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极支辽摊开麻袋口子,顺手从里面抓出了一个。其实他想一次抓出两个,奈何单个土豆的块头太大,手指又不够长。

“勒节,她说怎么吃来着?”

“火烤,烤好后剥皮再吃。”勒节没有感情地答话,脸上写满了不爽。

从汉境返回草原这一路上,勒节不止一次地提出想先尝尝土豆是什么味道。但每一次都被极支辽无情打回来,这小子简直是尊卑不分,有好东西,当然要先孝敬大姊。

极支辽白了他一眼,转头将三个土豆放进炭堆,用炭埋好。好一会儿,他扒开木炭,用匕首插在土豆上,拿出来一点点剥掉外皮,将剥皮后冒着热气的土豆递到毋格面前,“大姊,尝尝。”

毋格接过来,尝试性地咬了一小口,土豆入口的瞬间软烂化开,咀嚼出一股清香和甘甜。尤其是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节食,尤为觉着美味。

“大姊,味道如何?可烤熟了?”

毋格点头,“好吃,很不错,不是还有吗,你们也吃啊。”

听到这话,勒节蓄了一口气,附在极支辽耳边,加大嗓门,连问两声:“我可以吃了吗?我可以吃了吧?啊?”

……

匈奴人留下了二十匹好马,謝府君没有犹豫,直接用来招募出两支八人满编的[西凉弓骑1级]。

謝乔打定了主意,一年后入中原剿黄巾,那这一年多时间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她认为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钱,她得多攒点,少用点,留够钱买官的时候使出去;二是部曲,一支精良的部队,能助她立大功,也更容易点。

弓骑兵部队对于乱军而言无疑是降维打击一般的存在,乱军多是轻步兵,身上没什么护甲。只要在城外野战,弓骑兵面对轻步兵能边射边退,持续地放风筝,极大降低己方的战损比。

所以到时候,她拉去中原剿黄巾的部队主力会是弓骑兵,而弓箭手则留在榆安城守家。

雖然再次招募两支部队,又增加一比不小的军饷开支,但他们能获得更长训练时间。

利用兵营的[训练]功能,一天的训练效果胜过普通训练的三天。

完成全部一级建筑后,谢乔继续创建屋舍的任务,温度下降地厉害,得尽快把百姓从军帐搬到舒適的屋舍里去了。

夜里回家,谢乔推开房门,脚刚一迈进去,耳朵突然听见一些奇怪的动静。

她循着声音走过去,是从房间角落的木箱子里发出来的,低头往里面一看,干草堆里她之前铺的种鸡蛋里,小鸡仔一个接一个已经破壳而出,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谢乔忍不住俯在箱边观看,这些绒毛都没长全的小鸡仔光看着就很治愈,让人浮躁的心境平和下来。

刚刚孕育出来的小生命,很活泼,真可爱,可爱得让人控制不住地口水直流。

这真不能怪谢乔,鸡不止能下蛋,全身上下都是宝,身上每一块都都能利用起来,能做炸鸡、鸡排、鸡腿、卤鸡翅……即使是她这样的厨房小白都会做鸡胸肉煮熟、撕成丝的凉拌鸡丝。

想到这里,谢乔刚咽下去的口水又分泌出来。

利用[寿命]推快时间进度,虽然能让她短暂地忘却一些物欲,可是一旦停下来下来,被遏制住的念头疯狂涌回来,反而更加强烈。晚上睡觉,谢乔流的口水能把枕头浸透。

可她到底还是不忍把魔爪伸向刚睁眼看世界的小生命,就算吃,一口一只,实在没什么意思。

养大吧,忍一手,饲养家禽走起,到时候鸡生蛋,蛋生鸡,无穷溃矣。

小鸡仔不时張着短短的喙,大概是想吃东西。于是,心地纯良的老母亲谢乔,即刻动身,用房间外面的陶锅煮,镇在火炕上煮些米粥来喂。

谢乔记得她小时候喂小鸡,奶经常让她到土里挖些蚯蚓,貌似是蚯蚓富含蛋白质,也容易消化,能促进生长。不过榆安都是荒凉的戈壁滩,干燥的沙地里应该很难寻到蚯蚓的踪迹。那就只能喂点煮烂煮融的米粒了。

在房间外熬粥,谢乔都能听见里面传来的叽叽喳喳声,她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严肃的,要是整夜放在房里会不会吵得她暴躁失眠。

可外面天气冷,小鸡抵抗力,绒毛没长全,很容易就会冻死的。罢了,再忍一手,谁让她是心地善良呢。

签到第三十九天,谢乔开出了[桑树苗x3]。桑树结出来的桑叶能养蚕,蚕丝能在织坊被纺成丝绸,丝绸是西域畅销的货物。

非常有用,先存起来。

几天时间,屋舍全部建造完成,榆安城内,百姓搬离帐篷,家家戶戶都住上了新房。

谢乔打开面板一看,百姓的民忠值超过了80。

这不奇怪,这段时间以来谢乔无偿给以足量的食物,现在又分给了挡风遮雨的房屋,城里还有好些能提升民忠的建筑。

谢乔并不满足于榆安的现状,还得继续发展。

她开始改变城墙布局,增加城墙周长,往西将更多的土地圈入城池的范围。因为匈奴人的不懈努力,整个西侧的大片区域都被清空了,所以她可以自由地拓展地盘,不受地形阻碍。

空出来的新土地,她按照自己的规划继续建造屋舍,因为居住区是往这片发展的。

因为人口少,目前城池内运转起来的建筑其实屈指可数:工坊的三位师傅每日都在按照谢乔的订单打造器具;医馆有具大夫坐镇,藥柜里添加了此前谢乔在敦煌城采购的藥材,能解决很多小灾小病;食肆以刘婶为首,带着一帮能干人,作为全城的大食堂存在。而官驿除了上次接待周仲的商队再没有迎来客人了。

整个西凉地区

人都少,没别的办法,谢乔只能先多造屋舍,往后总能再遇到躲避战乱的流民,以榆安如此优渥的条件,让流民安心定居下来不是什么难事。

这段时间以来,谢均身体一点点地好转,他已经能自若地行走说话,只是偶尔还会咳喘。

具大夫仍然看不出来他身体的症结所在。虽然谢乔时常造访医馆,点击[学习],可毕竟对医书的领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可能还需要一点天分。

倒也不着急,有[寿命]能给他续命。

鉴于谢均现在基本上跟常人没什么区别了,于是谢乔打算让阿適将城里的孩子们都召集起来,由阿適做好组织,跟在谢均身边。不是官学里的学堂,只是先接触,耳濡目染一下,为他们以后入学堂提前做好准备。

谢乔和谢均商量了一下,他完全同意,疾病的折磨减轻后,他瞬间好像没什么事做了。阿适又常常不在家,一个人独处总算无趣的,教教孩童,他乐意之至。

阿适共找来了十个孩子,男孩女孩都有,年龄从五岁到十二岁不等,由阿适好负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