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3
现很多时候是家里的女性要求必须生男娃。
好像那些女性们已经成为了另一种男性的存在……她说不上那种吊诡的感觉,反正就是让人很郁闷。
她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很羡慕李楠能够进入大学学习。
李楠讲完食堂之后,又讲了讲英语的事,她没说的很夸张,就是把一开始自己啥也不行,到后来去蹭课,组织英语互助小组的这些事说了说,“有努力就有收获,我还在英语比赛里获得了二等奖。”
“听了你英语的事后,我真心佩服你!”以前只知道李楠头脑灵活,没想成努起力来这么拼命。
这个努力法,能考上燕京大学不足为奇。
张爱萍也是有点惊讶李楠可以对自己这么狠。
她算是和李楠共事挺长时间了,知道李楠不是特别努力的那一挂,很多时候是运气占了大头,但她现在改变了这种想法。
她觉得李楠如果一直保持这个劲儿头的话,那以后绝对会成大事。
李楠继续说,“我英语比赛写的主题就是咱们女工委员会表达的东西。”
她不由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从她闺女让她进入女工委员会,到高考时候写了那篇《为大庇天下妇女俱欢颜而奋斗》的作文,再到英语比赛时,向世界讲我国妇女从“能”到“要”顶半边天的故事……
李楠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安排。
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有一个“楠=男”的名字……或许她的使命就是为改变“重男轻女”现象做一点自己的贡献吧。
至于做到大庇天下妇女俱欢颜,李楠现在不敢再这么说了,因为任重道远,需要太多太多的工作去做了,但目标还是在的。
总之,李楠进一步成熟了。
这种成熟不是说败给了现实,而是在基于现实的考量上,结合自己的能力所做的一种新的判断。
许孟来了兴致,催着李楠赶紧说说。
李楠至今还记得自己讲的最后那一段话。
“在未来,上大学的女同志会越来越多,‘为自己努力’‘为自己活’的女同志会越来越多,为国家社会作作出贡献的女同志会越来越多……”,她先用英语讲了一遍,然后用汉语解释了一下。
“你前面叽里呱啦说的是英语吗?真好听!”
“确实是好听,起起伏伏的,我看跟唱歌差不多哩!”
张爱萍觉得英语不是重点,解释部分才是精华!
她觉得李楠身上多了一点东西,什么东西呢?是使命感!没错,就是使命感。
张虹春没听明白英语,只是觉得很好听而已,但在听完汉语之后,她对李楠肃然起敬,同时,她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好的。
不光是张虹春,其他人也是。
尤其是许孟,立马给李楠举了一个大拇指,她震惊于李楠的变化之余,深感李楠的思想境界已经高出她们许多人了。
李楠从女工委员会出来后,和宋成一起往家里走。
前些天下的雪还没化,路两旁还有积雪堆着。
“我晚上跟陈建设和孙顺华约了,就不跟你们一块吃了。”
李楠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又问宋成,“局长那边呢?”
宋成抬头望了望远处,说道,“很快就调回去了,不过看局长的表情,调回去不一定是好事。”
第172章
宋成是个不怎么抽烟的人, 除非需要抽烟了才会抽一根。
孙顺华递给宋成一根烟,大前门牌子的,是好烟。
他说, “这时间过的可真快。”
宋成抽上烟,回道, “又老了一岁。”
孙顺华看向宋成, 说道,“你那不叫老了一岁,叫长了一岁, 我这样的才叫老。”
他过了年, 三十六了,有老话说男人三十六是一个坎儿, 过去了就能顺遂, 过不去说明还有很多磨难。
陈建设在旁边笑着说, “主任,你可不老,你年轻着呢。”
他这半年来在人事部学会了不少东西, 这第一条就是得有眼力见, 通俗点说,就是知道啥场合说啥话。
他把烟夹在手里,“就主任你之前那个秘书, 虽然岁数不大,但我看着比你老多了。”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长了一头白头发, 稀奇。
孙顺华跟着一笑, “人家那只是样子老成点。”
他是年龄、身体都跟着老, “你们俩二十多岁体会不到, 人一过三十五, 很多东西都力不从心了。”
孙顺华还是比较相信“三十六是个坎儿”这一说法。
姜轶调回首都,情况不知是好是坏,他跟着一起,有两层担忧,一来心里没底,二来人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只盼着顺利一点。
宋成放下烟,“主任,你这想法不对,甭管三十五还是三十六,只要还能动,就可以做出一番成绩,你看曹孟德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说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但仍然想驰骋千里,而壮志凌云的人到了晚年,仍然要奋发进取。”
他看向孙顺华,“要我说,三十五六岁正是大好年华呢。”
孙顺华听完宋成这番言论,不由调侃说,“这么说来,我还得祝贺我自己三十六了?”不过话说回来,宋成说话是越来越不一样了。
他不由想起来主席很喜欢曹孟德,于是讲道,“59年的时候,有一场颇有名的‘替曹操恢复名誉’的讨论。”
陈建设接话说,“主任,还有这么个事儿啊!”
孙顺华有一搭没一搭的抽着烟,“这事儿过后,京剧舞台上白脸的曹操,眉心多了一点红,这个红表明曹操是好人。”
陈建设鼓掌道,“看来曹操并不是完全的反面人物呀!”
孙顺华点头,“《三国演义》里把曹操当作奸臣,其实是不对的,曹操统一北方,改革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结果成了一个白脸奸臣,那可叫一个冤枉。”
他看了眼陈建设,又看了一眼宋成,继续讲道,“好在主席坚决为曹操翻案。”
宋成皱眉说了声,“翻案?”
孙顺华对这段历史还是挺了解的,“主席说了,凡是错案冤案,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千年两千年都要翻。”
宋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端起杯来说,“来,咱们为翻案干一杯。”
孙顺华说完曹操的事后,内心生出一种豪情壮志来,他举杯道,“干,敬翻案。”
这会儿上完菜了,桌子上有酱牛肉,卤鸭肉,辣椒土豆丝,韭菜豆腐皮,还有一小碟切成薄片的灌肠,那颜色红亮的哟,一看就让人食指大动。
孙顺华指着灌肠对宋成说,“这个可是自己灌的灌肠,快点尝尝,味道特别好。”
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