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0
体“欺负”在哪里,又说不出来。
七两一个人,按照李家的状况,杨家出手可算是“阔绰”了。再者杨大人不给银钱的理由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去世了、出嫁了、娶妻了、改嫁了,自然可以不用再给了,你李家又能说个什么不对来?
不满意难道是想讹人家杨家不成?
唔,虽说不少人私下里也是这么想的,若是叫他们得了一个讹杨家的机会自也不会放过。可眼下事情不关自己的事,那自然要公道一些,讹人是不对的!
于寻常百姓而言,看热闹是一回事,评判公道是另一回事。再者,这位可是杨大人呢!对一个杨家管事他们没什么惧怕,可对这位姑苏百年才出一个的“连中三元”的才子,陛下面前的红人,他们总是下意识有些畏惧的。
即便这位杨大人从外表看上去远没有那位凶神恶煞的杨家管事那般吓人。
裕水村村民脸色发白的颤了颤唇,看着原本“支持”自己的一众百姓已然开始倒戈,再算算这么看来,就算李家两位年纪大的活到百岁,杨家估摸着也只出个几百两,似乎一切的一切突然之间都变得不好了起来,甚至还有人已经开始笑话他们讹人了。
裕水村村长下意识的看向不远处的庄浩然,庄浩然这才开口,看向杨衍:“杨大人说这是第一种补偿法,那第二种呢?”
杨衍看向他,语气淡淡却不容置疑:“一千两,此事了结!后续李家如何与我杨家毫无干系!”
一席话说的围观的百姓立时激动了起来,纷纷对裕水村村民道:“快,快答应杨大人吧!”
“若照着第一种,你们估摸着也只能拿到几百两,还不如赶紧谢过杨大人。”
“就是啊!李大李二下河也还不是……诶,拿到这一千两,他两个也能瞑目了!”
议论声纷纷,庄浩然听着周围百姓的议论微微蹙眉,便在此时那厢被几个裕水村村民推了推的村长开口唤了声“大人”,眼见庄浩然朝自己望来,村长这才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的问道:“您……你看呢?”
虽是问他,可这语气里的意思却已很是明显了。
庄浩然沉默了一刻,目光对上一脸期盼着朝自己望来的几个村民,默了默,开口道:“你们觉得可以便可以,无须问过本官的意见!”
有了杨衍先时那一番分析对比,此时的一千两在众人看来简直是天大的惊喜,甚至还有不少围观的百姓唏嘘感慨“杨大人就是杨大人,大方又爽快”云云的。
既然所有人都选择了第二种,庄浩然也没有再阻拦。
待到杨衍当着众人的面将一千两交到李大李二父母手中之后,一众人才渐渐散去。
闹了半个月的李大李二身死之事在杨衍回到姑苏的一个时辰之内便解决了。
待到周围百姓皆散去,庄浩然这才挥退了左右,而后看向杨衍冷笑出声了:“杨大人,在你看来,两条人命就值一千两银子?”
杨衍摇头,开口说话时神情依旧平静:“若非知晓庄大人不会善罢甘休,我还有旁的事要做,不想再生事端,这一千两我都不会出。”
言外之意,在他看来,李大李二两人的性命根本不值一千两。
庄浩然闻言脸色顿变:“你……”
只是话还未说完,杨衍便再次出声了:“怎么,庄大人是觉得我第一种法子有问题不成?”
他说这话时语气平静淡然而冷漠,庄浩然看的心底怒意翻涌,只是面对面前的杨衍,他还是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开口道:“杨大人真是好算计!问题大了去了!”
第四百七十八章 交锋
“你以七两一个人的算计看似是你杨家吃了亏,叫人觉得你杨衍杨大人宽宏大量、大人不记小人过,实则以退为进,先“算明白”一笔账,而后再提一千两解决这件事,叫裕水村村民以为占了大便宜,可实则……”庄浩然看着杨衍冷笑, “这笔账一开始算的就不对!不明白!”
“怎么不对了?”杨衍掀了掀眼皮,看向庄浩然,神情漠然,“你倒是说说本官算的哪里不对了?”
庄浩然冷笑道:“且不说如今的七两银钱同二十年前的七两已有所差别这等银钱随岁月的贬价。就说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是活物,只要活着的人每行一步都有无数的可能,你一口算计直接断绝了人所有的可能,将李大李二两个看成了棋盘上不会变动的死棋!”
就如李大李二确实是庄稼汉,以耕种为生,可每一日庄稼汉的日子也是有些微的变化的。哪一日若是上山途中碰巧遇上野兽,打了卖了会有额外的银钱进账,又如哪一日他们当真下河救了什么人,来人厚报,还以钱财,这也是额外的进账。
李大李二两个人正值壮年,这些事他们都能做到,日常也确实有可能遇到。甚至某一日他们若得了机会,做了小买卖有所成,或者应招入伍有所成就,这些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可在杨衍的算计中,李大李二两个人是一成不变的,就如棋盘上自己不会再动的棋子,一切只按照执棋者的意愿来行事。
杨衍的七两一人断绝了这两人未来的无数可能,却还让人以为杨家“大发善心”、“宽宏大量”,简直可笑!
所以,为何总说人命无价与贵重,便是因为伴随着人活着的还有无数的可能与机会。
这个道理是他年少读书叫苦时陪读的母亲告诉他的。
“我儿,少年苦不叫苦,老来苦才是真的苦!”
少年的往后余生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去搏出无数个可能,待到人垂垂老矣,却多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这也是为何他当年仕途险些被断,母亲急的积郁成疾而逝,这在母亲看来便是被人断去了无数的可能,寒窗苦读多年的心血被生生费去,怎能不忧?
想起去世的母亲,庄浩然心情沉重,他看向面前的杨衍:“那些村民同百姓没有意识到这个,以为你杨大人的一千两是天大的恩赐了,却忘了那些无数的可能也是值钱的,远比七两一个人要更值钱。”
听庄浩然说罢,杨衍淡淡的笑了笑,看向庄浩然:“庄大人说的不错,那死掉的两个确实有飞黄腾达的可能,既如此,庄大人方才怎么不将这道理同他们讲清楚?”说到这里,杨衍顿了顿,再次开口,却是意有所指:“那些百姓对庄大人想是言听计从的。”
杨家门前闹的这些事与庄浩然有关,这一点,杨衍自然一看便知。
庄浩然看着他,没有说话。
杨衍见状也不以为意,又笑了笑,继续道:“可他们又有多少本事和可能去飞黄腾达?他们可不是庄大人这等被人险些断了仕途还能爬起来的人。多是碌碌无为之辈,庄大人所说的飞黄腾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