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1
想法?”
昭华公主放下甜汤,抬头看向安桦,神色认真的道:“父皇每日里要批阅这么多奏折,实在是太辛苦了,父皇可要好好保重龙体呀。”
安桦看着昭华公主脸上真挚的担忧之色,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是他太急躁了,昭华公主还年幼,对政事一无所知,他应该慢慢来的。
安桦接下来没有让昭华公主继续念奏折了,而是叫她坐在旁边观阅他已经批阅完的奏折。
只是他注意到,昭华公主看着看着就悄悄打了个哈欠,显然是没有明白他的良苦用心,觉得看奏折太无聊了。
安桦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的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过了良久,看完这些奏折的昭华公主忍不住请辞:“父皇,昭华该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了,就先告退了,昭华明日再来陪伴父皇。”
安桦看了一眼漏壶,现在还不到给皇后请安的时间,昭华公主急着想离去,应该是为了逃避学习,她有点不太爱学习啊。
他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但还是答应放她离去了。
昭华公主走后,安桦继续批阅着奏折,不过这次他不再分心,速度就快多了,堆积在一侧的未批阅奏折很快就见底了。
批阅完奏折,安桦也能静下心来思考这次的任务要怎么做,才能让原主怨气全消。
原主元昭帝二十多岁就斗败自己的兄弟们登上皇位,何等意气风发,又确实是一个在史书上有拿得出手的政绩的明君,唯一不如意的就是子嗣不丰,唯有一个女儿独苗。
如今元昭帝都五十岁了,朝廷上的臣子们几乎个个都催着原主过继宗室子,尽快立下太子。
但宗室之中,与元昭帝血缘关系最近的,就是被原主斗败的那些兄弟们。
元昭帝辛辛苦苦斗败自己兄弟们登上皇位,结果现在却要立自己曾经竞争对手的儿子当太子?想想就觉得怄吐血。
他也担心自己当年争储时与兄弟们关系闹得很僵,如今过继侄子,日后他驾崩了,自己唯一的女儿不会被新帝善待。
最终他千挑万选的选了一个落魄的宗室子——成阳郡王世子。
成阳郡王是个败家子,早就把家业败得差不多了,就剩个连修缮都没钱的郡王府和一个空有名头的郡王爵位,府上的开销都要靠成阳郡王妃的嫁妆来支撑仅剩的那点体面。
成阳郡王与元昭帝的血缘关系不算远,还没出五服,但成阳郡王府已经落魄得不成样子了,盖因接连两代的成阳郡王都是不成器的败家子。
成阳郡王在宗室之中都没什么地位,成阳郡王世子在宗室子当中也属于小透明。
元昭帝正是看中了成阳郡王世子的落魄和小透明,才选中了他,将他过继到膝下立为太子。
元昭帝就是觉得这样的落魄宗室子好掌控。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活着的时候确实好掌控他,自己死了,他就翻了天了。
成阳郡王世子就像是穷人乍富的暴发富,发达之后就想提拔自家的穷亲戚,比如他的母家。
成阳郡王败家败得就剩个王府和空头爵位了,自然没有贵女愿意嫁给他,所以成阳郡王妃出身也不高,成阳郡王妃的娘家下一代子孙又不争气,于是也成了破落户。
成阳郡王妃杨氏死得早,在成阳郡王世子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死了,这个年龄的孩子都记事了,自己母亲又死在风华最好的时候,他就一日日怀念母亲中爱屋及乌的也对自己母亲娘家非常亲近。
成阳郡王世子被立为太子之后,杨家就迫不及待的想扒上来,但他碍于元昭帝还活着,不敢明目张胆的接济自己的母家,但正因此他内心的愧疚却积累了下来,待元昭帝一驾崩,自己登基之后,立刻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弥补杨家了。
但他的母家没什么人才,想提拔也提拔不起来,于是他就想到了让自己母家的表哥尚主,娶了公主起码能保自己母家好几代富贵。
他自己年轻没有女儿可以嫁给母家,就想到了先帝遗留的昭华公主,品级高,嫁妆丰厚,正适合嫁到他母家扶贫。
作为新帝的表哥,驸马怎么可能不飘?怎么可能尊敬昭华公主这个失去了靠山的公主?不仅驸马不尊敬公主,杨家一家子都想把公主当普通儿媳对待,觊觎昭华公主的嫁妆。
昭华公主入宫去想寻新帝做主,新帝却只一味偏心自己母家,有了新帝撑腰的杨家更加肆无忌惮了,最终逼死了昭华公主,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公主全部遗产成功暴富。
昭华公主也在新帝和驸马一家的算计下,拿自己的性命扶贫成功了,元昭帝留给昭华公主的私库,都被害死昭华公主的杨家继承了。
元昭帝看到自己唯一骨血的凄惨下场,怎能不怨气冲天?
原主元昭帝是在昭华公主十五岁的时候死的,急病暴毙的,临死前都没来得及给昭华公主安排好婚事,所以才给了新帝乱点鸳鸯谱的机会。
如今安桦穿越到元昭帝五十岁这一年,还有五年就到了原主的死亡时间点。
第233章 无子的皇帝[02]
安桦看着原主那保养得再好也显现出几分过于清瘦老态的手, 勤于政事的原主即使是皇帝,身子骨也不怎么健康,五十岁的身体自然显老。
但安桦并不在意, 别说只是才五十岁,就算吊着最后一口气,他也能让这口气吊个几百年。
死是不可能早死的, 安桦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布局。
只是元昭帝这具苍老虚弱的身体让他有些不喜, 贸然改变样貌也容易引人怀疑,于是安桦就装作沉迷于追求长生不老的样子,大肆招揽道士入宫为他炼制‘仙丹’。
历史上如他这般追求长生的皇帝实在不少,安桦突然表现出对长生感兴趣一点也不奇怪,年纪大了就怕死想追求长生, 再正常不过了。
但历史上那些为了追求长生不死的皇帝可做出了无数荒唐事, 朝臣纷纷上书进谏,劝阻安桦追求什么虚无缥缈的长生。
然而安桦却全然不听,朝臣们每次劝他立太子就勃然大怒,大发雷霆,他们不敢再触怒他, 也就暂时消停了一点。
安桦明面上依旧在追求长生不死, 但对朝政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既没有放下手中的权力, 也没有耽搁政事,更没有做什么荒唐事,只是在皇宫里和那群道士们不知在捣鼓什么仙丹,也不再进后宫临幸后妃了, 所以朝臣们见劝不动皇帝, 又没产生什么恶果, 也就渐渐的不劝了。
没多久,安桦就把这些被他当做挡箭牌的道士们都遣出宫了,然后他就不动声色的改善原主的这具苍老虚弱的身体,他一日日的变得强壮且年轻起来。
因为极少有人敢直面圣颜,他又每日改变得少,所以还一直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