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9
能收拢那里的黄巾軍民,然后再扮作流民,缓缓向莽苍山转移。
如果不出意外,谢乔征服天下的最大阻碍仍然会是曹老板,这是历史趋勢,也是必然。
而根据谢乔的记忆,公元192年,曹操任兖州牧时将会击溃青州黄巾軍,收降士卒三十余万及百万家属。
他会从中挑选精锐,组成赫赫有名的“青州兵”,其余人则安置屯田,成为其早期的重要兵源与经济基础。
而这支青州兵,作为农民起义軍出身,他们实战经验丰富,作战英勇,成为曹军主力之一,参与官渡之战、平定北方等关键战役,助力曹操勢力崛起。
谢乔如今收服张梁,以人公将军在太平道中的威望,青州黄巾自然不可能落入曹老板之手。
若她能尽数收入这百万人口,组建二十万的部曲不成问题。二十万部曲,再经由[兵營]进行基础训練,配备精良兵器铠甲,足以她睥睨天下。
当然,阻力不会少,首先就是张梁该如何取信青州黄巾的渠帅首领,毕竟人公将军死于广宗地道,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
或许换张宝来执行这一任务更合适,毕竟当日他从荥阳呼风化雨而去,天下哗然。
下山后,谢乔直奔睢阳城,一入城内,眼前景象让她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睢阳城,这座曾被瘟疫阴影笼罩的郡城,如今已彻底焕发生机。街道上行人往来,車馬不绝,沿街的商铺重新开张,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的笑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市井画卷。
瘟疫带来的死亡与萧条,仿佛被这片土地强大的生命力彻底抹去,只留下一些淡淡的痕迹,提醒着人们那段艰难的过往。
“这才是中原腹地该有的样子。”谢乔心中感叹。
相比于地广人稀、资源相对匮乏的凉州,这里的恢复速度和潜力,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人口基数、土地肥沃程度、商业基础,都远非西凉可比。在这里,只要给予一段安定的时间,就能迅速积聚起可观的力量。
她没有在街上过多停留,径直走向郡守府。
官署之内,一切井然有序。之前的班底大多还在,见到谢乔归来,纷纷行礼问安,神色间带着敬畏。
谢乔首先召见了刘备。
刘备快步进入厅堂,副恭谨谦和,对着谢乔深施一礼:“备,参见使君。”
“玄德,不必多礼。”谢乔示意他坐下,开门见山,“听闻这段时日,你在协理国中事务。”
刘备连忙起身:“此乃备分内之事,不敢言苦。国中诸事平稳,全赖使君威名远播,宵小不敢作祟。”
谢乔打量着他,这位未来的蜀汉昭烈帝,此刻还只是一个心怀抱负、却地位卑微的亭长。她笑了笑,说道:“玄德言重了。你之才干,屈居一亭长,实为可惜。我意辟你为郡守长史,辅佐我处理郡国政务,你意下如何?”
刘备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涌上激动,他离座再
次拜倒在地,声音都有些颤抖:“使君……使君如此看重,备何德何能!敢不效犬馬之劳!”
长史,郡守一级的主要佐官,地位仅次于郡丞,秩六百石,这对他而言,无异于一步登天。
从一个连编制都未必稳固的亭长,直接跃升为郡府的核心官员,这份知遇之恩,让他感激涕零。
“玄德请起。”谢乔虚扶一把,“玄德之才,我看在眼里。”
看着刘备激动得有些泛红的眼眶,谢乔心中却有另一番计较。
刘备这样的人物,胸有丘壑,绝非池中之物。将他外放为县尉县长,固然能发挥其才,但远离自己的视线,以他的手段和名望,难保不会在地方上迅速坐大,滋生变数。
而放在身边任长史,既能利用他的才能处理繁杂的政务,也能将其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随时观察。这是一种任用,也是一种限制。
随后,谢乔又正式行文,征辟原中尉府的得力干吏周密为郡丞,作为自己的副手,并上报朝廷备案。
对于之前跟随她的中尉府旧人,如于融等人,也根据功劳和能力,各有提拔升迁,安置在郡府及下属各曹的关键位置上。
一应人事安排妥当,谢乔正准备再去拜访梁王宫。
就在这时,门外亲卫快步进来通报:“启禀使君,府外高平塢遣人求见,言说代表塢主,特来敬献一批粮草,以慰军需。”
高平塢?
谢乔眉毛微挑。
她记得这个塢堡,是梁国境内除了宁陵邬之外,规模较大的几个坞堡之一。
之前一直保持中立,既不亲近官府,也不主动挑衅。
谢乔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关窍。
自己先前毫不留情地拔除了徐济在梁国安插的势力,紧接着又以雷霆之势,一夜之间荡平了实力不俗的宁陵邬,这份狠辣果决,显然是震慑住了这些习惯于割据自保的坞堡主们。
高平坞这是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主动前来示好,用粮食换取平安。
“让他们进来吧。”谢乔吩咐道。送上门的好处,没有不收的道理。她现在正需要大量的粮草来支撑日益扩大的军队和各项建设。
高平坞的使者进来后,态度极为谦卑恭顺,将姿态放得很低,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谢乔这位新任梁国相的拥戴,以及愿意为朝廷分忧的“忠心”。
送走高平坞的使者,看着院中堆放的部分样品粮袋,谢乔心中一个计划已然成型。
既然敲山能够震虎,那何不把这动静闹得更大一些?
她当即传令下去,命令驻扎在城外军營的郡国兵,即刻起,加大操练强度和频次。
命令传达下去,睢阳城外的军营立时变得喧嚣震天。操练的号子声、士卒奔跑呼喝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汇成一股充满肃杀之气的洪流,远远传开。一队队军士顶盔贯甲,在校场上进行队列、刺杀、骑术等科目的演练,烟尘滚滚,旗帜招展。
作为她的嫡系,西凉骑兵来回驰骋冲击,马蹄声如同闷雷滚过大地,声势骇人。
整个军营都笼罩在一片紧张忙碌、大战将临的气氛之中。
这番动静,自然瞒不过城内外的有心人。
那些坞堡的眼线,很快便将郡兵大营异动的消息传了回去。
效果立竿见影。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睢阳城东门外热闹异常,便排起了长长的車队。
一架架装满了粮食、布匹甚至铜钱的大车,从各个方向汇聚而来,车辕上插着代表不同坞堡的简易旗帜。赶车的农夫,押送的护卫,以及各个坞堡派来的管事、使者,脸上都带着或焦虑、或谄媚、或无奈的神情,在清晨的寒风中,安静地等待着城门开启,等待着向那位强势的新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