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0
武惠妃,也就是现在的武太后闻言停.下吃饭,“我去过山海阁了。”
原来她儿子说的都是真的。
李隆基未来会为老不尊,还会断送大唐的国力。
“山……海……阁?”李隆基疑惑。
“山海阁是什么地方,陛下就不必知道了,咱们还是来说说陛下为什么会偏瘫吧。”武太后笑道。
“什么?……难道……是你!”想到什么,李隆基猛然睁大眼睛道。
“不错,陛下吃的药有问题,不仅如此,陛下扎的针也有问题。”药就不说了,本就对身体无益,至于太医的针,本该是治疗的,可却在武太后的授意下,成了让李隆基再也起不来的罪魁祸首。
“陛下可知,你这身体,只需要好好调养,是能再好起来的。”
谁让李隆基身体底子好呢,能活七八十岁。
听武太后这么说,李隆基别提多激动,眸中更是快速闪过精明之色,只要他身体能恢复,哪怕已经成了太上皇,届时也能夺回皇权。
到时候,无论是武氏还是儿子李琩,他通通都不会放过。
“陛下知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些吗?只有这样,你才能更绝望。”武太后笑道。
一味的绝望,哪有明知道希望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而得不到来的绝望。
她就是要让李隆基知道,他是有治愈可能的,她要让他抱着希望而绝望。
“说起来这主意并不是我出的,而是太宗陛下,谁让陛下你恶了那么多人,太宗等先祖吩咐,一定要让你在痛苦中死去。”武太后在李隆基耳边道。
为了以防李隆基还有翻身的底牌,他们只能折腾李隆基一段时间,稍微出一下气就行,要不然要是让李隆基趁机翻盘,他们能怄死。
武太后是计划的执行者,最后也是由她送走的李隆基。
李隆基没了,李世民等人心里的气总算顺了。
“李隆基的宴席,等下个朝代人来了再办吧。”李世民道。
毕竟李隆基和隋炀帝的宴席离得太近,挺让人膈应的。
第68章 第三席
“唐朝后面是宋朝,怎么说呢,你们的宴席要是这时候不办,等到后面,可能都排不上号了。”史诗道。
“排不上号,这,后世的昏君居然这么多吗?”李世民等人惊讶。
“可不,等宋朝人来了,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
“鉴于隋朝和唐朝的宴席时间离的近,这次唐朝的宴席,咱们来个不一样的花样。”史诗道。 w?a?n?g?址?f?a?b?u?y?e?ī????ǔ???€?n?2????????????????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n?2?0?2?5?.???????则?为????寨?佔?点
众人来了兴趣,“什么不一样的花样?”
“之前的宴席不是都包桌吗,整体比单买划算许多,这次咱们按人算,弄个流水宴席。”史诗打了一个响指道。
说白了就是变相的自助餐。
“流水席?”众人挑眉好奇。
“到时候饭桌会变成长条状,各色饭菜会宛若流水一样从大家面前经过,看中什么拿什么就行。”史诗道。
“听上去感觉和流觞曲水有异曲同工之妙。”众人道。
“的确和流觞曲水差不多,只是流觞曲水是用水做助力推动,流水席则是机关运送食物。”
史诗看向山海阁系统界面,因为营业额达标到一定程度,系统奖励了一套自助餐装置。
当然自助餐装置的功能不止如此,它还能极大的帮助史诗节省精力,比如只需要把相应的饭菜放到装置上面,自助餐装置就可以自行出菜,只需要史诗最初给它弄一个模板就行。
简直相当于饭菜自动化了。
“那好吧,李隆基的宴席就定在这几天,请大家务必赏脸。”李世民对众人道。
作为第三次的宴席东道主,来的客人越多,李世民的花销就越大,但是一想到李隆基的所作所为,李世民就觉得特别值。
要不是还需要顾虑形象,他都想在李隆基坟头奏乐来抒发自己的激动之情。
“太宗陛下,我们能不能多叫一些朋友?”李白和杜甫、王维和白居易几个互相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实在是李隆基的宴席太过难得,他们想呼朋引伴,让大家也体会体会。
“可,相信咱们吃席的人越多,李隆基在天之灵就越感到欣慰。”李世民点头道。
尤其是唐朝人,对于李隆基的感情那叫一个复杂,前期爱戴,后期生恨,但凡知道李隆基所作所为的,就没一个不盼望他早死的。
可是李隆基真的死了,他们出完气,心里又转为惆怅。
“玄宗的席,跟胡亥和杨广的席不一样。”知道这是山海阁第三次办宴席,李白等人情绪复杂道。
对于胡亥和杨广,他们是彻底的厌恶,可是李隆基好歹英明过,就难免让人感到唏嘘和遗憾,实在是李隆基前后差异之大,胡亥和杨广等千古昏君都不这样。
宴会开始前,李白等人呼朋引伴,去找那些和自己交好的诗友,诗友们再叫上诗友,大唐盛世的诗人们几乎全了。
王维所在的世界,李白和杜甫同样年迈,孟浩然更是已经离世,所以人数没有大唐盛世的人多。
白居易那边,元稹已死,其他人多少差点关系,乍一看有些寂寞。
当然来到山海阁以后,他们就不仅仅是吃饭了。
就像李白和杜甫等人,寿王登基为帝以后,他们得到了重用。
别的不说,杜甫很有一颗报国之心,寿王的登基和情分,能让他有更多的施展空间。
而李白怎么说呢,不管是身处朝堂还是民间,都不会磨损和影响他的一身才华。
倒是原本对仕途最有野望的高适在知道自己未来成为高官,却没有对落难的李白施予援手,再面对李白时总有些尴尬。
李白却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是对高适态度依旧,这越发让高适感到羞愧。
除此之外,最让人激动的就是老年的李白和杜甫,他们过来以后,众人赶紧招呼他们,让他们在山海阁留下墨宝。
老年的李白洒脱依旧,二话不说就挥墨,老年杜甫则找到史诗,问史诗:“店主,我若是能多留一些诗,能不能把红薯种子给我些?”
他所在的世界已经是安史之乱之后,百姓们堪称民不聊生,若是有机会,杜甫想做些什么。
“没问题,红薯种子您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史诗大方道。
老年杜甫愣住,对史诗感激道:“多谢店主。”
“得,店主又区别对待了。”刘邦等人心里酸道,红薯种子他们要想要,必须得用钱买,结果遇到杜甫等人了,史诗直接免费。
尽管早就知道史诗这做派不是一次两次,还是让刘邦等人心里感到哇凉。
“他是真正的心怀天下之辈,店主这样挺好的。”
嬴政看向杜甫,突然明白了对方为什么会是诗圣。
诗仙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