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样子。
谢晏走出亭子,失笑,一国之君怎么突然会信了那小宫女的话呢。
算了算了,就像小时候母后还在时,临时起意的恶作剧不管起不起作用,痛快过就罢了。
刚这样想着,他就注意到一丝奇怪的动静。练武之人耳聪目明,谢晏仔细听,是微微的木头撕崩拉裂之声,心里震惊这亭果真要塌了。宫女之中还有这等人才,虽是女儿家,但着实可用。
三元看着陛下脸上突然出现的笑容正奇怪,背后突然轰隆一声,开国至今一直屹立不倒,象征着太|祖皇帝对原配皇后鹣鲽情深的鸣和亭,连同谢皇叔一起瞬间陷进水里。
周围宫人愣了几秒,才意识到要救人。漫天尘土飞扬,搅着混乱的急呼声。
“还不快把皇叔救上来!”
噗噗几声响,宫人下饺子一般下水捞人。
谢晏心情微妙地扫了一眼混乱的场面,可惜了这么个好亭子。
那宫女看来不傻。
水深数米,断木压轧,水草缠绕,谢皇叔受惊过度,竟连喊叫救命的力气都没有,丝毫不扑腾,侍卫们一时间如迷宫寻物,费力撬开一层层厚重的木板,才将他救了上来。
等侍卫两人合力把谢皇叔庞大的身躯抬上来时,早已如烫水的肥猪,奄奄一息。
“请刘太医来看看皇叔,朕在京都就剩这么一位皇叔,务必要把他救回来。”谢晏离开御花园时步履轻松,罪有应得之人落如此下场实在让人痛快,淮南就别想了,还是老老实实留在京城养病为上。
蓟云桥其实有点小瞧这座融合了当时最为著名的工匠心血的亭子,近期会塌是肯定的,但有没有到丝毫无法承重的地步就不一定了。谢晏的稍施内力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两人谁也不知道,谢晏对她的不信任恰恰使她的话应验。
一场秋雨一场寒。
昨夜一场秋季罕见的暴雨,骤然让温度下降了十多度。
大概是老天爷都看不下了,谢皇叔平日里骄奢淫逸,大鱼大肉,缺乏锻炼。前脚刚刚落水受惊,又经历天气突变,病情一夜之间加重,竟演变成瘫痪在床动掸不得。家中最说得上话的人倒了,各支各房藏着掖着的家宅阴私全都暴露到明面上来,在外面夹起尾巴做人,内里为了财产争斗不休。
只有被宠得无法无天的世子谢江,依旧不知收敛。
前几年他老爹暗地里抱紧蓟开川的大腿,在蓟氏一手遮天的时候,他和蓟家子弟狼狈为奸,横行霸道,无视王法,夺地夺女的案件在京兆尹那儿压了一大叠。近年谢晏大权在掌,谢皇叔对以往之事一概不认,指控蓟开川胁迫他,他对谢晏对先皇忠心耿耿,老奸巨猾,一开始倒真没让谢晏抓住什么明面上的证据。
谢晏朝政刚稳,权利收紧,正打算敲打一翻这些兴风作浪的大家族纨绔做派。今日便有人来报谢江在集市纵马,冲撞了一位买菜的孕妇,害得人当街流产,不仅如此,还把前来讨公道的丈夫按在地上一顿鞭打。
“朕的子民岂容他随意践踏!把谢江给朕绑进宫!”
谢皇叔瘫痪在床,口不能言。谢江本来还出言不逊:“我是定王府世子!你是什么身份你就敢绑我!”
“带走!”禁卫军懒得和他废话。
明白今时不同往日之后,谢江突然嚎啕大哭,在地上打滚,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口里大叫“爹啊!您刚身体抱恙他们就要把儿子抓走了,儿子特意赶回来给您尽孝,都还没见上一面……”
一路哭哭啼啼到皇宫,引得无数百姓注目。
谢江以为自己这出戏演得感天动地,到时皇帝一听自己如此孝顺,说不准就放自己一马。他知道他这皇帝哥哥早年丧父丧母,最是看重这点。不过他这下可想岔了,路人不仅没有被他感动到,相反,看他的眼神全是嫌恶和幸灾乐祸。谢江这个纨绔不知道他爹暗地里干了什么,还觉得自己一家清白稍有“小恶”。但谢晏心里可是清清楚楚,说是谋反都不为过。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布?页?不?是?i???ǔ?w?é?n???????5?.???ō???则?为?山?寨?佔?点
一封镶着铁角的厚厚奏折兜头飞来,砸得谢江一个跟斗。
“今日之事你作何解释!”
“冤枉啊,臣昨日听闻父亲病重,心急如焚,今日一早就快马加鞭回来看望父亲,一个不擦,冲撞了那女子,臣定出医药费派仆妇好好安抚!”谢江早已想好说辞狡辩。这种说辞他在过去的日子不知编了多少,偏偏没人能拿他怎么样。
“那她丈夫又如何惹了你?”谢晏负手而立,懒得看他。
“臣忧心父亲,只想早些到家,不想那野蛮之人嫌臣给的银子不够,硬拉着不让走,臣这才命人将其拉开了些!愿陛下看在臣有不得已的苦衷上网开一面!”
“强词夺理!你当朕昏聩无能听你一面之词?朕昨日收到京兆府尹呈上的积压十年的讼状,件件令人发指,桩桩都有定王府的指控,你可认罪!”谢晏一拍长案,震得谢江和他老爹一样肥胖的身躯抖了三抖,“定王府实在愧对朕的信任!”
谢江没想到今日还会翻出十年来的旧案,日子过得太|安逸,以至于他都选择性地忘记了当年和蓟家人一起做下的累累恶行。
“来人,把谢江押入天牢候审!把定王府围起来。这些卷宗交给李松舟,叫他一件件都查明白了定罪!”
“皇上饶命啊!看在爹爹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定王府一次!”谢江意识到今天怕是走不出去了,赶紧把老爹搬出来。
“京城人多气杂,朕已经在京郊为皇叔选了个好地方养病,一定大有助益。”
第3章 再遇
李松舟乃是新上任的京兆府尹, 翩翩如玉的探花郎。
蓟氏一脉被肃清, 相关联的党羽剪的剪, 贬的贬, 朝中很快空出一大批关键职位。
谢晏下令广开恩科, 消息快马加鞭传到宣国各个角落。因为没有门路使银子而落榜的考生听闻此事, 信心大振, 纷纷重整衣囊,上京赴考。
李松舟老家在偏远地界,寒窗苦读十年, 满腹经纶,但并非死读书,脑子也灵活得很。一边读着圣贤书, 一边娶得美娇娘。第一次参加科举被主考官, 蓟开川第七个小妾的弟弟刘高,气得不轻。考场无考场的纪律, 竟明目张胆让考生上缴“进门费”, 寒门考生一律被拦在了外面。
“穷书生还当什么官儿啊?回家种田去。”
李松舟在京城紧巴巴地度日两天, 就从民众的议论中大概摸清了整个官场形势, 皇权旁落, 奸臣当道, 想要出头就得巴结蓟丞相,当即决定回家教书。
皇帝开恩科,他差点不想去, 还是被媳妇推着去的。
“不去考考怎么知道皇帝和蓟家是不是一路人?你读了这么多年书都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