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2


“准。”御座之侧,传来老内侍尖细的唱喏声。

“诸位同僚,今日召集朝会,乃为国之大事。天子年幼,国事维艰,内有匪患未平,外有诸侯割据。吾等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为国尽忠。然,国事繁杂,决策不易。吾以为,凡涉国计民生、兵戈大事,不应仅凭一人之言,而当集思广益,汇聚百官之智慧。凡决大事,当集议定夺,朝会所立之人,皆可做主以定大事。”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百官交头接耳,面露惊异。

有官吏则眉头紧锁,显然心存疑虑。

毕竟,自汉室建立以来,最高决策权一直集中于天子或权臣手中,何时有过百官共议,甚至做主决断之事?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奇谈!

王允猛地出列:“太师,此举……此举有违祖制啊!朝堂大政,岂可如市井儿戏,人言我言?若百官各执一词,议而不决,岂不更误国事?”

王允的质问喊出了所有守旧派大臣的心声,一时间,不少人纷纷点头附和,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谢均却不急不躁,论述自己的观点:“《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今天子年幼,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亦

非吾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正因如此,凡重大决策,才更应由百官共议,以示公允。此举非为儿戏,吾称之为‘大政众议’。”

“议,可畅所欲言。决,则需有章法。吾提议,凡议事,可辩可论,但最终,当以投票决之!”

“投票?”又是一个崭新的词汇,让满朝文武更加茫然。

谢均拍了拍手,早有准备的内侍抬上一个通体漆黑的木箱,箱体全封闭,只在顶端开了一条狭长的缝隙。

另有内侍端着托盘,盘中盛着一根根打磨光滑的竹签。

“此箱,为票箱。此签,为票签。”谢均拾起一根竹签,展示给群臣,“朝会百官,一人一签,诸位阅过议案,若心以为然,则持此长签藏于袖,投入箱中。若反对,则于袖中折断,亦投入箱中。事后开箱点算,比长竹签与短竹签之数,短竹签之数折半。如此,诸位所投之票,只问本心,不问他人,更无人知晓是何人所投何签。”

这套精心设计的流程,解决了最大的问题,人情与权势的压力。

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真正地依照自己的判断来行事,而不必担心得罪权贵,或是被同僚裹挟。

谢均环视全场,目光坦荡而真诚:“吾身为百官之首,愿为表率。自今日起,凡我所提之政,亦将交付大政众议。若不得多数同僚认可,吾亦将收回成命,绝不固执己见。如此,可安诸位之心否?”

他的这番话,几乎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当朝太师,权倾朝野的第一人,他都愿意置于这个制度之下,别人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臣……附议。”一名老臣颤巍巍地出列,躬身说道。

“臣等附议!”稀稀拉拉的声音响起,随即汇成一片。

谢均微微颔首:“甚好。那么,今日第一个议题,便是关于‘大政众议’之制是否推行。请诸位同僚,投签公决。”

内侍立即开始分发竹签。

百官手握着这根小小的竹签,藏于袖中,神情复杂。有的人激动,有的人忐忑,有的人则在飞快地权衡利弊。

最先投票的,是御座之上的少年天子。

刘协将竹签藏于袖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郑重地投出了他的那一票。

随后,百官依次上前,走向那只黑色的公决箱。

整个过程安静而肃穆,只有竹签落入箱中发出的微声。

当最后一名官吏投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只黑色的箱子上。

两名内侍合力抬起箱子,打开底部的锁扣,哗啦一声,一堆长长短短的竹签倾倒在铺着黄布的案几上。

点算立刻开始。四名内侍分成两组,一组清点长签,一组清点短签。

“长签,凡八十五根!”一名内侍高声宣布。

“短签,凡五十八根!”另一名内侍紧接着喊道。

殿内传来一阵低低的骚动。按照谢均的规定,短竹签总数除以二为反对。这意味着,支持的票数为八十五票,反对票为二十九票。

结果一目了然,议案通过。

随后的日子里,这项称为“大政众议”的制度在一些次要的政务上试行,百官从最初的惊奇、不适,逐渐习惯了这种新的议事方式。

他们渐渐发现,那只漆黑的木箱,竟真如太师谢均所言,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壁垒。无人知晓谁投了长签,谁又折了短签。

曾经那些因政见不同而引发的攻讦、报复,似乎失去了最直接的目标。于是,胆子大些的官员开始在议事时,不再只是唯唯诺诺地附和,而是引经据典,陈述利弊。

朝堂上互相攻讦拉帮结派的现象少了,而专注于政务本身,务实讨论的氛围却浓厚了。

就在这股新生的秩序悄然生长之时,一股狂风,正从千里之遥的西北呼啸而来。

这一日,一份来自西北的八百里加急军报被呈上朝堂。

一名负责边疆事务的官吏手持奏章,声音带着万分惊慌:“镇西将军韩遂急奏!谢乔起兵,呈席卷之势,攻无不克,已夺取凉州数郡,纠集叛军十万之众,进逼金城!”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百官交头接耳,惊骇之情溢于言表。

谢乔,这个名字已经沉寂了一段时间,如今再度出现,却是以如此惊心动魄的方式!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谢均。

谢均面沉如水,接过奏章,一目十行地看完,然后将奏章递给身旁的内侍,传示群臣。

“谢乔果然贼心不死,当初便该斩草除根!太师,如今妖女作乱,祸乱西北,动摇国本,断不可再姑息!臣请陛下下旨,命韩遂、马腾合兵一处,速速诛杀此贼,以儆效尤!”王允按捺不住,猛地从队列中跨出,满面涨红,厉声喝道。

“王司徒所言极是!”一名武将立刻出列附和,声如洪钟,“奸贼人人得而诛之,末将请战,愿提一支精兵,直扑金城,必将此贼首级悬于国门!”

“臣亦请战!请天子太师下令!”

“末将愿为先锋!”

一时间,朝臣个个义愤填膺,武将更是热血上头,主动请缨。

“诸位稍安。”就在这鼎沸之时,谢均终于开口。

“西凉之地,韩遂、马腾非善类,皆有不臣之心,此二人拥兵自重,诸位可还记得,数年前,他们曾联手入寇三辅,劫掠关中,兵锋直指长安旧都?虽因各自利益,暂时蛰伏,但始终是凉州乃至大汉的祸患。他们相互勾结时,狼狈为奸。相互猜忌时,又各自为政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