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


,知道儿子不是学习的料也就随他了,她男人是四级钳工以后还能往上走,工资比她多,他的不能给,她的传给儿子,以后她就在家帮他带孩子。

她怎么能接受自己这个铁饭碗砸了,以后儿子没工作。

别说她了其他人也不信,毕竟这可是铁饭碗,谁不是捧着它准备一辈传一辈的。

王春霞:“报纸上写的,前几年沈市不就倒闭了一家,叫啥防爆厂的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他们知道啊,但是那是防爆厂,而且就一家,他们念叨两句也就过去了。

现在又是煤矿厂、钢铁厂,甚至还有纺织厂。

他们接受不了一点。

这事儿成了厂里的热门话题,王英回去和李超启说。

李超启:“我们厂今天也在说这件事。”

这厂子怎么就会倒闭呢。

两夫妻都不太能接受,念叨了好几回叫李臻听见了,等赵章回来就说给他听。

纺织厂没有高中,赵章成绩又好,被市一中录取了,骑自行车来回要一个多小时,所以他高一就开始住校,一周回来一次。

吃晚饭的时候,赵章说:“爸妈,珍珍说你们担心厂子倒闭,又觉得不可能对吗?”

王英和李超启对视一眼,王英瞪眼,看你这么不小心让珍珍听了去,还学给大儿子听,耽误了学习怎么办?

李超启感觉有点冤枉,他是说了,但是妻子说的更多,指不定是她念叨的时候被小儿子听到的。

李超启不敢说,轻咳了一声,对赵章说:“这事不用你操心,你就好好上学,上了大学以后就是干部。”

厂子倒闭了,也不可能不要大学生。

第139章 坑死养父母的养子(18)

赵章哪还看不出来李超启还是担忧的,他建议,“你们不如去问问厂仓库保管员,问问这几年的出货量。”

赵章怕他们弄不明白,进一步说明,“效益不好厂子才会倒闭,以前是计划经济怎么样都有国家托底,现在不一样了,改革开放,南方有很多私人开厂子,价格便宜还不要票,个体户进他们的货,我们也更愿意买便宜的,原来背靠国家的厂子东西卖不出去,国家又不发钱,只能倒闭了。”

“我们知道了,吃饭吃饭。”王英给赵章夹了一个鸡腿结束了这个话题,不想让大儿子在这事上费心。

反正这事已经在厂里过去了,应该没啥事。

李超启却是把这话听进心里去了,琢磨了一晚上,出门的时候让王英去仓库问问。

两人问下来,李超启所在的罐头厂从大前年销售量就开始下滑了,下滑的不算厉害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合平市很有名,但是之前有向外省销售的计划,一直到今年都没成。

要是在本市都卖不动了,罐头厂就完了。

王英:“我们厂出库的布料也变少了。”

“前两年还好,今年只有去年的一半,我听王春霞说厂里打算买设备,搞新的生产线。”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怎么就这样了呢?”

王英实在想不明白,毕竟他们纺织厂之前蒸蒸日上,前几年还建了两栋楼分给工人。

“要是厂子真的倒闭了我们怎么办?”

王英很茫然,她十八岁就进了纺织厂,看着纺织厂越做越好,越建越大,家属楼、供销社、托儿所、小学、中学,这些都是后来建的。

这里承载了她很多美好的记忆,她以为她能在这里干到退休,现在却是这样。

王英不由得抓住了李超启,他的手臂就宛如救命的稻草。

李超启抱住她,拍着她的背,“别担心,这不是还没有吗,而且国家不会不管我们的。”

他这话说到了了王英的心坎上,倒是真的让她缓了过来,的确,国家不会不管他们的。

这也就是在华国,在国外那是只会想让人问候脑子。

但在华国就是这样,而且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度奇高。

不过李超启是这么安慰王英的,自己却是一直在看报纸,想办法。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ì?????????n????〇???????.???o???则?为?屾?寨?站?点

毕竟倒闭的不是一家厂子,倒闭的那么多国家就是想管也管不过来。

而且要怎么管呢?开新厂然后把工人安排过去吗?那不是跟之前一样了,那为什么不要原来的厂子?

大儿子也说了,以前是计划经济,现在不一样了,改革开放,国家要变革。

他琢磨了很久,想到了做个体户,他观察过了,那些没工作的个体户就是卖个包子都赚的比他们多。

不过他们要看客人多少,不像他们只要工作厂里就会发工资,还有厂子福利,达到条件还会分房。

和个体户差别还是很大的,另外个体户说起来也不好听。

不过要是厂子没了,没出路了也只能干个体户。

他想好了,他和妻子的手艺普普通通,卖包子肯定卖不了,而且他们住的房子是纺织厂的,要是辞职了他们连住的地方都没了,还要另外找房子租,更没有工资托底,真要辞职肯定也只能一个辞职,那就是他了。

辞了之后去南方进货,买点小玩意儿,只要新鲜说是南方进的,就不愁卖。

哪怕李超启想明白了,但在工厂里待久了,他还是很难下定决心去改变。

这一拖又是大半年过去了,赵章放假了也又上学了,正式成为一名高三生。

他回家的这一天,李超启突然宣布,“我辞职了,做了个体户,挣的还行。”

这事还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李超启原来一直在筹划踌躇不前阶段,但是厂里放出消息要让一部分人停薪留职,也可以买断工龄。

李超启特意去仓库那边打听了,不知道怎么就半年时间出货量又减掉了三分之一。

他又打听了两天,果断选择了买断工龄,停薪留职看似好,以后还有回去的机会,但是他知道没有了,凭什么那么多工厂倒闭了,罐头厂就能幸免?

和上一世不一样,这回他没在第一批名单内,但他要买断工龄厂里自然是愿意的。

他签了字,钱就给到位了,一点都不拖,生怕他反悔。

知道的人关系不好的嘲笑,好的替他担心,还劝他跟厂里说说好话再回来,买断工龄的钱看着多,但就是一锤子买卖,以后更是连退休金都没有。

李超启婉拒了他们的好意,也没敢跟王英说,把买断工龄的钱拿来当本钱,以出差为由跑了一趟南方。

他钱少,又是第一回做生意,放不开,进的少,卖不上价,但就是这样他都赚了好几百。

李超启就想到卖别的呢,衣服一件才一两块,卖出去可以五块六块,利润多很多。

李超启进了衣服,跑了一遍发现衣服体积大,而且还要看款式,款式不好看的很难卖,就是亏本把货清了都比在那慢慢卖的强。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