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9


道。

郑和顺着船梯下去船只,朱棣开游艇过去接应郑和,等接到郑和,朱棣就靠近邮轮,还没到根部,邮轮最下方的一侧就有入口打开。

入口处有着海水,可以连带游艇开过去,朱棣带着郑和顺利进入。

郑和看着朱棣则感觉跟做梦一样,“陛下,这些都是真的,还只是臣做的一个梦?”

他更倾向这是自己的一个梦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目前的离谱。

“若是可能,朕也希望这只是一个梦,可惜并不是,我们大明不能再自欺欺人下去了。”看着邮轮,朱棣深深的叹息道。

因为真要是因为他们的原因,以至于中原落后于西方,那他们明朝简直就是历史的罪人。

直到切身的看到巨大邮轮,他们才知道自己先前的不屑有多可笑,就像店主说的,他们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人家西方已经快速追上来,未来还会超越他们。

郑和有一肚子的话想问朱棣,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他感觉从看到这个庞然大物开始起,就有什么东西彻底失去了控制。

邮轮因为高度原因,匹配了专门的电梯升降,所以朱棣很快就带着郑和来到邮轮的甲板。

“没想到太.子殿下也在。”看到朱高炽,郑和瞳孔骤缩道。

“店主,这位郑和大人,是我们世界的郑和大人吗?”朱高炽问史诗。

“理论上来说是的,你们几个都来自同一时空。”

众人面前的郑和就是朱棣世界的郑和。

“看来店主把山海阁安置到了明朝时期,又因为邮轮的缘故,才碰巧撞见了郑和。”食客们道。

要不是史诗让邮轮动起来,依照郑和等人的速度,和他们相遇,只怕要花费不少时间。

最关键的是郑和还不能偏离航线,一旦偏离,双方之间说不定会错过。

“郑和,跟我们说说西方那边的情况吧。”当着众人的面,朱棣对郑和道。

“是,陛下。”郑和道,随后把对西方的所见所闻详细说来。

郑和口.中的情报跟朱棣所知的差不多,“郑和,你觉得咱们和西方做生意,能赚钱吗?”

“这,自然是赚钱的,不过比起赚钱,弘扬我大明国威更加重要,这不是出征前陛下告诉臣的吗。”郑和道。

朱棣:“……”别说了,现在他只觉得啪啪打脸。

“都什么时候了,还弘扬国威呢,肯定是赚钱要紧!”朱元璋磨牙霍霍道。

一想到自家明明都赶上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分很大一杯羹,而他们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错过,心里的滋味别提多难受。

“父皇,儿子这边好说,你那边是不是也要开海禁了?”朱棣眼睛转道。

“我已经知道闭关锁国意味什么,不过开海禁一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能一蹴而就。”朱元璋咬牙道。

他绝不要落后挨打!从来只有他打别人的份,哪能让别人打他。

“我们这边虽然不闭关锁国,但也没多重视海上,哪能想到海上未来的航行工具会这么强。”李世民深呼吸道。

闭关锁国是明朝的错,可是他们所在的朝代,也没多少重视过海上的一切。

“在未来,战争不止有陆战,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增加了海战和空战,海洋和天空也会成为人们决斗的战场。”史诗道。

“海战?感觉海战好歹还能想象得出来是什么样,空战就是真的一点也想不出来了。”众人惊诧道,忍不住抬眸看向无垠的天空,没想到天空未来也会有成为战场的一天。

“这就是店主说的步步落后吗?因为中原前期的积累不行,后来遭受重创,让中原元气大伤,哪怕后人努力追赶也吃了太多的苦头。”说着众人情绪忍不住低落。

“可是反过来,若是我们能在前面为后世一步步积累,那后世一定不会落得被动挨打的局面。”李世民为众人鼓劲道。

“说的是,我们不是早就决定好了吧,不管哪个朝代,都大力发展科技,千百年以后,也许我们的朝代会消亡,可是我们的科技却依旧能造福后人。”赵匡胤道。

朱元璋、朱棣:“……”

“朕不想让明朝灭亡。”朱元璋诉说自己最淳朴的心愿。

因为他们明朝居然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了,最关键的是,他们是帝制瓦解倒数第二个朝代。

W?a?n?g?址?f?a?b?u?Y?e?i?????????n?????????????????м

时间距离的如此近,几乎他们大明刚完,世间就再也没有了皇帝,这让刚得知不久的朱元璋如何能受得了。

“老朱的王朝到底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难怪会如此不甘呢。”

毕竟其他朝代好歹知道自己还有垫底的,至于明朝,哪怕知道了清朝,也不想要那样垫底的。

“纵容宗室、闭关锁国,还有什么,是我大明覆灭的原因?”朱元璋猛地看向史诗道。

他想改变大明灭亡的命运,为此需要知道更多未来。

“你还是先一个个来吧,一下子全来,我怕你吃不消,而且这样阻力更大。”史诗道。

“阻力?朕倒要看看有谁敢拦朕。”朱元璋冷笑道。

在他的朝堂敢反对他政策的人,早就投胎一大堆了。

朱元璋堪称杀神,史诗自然不怀疑他的话。

不过史诗还是想看到朱元璋更多的态度。

这么说吧,在看到邮轮前,宗室子孙们还是朱元璋的心头宝,哪怕知道他们未来会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未来会极大的拖垮明朝财政,朱元璋依旧没下定决心,可是看到邮轮,朱元璋知道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敌人太过强大,他们明朝的宗室却还在贪图享乐,什么都不干,跟猪一样养着,两者对比如此强烈,终于促使朱元璋下定决心。

如果只是明朝内部问题,还不足以朱元璋下定决心,可是外界的危机,已经容不下朱元璋继续善待他们。

究竟是选择他们,还是大明?朱元璋身为帝王,自然选择大明。

只有大明在,他的子孙就在,大明没了,他的子孙估计也都活不成。

朱元璋咬牙,“等回去,朕把养宗室的钱全都用来发展科技。”

他也是没办法,但凡还能从百姓和官员们身上榨出一点油水,他也不至于动自己子孙们的钱。

“那我这边,也放开郑和和西方的交易了,这次的海上丝绸之路,我明朝绝不能再错过。”朱棣坚定道。

他不想后人提起大明海上丝绸之路时满是遗憾,他想让他们心里充满骄傲和自信。

“是,陛下,郑和一定幸不辱命!”郑和激动的领命道,他知道自己的未来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也要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李世民等人道。

从这一刻起,尽力为后世子孙留下更多东西,成为众人心底的共识。

巨大的邮轮伫立在海面,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