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4
陈硕真收回利刃,黄巢眼中失去最后一丝光彩,身体软下去,死不瞑目。
“陛下,您刚才这样实在是太危险了。”章叔胤等人心惊肉跳道。
“黄巢毕竟不可小觑,朕不亲自动手,只怕难以收复他那群手下,咱们现在正是百废待兴之际,人口很宝贵。”陈硕真道。
随着黄巢的死,陈硕真把黄巢先前的部下很快收编,大多数人,在红薯和土豆的攻势下,根本不抵抗,只有少许原先利益受损的人选择了反抗。
对此陈硕真也没杀他们,而是把他们一撸到底,打发他们跟那些吃过人的前士兵一块去种地。
他们还想挣扎,想对那些前士兵挑拨离间,他们恨铁不成钢,“你们为什么会这么老实?她让你们种地你们就种地。”
“别忘了,你们可是吃过人的虎狼之师!”
话刚落下,挑拨的人脑勺就挨了一锄头,那些吃过人的前士兵忍无可忍道:“真是够了,说的我们好像愿意吃人似的,还不是为了活下去,没有办法才那样,现在好不容易吃上正常食物,我们绝不允许别人破坏。”
“没错,我们吃过人,都是身怀罪孽之人,陛下让我们用种地赎罪,去养活更多人,已经是对我们的宽恕,我们不能再得寸进尺,还有种地也能让我们心里安宁下来,我们很喜欢种地,你别想挑拨我们。”众人把他们围起来纷纷道。
“你们,真是朽木不可雕也。”那些人愤恨,却也不敢再明目张胆的挑拨,因为那些吃过人的人,居然还妄想过回正常日子,怎么可能。
“大家别理他们,咱们还是赶快干活吧,咱们干完活就去吃饭,他们不干活,就让他们饿着呗。”众人朝他们唾弃完,就赶紧继续干活。
那些人之前在起义军没有粮食的时候,也不缺吃食,哪里干过这种粗活,他们不会干,也不想干,就直接坐到地上摆烂。
结果就是到了饭点,饭菜没有他们的份,他们想闹,却根本没有人理会。
等饿了几顿,实在受不了的他们,终于学会了干活。
直到他们都快要认命.之际,先前吃过人的前士兵们开始陆陆续续的死去,他们冷笑不已,“看吧,你们想当个正常人,也不看看别人愿不愿意让你们活着。”
只是出乎预料,那些人的神情很平静,“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陛下无关,我们很感谢陛下,让我们最后以人的身份离开人世。”
说着那些人精神越发萎靡下去,不过他们的目光却十分平和。
刚被陈硕真接手,吃完陈硕真发下来的红薯和土豆以后,不少人都当场嚎啕大哭,崩溃的险些自尽,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配再活着了,就是活下去,也只是行尸走肉。
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心安理得的吃人,也许有,可那绝对是少数存在,身处乱世,大家都走投无路,有可能明天就没了,对于吃人的心理负担被降到了最小。
可是当有了正常的食物,一直被他们压抑的心理负担陡然爆发出来,直让人痛不欲生。
他们就是很普通的正常人,吃人这种越线的事,在世道安稳一点后,就成了他们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直到陈硕真把他们打发去种地,他们自.杀的数量才少一点。
等他们看到红薯和土豆的丰收,就像是完成了某种使命般,整个人的精神都松快下来,身体也骤然垮下来。
“我们现在,终于能问心无愧的去见亲人和朋友们了。”说着,一人盍然而逝。
“他们……明明日子越过越好了,要我说他们就是蠢。”黄巢不安分的部下道。
可是他的话,却没得到多少支持,这让那人干笑,很是下不来台。
直到有人道:“走吧,我们没有吃过人,不知道他们的感受,就不要对他们说风凉话了。”
“吃人的前士兵,许多人死去了,可也有一些人活了下来,他们,我感觉有些不正常。”陈硕真来山海阁,跟众人说起这件事。
众人神情凝重,“若是对吃人都没有太大负担,这说明那些人的良知并不多。”
“所以我在担忧那些人该如何处置?届时天下太平,是把他们当成普通百姓看待?还是……犯人?”
有红薯和土豆在手,已经烂成一张破纸的唐末对于陈硕真的进攻没有丝毫抵抗力,以至于在陈硕真的光辉下,那些唐末枭雄/狗熊们,直被陈硕真衬托的黯淡无光。
因为纵使他们有野心,手下都跑去陈硕真手下领红薯和土豆了,他们就算再英才大略,没人也白搭。
就像现在,天下已经初平定,现在陈硕真已经开始考虑建国之后的事情。
“只能说要对他们小心防范,就像种地就很不错,对了还要留意他们的后代,就像吃过人的狗会被杀死一样,他们要是吃人没有心理负担,子孙后代也很有可能是坏种。”史诗道。
李世民等人不知道基因和遗传,但是他们知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等谚语。
“好,我会派人盯着他们,希望有了红薯和土豆以后,世间不要再有这种惨绝人寰的事了。”陈硕真苦笑道。
毕竟那些人最开始也只是为了活下去,他们要是不做什么,陈硕真不可能对他们先动手,顶多只是预防。
让陈硕真忧心的何止是这一件事,还有其他许多事情,“因为世家覆灭,新朝人才也凋零,我打算启用科举制和武举,从民间选拔人才。”
“科举制的内容,我不打算用那些无用.的书籍,就像负责农事的官员,对方必须得懂的农事才行,还有科技和医疗……”
看到陈硕真大刀阔斧,从根本上改革科举制,唐朝臣子们眉眼顿跳,不过一想到后世的事跟他们后人没有半点关系,他们心里就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就在陈硕真在唐末那边快要取得天下,山海阁又来了新的客人。
只见对方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看到众人不卑不亢,道:“在下郭荣,见过诸位,不知此为何地?”
“这里是山海阁,是一家酒楼,一家很特殊的酒楼。”李世民等前辈看着郭荣意味深长道。
“我若说自己是唐太宗,你可信?”李世民看着郭荣饶有兴趣道。
郭荣笑容微滞,“空口无凭,在下当然不信。”
“店主,怎么这个郭荣很特殊吗?”有人注意到史诗和时修神色怪异,不由奇怪道。
“没,就是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史诗摇头道。
“陌生?按理来说山海阁不会来无名之辈啊。”刘邦惊讶道。
目前为止,山海阁还没出现一个历史无名的人,皆是历史留名的存在。
“这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毕竟我们也不是很了解历史。”他们对历史了解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