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5


板的眼睛一亮,“北楚王爷?快说说是怎么回事?”

“不好多说,反正我是跟定她了。”郭二不仅定了棉布,还帮着改建土特产风情一条街,自家租了好几个店面,开了一个郭家商行,专门卖江南的土特产。

“我在凉城买了宅院和农庄,还在建酒楼。”

家族本来是看不上边关的,但,架不住棉花的诱惑,还是拨了一部分人力物力过来,交由他打理。

其他兄弟巴不得他永远留在凉城发展,不跟他们争家主之位呢,所以都出了一份力。

潘老板听完这话,非要拉着参观一番,看完后他麻溜的跑去官府,买了一大块地做农庄,又在城中置宅。

“我打算跟着清平县主种点棉花。”

他算是胆子大的,一出手就是上万亩地。

当然,他不是唯一一个这么干的人,郭二表示,“凉城的地涨价了,等打完仗后面还会涨一涨。”

之前一亩上好的地是三两,现在都五两了。

荒地一亩一两,现在都三两了,但就算是这样,荒地依旧抢着买。

都是各地的商家过来投注,万一赌赢了呢?

商家一进入,酒楼茶楼客栈的生意就爆火,周边生意也水涨船高。

凉城空前的繁荣,全然没有受战争的影响。

这一切全是托了棉花问世的福。

富贵险中求,商人们的嗅觉灵着呢,一早就摸了过来,纷纷提前下注。

在凉城做生意只要守规矩,就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事情,商业大环境很好,这一点让商人们如释重负。

遇到不平事,可以找官府解决,保管高效有用,都不用托关系送钱贿赂官员。

大大小小的作坊开张,做活的人多了,手头有几个钱就舍得消费,这样良性循环让凉城繁荣起来。

沐氏一族的小吃街更是热闹,每天客似云来,供不应求。

一辆普通的马车在凉城转了一圈,车内的杜帅伤势刚愈,就忍不住出来转转。

商铺林立的街头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人群,摩肩接踵,喧哗热闹。

小货郎挑着货担,叫卖声不时的响起,一切都是生机勃勃。

每一张脸上洋溢着笑容,平静而又安详。

这些就是杜帅一直守护的东西。

他不禁有感而发,“这跟我印象中的凉城不一样。”

他只记得两条主街热闹,除此之外都挺冷清的,普通百姓是不怎么去主街逛的,东西贵啊。

蒋同知身为女婿,没事就去陪杜帅,这不,被杜帅拉出来在街头乱转。

“自从清平县主入主都司府后,开荒种地兴建水利,大力扶持工商业,修建作坊,换来了如今的繁荣。”

这是一座没有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城市,明明不可能,但沐晚晴做到了。

杜帅微微蹙眉,“扶持工商业?”

大齐朝的国策是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并不高。

蒋同知自然知道他的想法,“您放心吧,清平县主心里有数,农业永远放在第一位,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发展商业,互相依托。粮食和布匹是战略物资,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

“平抑市场物价,对工商业者收取重税,官府全面掌控经济,这是她制订的策略。”注(1)

这么一来,经济蓬勃发展,大把的税收上来,官府就有钱了。

有了银子就开荒,支持农业发展,兴建大大小小的作坊,一整套流程走下来,商业工业农业三驾马车安稳稳的前进。

杜帅这才放心下来,多看了路上行人几眼,发现他们都穿上了棉衣,虽然是黑蓝灰,但是全新的。

“棉布卖什么价?”

蒋同知对这个了如指掌,“最普通的棉布一匹一百文,棉絮一斤五十文……”

百姓出去打工,一天的工钱最少也要二十文,就是说,干几天就能买到这些,压力并不大。

“这么便宜?”杜帅有些惊讶。

蒋同知笑眯眯的点头,“对,但限售,一家只能凭户籍买五斤棉絮,二匹布。”

这算是本城居民的福利。

杜帅心里算了算,一匹布能做三身短打,”这只够一家人穿上棉袄棉裤吧,但不够做棉被。”

“这也是没办法,优先供应了军中,剩下的平价供应给本城居民,为数不多的拿去外地贩卖,好歹把成本挣回来。”蒋同知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清平县主真是好样的,明明她可以大赚一笔。”

这一点足以证明,沐晚晴是一个优秀的执政者,也是有大情怀的人。

“跟她多买点种子,我们明年也种一半。”杜帅特意出来转一圈,是因为要给朝庭上奏折,说说沐晚晴的功劳,让朝庭早点下决定。

这事拖了好久,朝庭不闻不问也没下正式的任命书,不知是什么意思。

蒋同知哈哈一笑,“她的种子卖的挺贵,但,依旧供不应求,她靠卖种子就能赚一笔。”

说到底,沐晚晴怎么着都不吃亏。

杜帅微微颌首,沐晚晴可不是只知奉献,不求回报的圣人。

她非常精明,却不外露,更难得的是,得体大方,于公于私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在公事方面更是无可挑剔。

“咦,这街头怎么这么干净?”

蒋同知轻笑起来,“清平县主在路边设置了垃圾筒和公厕,成立了保洁队,负责街头的清洁工作,还设立了公车。”

他指向对面疾驰过来的一辆马车,“您看,这车厢上写着公车,就是说,百姓只要出一文钱就能坐上公车,能带他们到达城中任何一个地方。”

“四个城门旁边都建了中转站,进城的牛车驴车都安置在中转站,”

这样就避免了牲畜到处拉屎拉尿,弄的街头脏兮兮的。

杜帅:……

“那运货怎么办?”

“有专门的货车呀。”

杜帅觉得都不认识凉城了,这才多久啊,就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走吧,去沐家书院看看。”

沐家书院,今天是第一批学生毕业典礼,仪式感满满。

台下坐满了学生和学生家长,大家的脸上满满的兴奋。

杜家两位小姐也受邀观礼,还带上了自家孩子。

杜大小姐看着统一校服的学生们,有些羡慕,男男女女都一视同仁,他们摊上了一个开明的族长。

“这一批毕业生离开后,书院就要冷清了。”

杜二小姐之前是书院的副院长,如今调整工作,成了水木农庄羊毛作坊的总管事,整个人都自信起来,有了职业女性的风范。

“怎么会?想进来读书的人太多了,大家就等着清平县主开口招生,据说要面对社会面招一拨优秀苗子。”

之前已经有一批权贵家的孩子进入书院,人数不多,考核过了才能入读。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