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起来就
是弓箭。
至于锻造箭镞需要用到的铁,谢乔一下想到了从马匪身上缴获的大刀,共计十二把,这些大刀都笨重,普通人压根挥不动,更适合马战。全城上下唯一能耍开大刀的,或许只有梁汾一人,而他手里已经有一柄趁手的银枪了。所以谢乔决定,把这些大刀全部熔成铁水,用以锻造箭镞。
给工匠下达制造任务后,谢乔将十二柄大刀交给了两位李师傅。制造箭镞不是太复杂的事情,所以谢乔专注帮赵师傅做长弓和箭支。
长弓和箭支的原材料都需要从木材里挑,但实际上胡杨木绝对不是制造弓臂的优秀材料,柘木、桑木、榆木等木材的品质和韧性最佳,但现在搞不到这些木头,只能将就。
箭支需要选取笔直的树干,锯成一根一根,再打磨成长支的圆柱形。
而弓弦则要用牛皮、牛筋来制造,兼具韧性和弹性,才能射得更远,耐久度更高。谢乔也没办法弄到,好在赵师傅说马鬃可以作为替代品。
趁赵师傅挑选木材的工夫,谢乔拿着匕首就去祸祸城里马匹的马鬃了。
回到工坊的时候,谢乔除了带来大量的长马鬃,还叫来了十个包括阿适在内的帮手。虽然他们不是工匠,不具有技艺,但听从三位工匠的安排,能做很多基础性的活计。
割下来的马鬃还需要不断地手搓,直到搓成弦,赵师傅领头教了一遍后,交给了其他人代劳。
随后他再将树干锯下来,锯成一根根箭支的雏形,也交给其他人代劳,将粗糙的锯面磨成平缓面。
重中之重则是长弓的制造,采用古法炮制,工序复杂,既需要水泡,还得架在火上慢慢地烤定型,每一步都得他自己来,这就没人能代劳了。
工坊的另一端,一柄大刀在碳炉里被烧成铁水后,再浇进模具里。待稍稍冷却成型后,李固师傅用火夹将模具里的小铁块一个个夹出来,一人负责夹稳,一人拿铁锤击打,灰屑飞舞,打击声铿锵有力。
敲打出形状,打出平整的表面,最后再用起子开刃,这样一枚箭镞就完成了。
一枚箭镞用不了多长时间,关键是量大,谢乔估算了一下,一把大刀大约能熔出八十枚左右的箭镞,十二把就是一千枚左右,得花上几天的时间。
谢乔计算好箭支和弓臂需要的木料的量,剩下的木材再拿去建造其他的建筑。
根据当前需求,她先创建了[医館1级]和[食肆1级]的任务。
[医館1级]能降低全城百姓5%的患病概率,特性具有唯一性的。5%也不错了,榆安城内本就没什么大夫,更没治病的药材,若是患病只有束手无策,等待身体的自愈。
[食肆1级]没有特效,不过现在现在城里三百多号人过集体生活,吃大锅饭,在民居的灶房里做饭空间太逼仄了,食肆就能充当一个食堂的作用。
选定建筑的地点后,谢乔再返回工坊帮忙,晚饭啃了两张烤饼垫肚子,然后继续熬夜搓弓弦,一直熬到亥时收工。
签到第十三天,奖励开出了[桃树苗x3]和[10天寿命]。
先不急着植树,神奇土壤都留着种植主食,自给自足解决城池全体百姓的温饱问题是头等大事。至于寿命,依然留先给谢均续命。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寿命]的作用,谢均身体疾病的病程被冻结,他这几天的气色看起来明显比之前好,他甚至尝试下床走出屋子,到院子里晒太阳。
早起,谢乔继续上工坊帮忙搓弓弦,直到晌午,到了和匈奴人约定的交易时间。
匈奴人如约掘平了指定的雅丹土台子,清空了周围一里地的胡杨木,石料、木材悉数垒在面前,还有一大堆黏土。
谢乔遵守约定,给出四袋面粉、一袋大米,一半是尾款,另一半则作为下一场交易的定钱。
“今天是那边那座石台子和周围木材,黏土同样垒到这么高,还是跟上次一样的报酬。”谢乔指着北侧的雅丹直接开门见山,不说废话。
这一次,极支辽脸上竟然没有丝毫不满,没有说些什么打脸的话,待勒节检查过后,爽快地就应下来了。
返程路上,极支辽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情,“勒节你看看,他们果然还有很多粮草,我们就这样拖下去,多卖点力,把他们的粮草全耗光!”
勒节点点头。
但突然又若有所思,表情古怪地说:“可是首领,你有没有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有什么不对劲?勒节,你就是疑心太重。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中!”极支辽眼神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那是与生俱来的、身为部族首领的自信。
谢乔将她“员工”采集的新材料通过【背包】格子转运到了城内,继续马不停蹄搞基建。
昨天的[医館1极]和[食肆1级]都相继完工了,她接着再创建[门楼1级]和[县府1级]的任务。
总是从雅丹处的小缺口钻进钻出,多少有点不体面,是时候建造气派的城门楼了,且门楼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县府是城池政务的中枢,谢乔还不了解它的具体功能,但很眼馋县府附带的特效:永久提升城池5点民忠;势力主公永久提升5点声望;城池内全部建筑耐久度永久增加5%;城池内百姓犯罪几率永久降低5%。
等把谢均设置为县令,即榆安的政务主官,他身上的四个技能又能发挥出效果来,真可谓是buff叠满!
今早竣工的医館已经在城池的中部区域立起来,谢乔走进医馆,最先映入眼帘的一面满墙的药材柜,粗略一数,可能多达几百上千个小抽屉,抽屉一面刻着药材的名字,高处的抽屉需要爬上梯子才取得到。
当然,抽屉里现在都是空的,药材都需要自己置办准备。
医馆除了前面的药堂还附带一个后院,配备有研磨药材的石臼石杵、晾晒盛放药材的竹筛子等等,好几个房间都有干净整洁的床,供患者“住院观察”。
谢乔点出了医馆的详细面板。
【医馆(榆安)1级
大夫:0(可招募大夫:1人)
伙计:0(可招募伙计:7人)
收入:0
利润率:0%(可调整)】
没有大夫,没有药材,医馆不具备医疗能力。谢乔听Ace说过,不同于工坊的需要图纸造东西,医馆自带“三经”医书——好比是大夫的三个属性,所有被招募进医馆的大夫都会能去学习并领悟“三经”。
三经即《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是东汉之前的中医药经典。这也符合逻辑,这个时代的大夫要是去领悟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太变态了。
《黄帝内经》相传起源于黄帝与岐伯的问答,“岐黄之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