两次水,林秋然总算是洗干净了。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μ???è?n???????2????????????则?为?山?寨?佔?点
把头发绞干,这才睡下。
次日一早,萧大石天刚亮又去了河边,但今天他就捞到两条,桶都空着。
这些天都是前一天捞鱼养着第二天卖,保准每日都有鱼做有钱赚,今儿没捞到,耽误的时间还这么久,萧大石心里自责,到家一直低着头,长吁短叹的。
萧大石:“今儿就捞了两条,肯定不够卖的。”
林秋然安慰道:“爹,兴许明儿下雨,也卖不了鱼。两条够咱们家里吃就成,再说,我也做了好几天,歇一天正好。”
萧大石知道林秋然是安慰他,儿媳妇有本事,都是他不争气。
林秋然倒是无所谓,本来也没觉得卖鱼这门生意能做多久,如果哪日天气不好或是捞不上鱼,生意就停了。
她把昨儿捞的鲫鱼给做成蒜香口味,装到木桶里,再由孙氏和萧大石搬上车,“你们今儿不用买肉了,买点豆腐吧,咱们吃鱼换换口味。”
她留了一条鲫鱼中午吃,打算蒸一点米饭,用带着蒜末的汤汁拌饭,味道肯定不错。今日萧大石捞上来的一条鲤鱼,一条鲫鱼,鲫鱼留着晚上炖汤喝,鲤鱼四五斤重,明儿中午吃,孙氏和萧大石这几日也辛苦了。
林秋然觉得可以做个大鱼泡饼,正好家里还有油,多些油可以把饼烙得金黄酥脆。
萧大石被安慰了一通心里轻快了点儿,他和孙氏道:“秋然真是个好孩子,想得也透彻。回来不买肉就买点水果,我看家里的水果吃完了。”
孙氏道:“我买点蜜瓜,我看秋然喜欢吃甜的,葡萄酸没瓜爱吃。”
萧大石重重地点头,“明儿我先去捞鱼,再去林子里看看,说不准打点东西,也能卖钱。”
二人去了县城,还是前日的摊位,已经来过几次,萧家的摊子都有回头客了。
一把车停下就有人过来,头一个客人买了两条还问:“昨儿咋没来?”
孙氏一边称鱼一边道:“我儿媳管做席面,昨儿有人家的办事儿,过去那边帮忙了,就没空做鱼来卖。”
那人点点头,“原来是大师傅,怪不得做菜这么好吃。”
孙氏笑笑,想起林秋然叮嘱的话,“若是家里办事儿,可以找我儿媳,她手艺没得说。”
客人点点头,拿了鱼就走了,孙氏收了六文钱。
过来好几个客人,不过也只是问问,没有人家里要办酒席。其实请师傅办席面的在少数,像村里办事儿都是找妯娌、娘家人帮忙,有点肉菜也就成了,除非像于家那样有钱的,才会雇师傅过来烧。
城里大约比村里好些,可像样的席面师傅有,也远近闻名,谁家请客办酒席都是请他们。林秋然初来乍到,并不好做。
等把鱼卖完,二人收拾收拾,准备去买果子和豆腐。这个时节水果多,孙氏挑了一个椭圆的梗新鲜的蜜瓜,付完钱听有人在后面喊阿婆。
只不过在县城人生地不熟,孙氏没想着是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