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
琴琢磨着给他们送送饭,她上辈子在某书苦练的厨艺也该找机会秀一秀不是。
家里锅灶都被带出去摆摊了也不打紧,找房东大爷商量花钱借用他家的厨房。
陈大爷这个人算好说话的,只要明码标价,基本上任何事都可以商量,小林和他媳妇都和气大方,不借厨房的时候,两口子有什么好吃的也要送一份给他和老婆子,如今借了厨房,难道还能少了他的好处?
借厨房的请求就这样毫无悬念的通过了。
房东媳妇陈大妈为人和气,又喜欢热闹,柳素琴最初并不想添麻,要等房东家做完饭再去厨房的。可是在陈大妈的热情邀请下,她渐渐的就跟房东大妈一起做饭了。
许是前半辈子节省成的习惯,儿女没回家的日子里,老两口一荤一素一汤就尽够了,陈大妈干活利索,很快就忙活完,然后便主动帮柳素琴打下手,完了更是抢着收拾厨房。
陈大妈盛情难却,柳素琴都没法拒绝,只能不好意思的笑纳了,两人搭伙做饭倒也不无聊,全程说说笑笑,关系突飞猛进,加上柳素琴这辈子做生意,待人接物也锻炼出来了,两天下来,已经可以挽着手跟陈大妈一起去买菜。
偶尔遇到不熟悉的街坊,看这两人亲亲热热的架势,差点以为柳素琴是陈家的儿媳妇。
不过这种小事,解释清楚就行了,柳素琴并不放在心上,反倒是跟着陈大妈混,享受了一把本地人的待遇,不用去菜市场,就能买到最新鲜美味的鸡鸭鱼肉和海鲜。
虽说上辈子学过的菜谱多,但在粤省这种吃鸡的行家面前,她掌握的那点知识显然班门弄斧了,柳素琴最近沉迷做鸡,陈大妈手把手教她,白切鸡豉油鸡盐焗鸡每天都不重样儿。
下午一点半,柳素琴准时出门送饭。
她到夜市街的时候,差不多过了用餐高峰期,自家摊前只有两个等着打包炒粉走的顾客,林全生早早收完钱,就无所事事的在路边张望,想看看送饭的人走到哪了。
远远看到熟悉的身影,他回头跟好哥们打了声招呼,便匆匆上前接过沉甸甸的保温桶,眉开眼笑问,“弟妹今天做的什么,沉甸甸的呢……”
打开一看更是乐呵,“嚯,今天又吃鸡,都补得红光满面了,这几天比我前半生吃的鸡肉都多!不过今天的鸡好香,不像这边原汁原味的做法,怎么还放了鲍鱼?”
柳素琴笑眯眯,“那你可说错了,鲍鱼鸡煲也是本地菜,就是用料和做法都不简单而已。刚好上午去了家海货店,陈大爷和陈大妈看了都说里面的东西很纯,没添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们买了不少当年货,我便也跟着称了些花胶鲍鱼,你们看看能不能接受这个味道,喜欢我以后多买点。”
“嘿嘿,那我先尝尝。”林全生不客气的率先打开饭盒,往白生生的米饭浇上一大勺汤汁,搬一搬就开始埋头干饭。
陈大妈教柳素琴的鲍鱼鸡煲是正宗做法,但她依照个人口味进行了些许改良,炖的时候放了几颗干辣椒增香增辣,反倒比前两天的葱油鸡盐焗鸡都更符合林南江和林全生的口味,她带来的满满一保温桶菜,连带汤汁都被刮得干干净净。
正值壮年的男人果然堪比饭桶,柳素琴感慨着,拿起空了饭盒,“那我回去了,你们也别太辛苦,找时间坐下歇会儿。”
“不用担心我们。”林南江不放心的叮嘱,“媳妇你慢点走,注意脚下,回到家就别干活了,安心去床上躺着休息。”
他不亲自送媳妇回家,是因为虽然过了用餐高峰期,时不时也有零星几个顾客过来点餐。
别看这白天的生意不温不火,可架不住它积少成多,走从拉上好兄弟从早干到晚,他们单日净收入都逐渐突破两千大关了。
并且这个收入还在继续提高中!
年尾这段时间的旺季是非常短的,能维持半个月就算不错了,赚一天少一天,自然要争分夺秒。
就算林南江想放下生意专程送她回去,柳素琴自己还不答应呢。
柳素琴拎着轻飘飘的饭盒袋子,独自一人慢悠悠往回走,路过电话超市发现这会儿没人排队,还进去打了几通电话。
第14章 世上有钱人这么多,为什么不……
柳素琴看到电话超市才想起来,他们又是两个月没给老家打电话。
说起来,她和林南江去年年底办的酒席领的证,过年那会儿还是新姑爷新媳妇,娘家婆家都得捧着,所以今年才算是他们结婚后过的头一个春节。
在他们老家,结了婚的年轻人,就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对待父母需要拿出礼数,说白了就是逢年过节的人情孝敬,尤其是婚后过的第一个年,必须拿出态度来,哪怕他们本人不回老家过年。
林南江和柳素琴已经跟熟人打了招呼,到要回去的时候,会过来一趟帮忙捎上红包。
考虑到老乡们回去也是要大包小包带东西的,总不好再给人家添负担,两口子就商量着给双方父母都备上五百块的红包。
不是说了吗,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直接给钱方便又实在,帮他们带红包回去的老乡往外一说,还能帮他们宣传孝顺名声,面子里子都有了。
柳素琴这会儿想起来,就提前打声招呼,省得她哪天忙起来又把这事忘了。虽说大部分老乡是靠谱的、可信的,但五百块也不是小钱,总要也知会老家那边一声,彻底避免经手人偷偷昧下钱财的可能性。
交代完正事,那头过来接电话的林母拉着她关怀客套了一通,就说长途电话太贵,匆匆挂了电话。
她娘家也是她妈接的电话,柳母虽然也心疼话费,但这次却更着急别的,劈头盖脸就问,“我怎么听说你们两口子如今都没在厂里了,是不是真的?你们到底怎么想的,又不上班,又不肯回老家,还是坐在深市天上就能掉钱下来?”
柳素琴心想他们村应该还没第一批回去过年的人吧,这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她妈人脉广的嘞。
不过他们本来也没想瞒一辈子,想瞒也瞒不住,等相熟的朋友们陆续回去过年,该知道的总会知道。
虽说亲妈的质问来的太快,她也丝毫不慌,张口便道,“之前电话里人多口杂,又怕几句话解释不清,反而让你们更操心,我们不是故意瞒着你们的,这两个月没进厂可也没闲着,私下找了点小生意呢,你女婿这两天从早忙到晚,连过来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您就放心吧妈。”
“我放心听你吹牛吗?做生意又不是过家家,哪有这么随便的。”自从闺女一言不合留在深市生孩子,说不回家就不回家,柳母就知道她是翅膀彻底硬了,根本劝不住,也懒得浪费口水,抓紧说重点,“要我说都当父母的人,就别没事瞎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