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9


始动手进行“换肤”

操作。

她没有追求绝对的统一,也没有完全放飞自我搞得五花八门。

她尝试着将古朴飞檐的皮肤应用在最东侧的商铺上,想象着未来这里或许是一家气派的酒家。旁边则换上了一个门脸开阔、窗明几净的木质结构皮肤,似乎适合做粮油店或布行。再过去是一间稍显低矮,但屋顶带着陶瓦装饰的,或许可以做个小吃铺子。第四间她保留了基础样式,毕竟总得有朴实无华的存在。最后一间,她斟酌良久,用上了一种门前带有简单廊柱的皮肤,看起来比基础款多了几分精致。

五间商铺,四种样式,错落分布,虽然只是外观的改变,但瞬间让这刚刚诞生的街角多了几分生气,不再是单调的复制粘贴。

这样看起来顺眼多了。

谢乔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创建了新的[商铺]建造任务。

谢均结束了[屋舍]的建造任务,先协助谢乔建造商铺。按照这个建造速度,将规划中的八十间商铺全部建成,大约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甚至能赶在岁除之前。

谢乔看向谢均:“商铺这边,我看明天就可以开始安排有意向的商家入驻了。”

谢均闻言,脸上露出欣然的神色:“主公英明,均正有此意。不知主公对于这商铺的租赁,可有章程?”

谢乔沉吟片刻,她需要鼓励商业发展,同时需要给这些早期入驻的商户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谢乔初步拟定了,“第一年,所有商铺租金全免。”

“全免?”谢均微微一怔,这手笔不可谓不大。

“全免。”谢乔语气肯定,“算是给他们一个启动和适应的时间。从第二年开始收取租金,至于具体租金多少,如何收取,这个你根据实际情况去考量。”

“明白。”谢均点头应下。

“另外,”谢乔补充道,“还有一个长期的激励。凡是连续租用同一间商铺满十年,并且按时缴纳租金、合法经营的商户,十年期满后,便可获得这间商铺的永久使用权。”

这个条件一出,谢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深深的认同:“主公此举,深谋远虑!如此一来,不仅能吸引商户长期经营,更能让他们将榆安视为真正的家园,用心打理店铺,与城池共荣辱。属下这就去草拟详细的招商告示和租赁契约。”

谢乔看着谢均干劲十足地离去,心中安定了不少。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她作为主公,作为这艘大船的舵手,只需要把握好大方向。

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晚饭时间她一直在忙碌,谢适煮的东西她没吃两口,此刻腹中早已打雷了。她摸了摸空瘪的肚子,料想食肆这个点多半已经打烊了。

“走,阿适,陪我去个地方。”谢乔招呼了一声跟在身后的谢适。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布?Y?e?不?是??????????é?n????0???????.???o???则?为????寨?佔?点

“我们去哪儿,阿姐?”谢适有气无力地问,他饿得前胸贴后背。

他吃自己做的饭菜是能下咽的,但看谢乔没吃,他自然不好意思动筷子,是以饿到了现在。

“我们去东城的官驿。”谢乔说着,便迈步向东走去。

榆安城目前的官驿,经过谢均之前的几次升级,已经是[官驿Lv3],不仅是榆安官方接待往来使者、官员的地方,也兼具了城内唯一旅店的功能。

自从谢乔派出手下的西凉骑兵,以阳关为据点,开始清剿附近商路上的匪寇流寇后,往来于榆安和西域之间的商队明显增多,官驿的生意随之日渐兴隆。

官驿现在仍由孙少英夫妇打理。这对夫妇自雒阳而来,为人勤恳踏实,料理官驿,颇有经营之道。

夫妇膝下无子,但却与当初同行的蔡琰、徐慎、卓兰三个孩子关系十分融洽。

三人白天在官学念书,晚上便回到官驿居住,并未住在官学的宿舍里,孙少英待他们如同己出。

谢乔带着谢适走进官驿时,已是深夜,但大堂里依旧灯火通明,孙少英正和丈夫一起在前堂忙碌着,盘点着今日的账目,几个雇来的帮工在收拾打扫。

见熟悉的身影迈步而来,孙少英连忙放下手中的算盘,热情地迎了上来。

“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孙少英脸上带着几分惊讶。

“我饿了,来讨口吃的。”谢乔也不客气,笑着说道,“食肆关门了,就想还有你这儿有吃的。”

“哎呀,快快请进!”孙少英连忙招呼谢乔二人坐下,又对丈夫说道:“快去后厨看看,给她弄些热乎的吃食来。”

“好嘞!”孙少英的丈夫应了一声,便匆匆往后厨去了。

谢乔找了个位置坐下,等待的间隙,和孙少英闲聊起来。

“对了,蔡琰他们几个怎么样?在官学还习惯吧?”

提到几个孩子,孙少英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好着呢!你是不知道,蔡家小姑娘,真是个神童!先生教的东西,她听一遍就能记住,过目不忘!学堂里的先生们都喜欢她喜欢的不得了,还说开春的春演,要让她上台表演个曲目呢!”

“哦?是吗?”谢乔有些意外,但想到蔡邕的才名,又觉得理所当然,“那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可不是嘛!”孙少英与有荣焉,“还有徐慎那孩子,也是个机灵懂事的,肯下功夫学。他阿父徐垣,不是在龙勒县县府里谋了个差事嘛,伤也养好了,他母亲温娴如今也在官学里当先生呢,一家人日子过得挺安稳。卓兰那丫头最是能干,放了学还经常回来帮我干活,手脚麻利得很。”

听着孙少英絮絮叨叨地说着孩子们的近况,谢乔心中也感到一阵欣慰。

这些来自雒阳的孩子,能在这里安稳地生活、学习,也算是她努力的一点成果。

正说着,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姨,姐姐来了吗?”

是蔡琰。她穿着一身干净的学子服,手里还捧着一卷竹简,显然是刚温习完功课。看到谢乔,她眼睛一亮,快步走了下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姐姐。”

谢乔温和地看着她,“这么晚了还没睡?”

“有点睡不着。”蔡琰轻声回答,随即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期盼和不易察觉的忧虑,“主公……可有我父亲的消息?”

每次见面,这都是蔡琰必问的问题。谢乔看着她那双清澈却藏着思念的眼睛,心中微微一叹。蔡邕如今的处境确实不妙,但她不能让这孩子失去希望。

“暂时还没有确切的消息,”谢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充满信心,“不过你放心,我已经派人去打探了。明年,等开春路好走了,我亲自想办法,一定将你父亲平安接回来。”

得到谢乔的承诺,蔡琰的眼中重新燃起光彩,用力地点了点头:“谢谢姐姐!”

这时,孙少英插话道:“”说起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