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5
在一起后便偷偷看一些武侠的话本子,说了一嘴他也想要话本子那种弯刀。
没想到陈云盛还给他记着!
“你好好读书,往后想要什么直说便是。”陈云盛把另外一把长剑给了陈云柏。
“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一窝劫匪,反杀了他们,这才得了那么些东西。”然后便绘声绘色的说起他们怎么遇到劫匪,又怎么反杀的事来了。
另一边陈寅正在问谢望之关于流民的事,他想招人,倒不是想要招入府的下人,而是佃户和一些工人,当然,这也是要签契的。
佃户还好,工人却是不太好办,他要的是男工,但是基本上那些流民都是拖家带口的,有些累赘了。
他从流民中选人就是因为他们便宜,可不想最后自己反而付出更多。
谢望之没想到自己刚考完试,写了关于如何安置流民的措施,又涉及到豪绅抢民这块,一出来,自己的大舅子就在做这种事,心中多少有点感概。
但这又是一种常态。
网?阯?发?b?u?y?e?ī?f?μ?w???n?2?0????????c???м
谢宁听了一耳朵,手上的动作微顿,“大舅舅,女子也能干活啊,舅母就管着酒楼不是吗?”
陈寅一愣,继而笑道,“宝儿年纪还小,不懂这些也是正常,便是舅舅愿意收留她们,手上也没活派给她们啊。
且不说那些女子愿不愿意出来做活还不一定呢。”
“是不是因为大舅舅是男的?”
啊?
谢宁擦了擦嘴巴,继续道,“阿爹说男女有别,若是换成舅母和阿娘来,那些女子是不是就愿意出来做工了?毕竟可以赚钱呢!”
陈氏没好气的点了点谢宁的脑袋,“你这个机灵鬼,还攀上你舅母和阿娘了,你倒是说说,我们俩能给她们什么活干?难不成请回来给你这个小馋鬼做饭吃?”
“织布做衣裳啊!阿娘就会织布做衣裳,您不是说但凡女子,大多都会纺线织布制衣吗?”
谢宁用孩童般的言语逐步引导她们,现在她选了“医”,这个效益是长期的,在她的年纪还不够的时候她并不能做些什么。
但是她可以引导周围的大人。
庆幸的是无论是谢家还是陈家,对待女子出门做生意都不排斥,谢望之是受谢祖母影响,而陈氏在以前也是做过小商贩的。
至于大舅母霍氏,她曾经还走过镖呢。
与陈寅结缘也是因为走镖,当时陈寅只不过是大商队里最不起眼的小商队头头,属于蹭镖,路遇劫匪,陈寅被霍氏所救,便动心了。
死皮赖脸的每次跑商都找霍氏的镖局护送,这才慢慢取得霍氏的喜欢。
“我也觉得这个好!”说话的是陈云盛,他年纪虽小,但思想比陈寅要更开明一些。
“爹,您之前不是说以后开布庄吗?若是到处去收,成本会更高,不若我们自己招人织布......”越说,陈云盛眼睛越亮,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往自己砸来。
“可是......”霍氏有些尴尬的清咳一声,“应该不是所有女子都会织布的吧。”
她就不会,织布绣花之类的她一概不会,只会舞刀弄枪,嗯,劈柴也劈的好。
“那就学呀。”
谢宁眨着眼睛,笑的极为乖巧,“就像我不识字,是阿爹教的,不会写字,也是阿爹教的。
阿娘也可以像阿爹教我那般教那些女工,到时候教了一个又一个!阿娘也是夫子了呢。”
陈氏被谢宁说的心怦怦乱跳,在嫁人之后她就围绕着丈夫儿子转,是个严格意义上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至多认了些字,能够读书看话本了,日常出门逛街也不受到拘束。
她觉得这样已经很完美了,现在随着谢宁话中的场景一想,不可否认,她有些心动了。
不由得看向谢望之,眼底含着期待。
陈寅哈哈大笑,刚想说谢宁小孩子在做梦呢,谢望之却是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肯定的点了点头。
“我觉得此法甚好。”
他隐隐窥到了什么,但脑中的灵光一闪而逝,快的让人抓不住。
谢望之对上陈氏的目光,宽大的掌心附在她的手背上,“晚娘会是一位好先生。”
陈氏脸羞的通红,眼睛还有些发烫。
谢宁夹在俩人中间,脑袋晕晕的,只觉得粉红泡泡要把自己给淹了。
第520章 一梦华年52
想法是有了,但是具体如何实施还有待商议,谢宁只牵引她们往这个方向走而已。
她自然可以悠闲的过一世,但她现在的所作所为也是随心的,有时候并不是非要有某种动机才能去做某件事。
当一只咸鱼她会觉得很快乐,可这种快乐对于她来说有些空泛,因为她的学识和经历让她不仅能够看到人与人之间浅意的矛盾,更能分析得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与其被动的由社会发展推着走,不如主动去改变它,加速它的发展进程。
自古以来每一个社会阶段的所进行的改变基本上都是因为矛盾已无法调和而不得不进化整改,可以说人们是无意识的进行选择。
他们站在现有的社会矛盾上面总结出新的解决办法,而这类“新法”究竟适不适用,他们也不知道,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前路如何。
就像以血缘划分人群的氏族社会时期不会想到社会会发展成以地区划分民众的国家统治。
亦如从封建王朝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社会发展所推动的,人类总是在创新与选择中,维持着文明的延续,更准确的说,是求存。
而她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过他们经历的成功与失败。
她经历过更文明先进的社会,现在置身于封建落后的古代社会,即使这个王朝并不在她所学习过的历史之中,也想看它在自己手中是否能够开出绚烂的花朵。
她喜欢这种成就带来的满足感,或许也带有某种弥补遗憾的快乐与满足。
陈氏不知谢宁的想法,在与丈夫和兄嫂商议好章程后,她就总是待在织房里。
其实她平日里并不怎么织布,只偶尔织一些带花样的带子,大多数布都是买的,因此怕手生,她还特意织了一匹棉布来练手感。
霍氏倒是没有那么激动,只纠结于该如何将织坊开起来,毕竟若是要开织坊,单单有人是不行的,得有地有房子,还得有织机。
不过前面这些都蛮好解决的,难的是纺车织机,得找专人打制。
虽然陈寅不太看好霍氏几人准备办的布庄和织坊,但他依旧为之奔走,找人打制纺车织机,还有就是找材料来源。
蚕丝和棉花之中,陈寅是想选择蚕丝的,毕竟他们地处南方,专门种桑养蚕取丝的农户极多,原材料好找。
但陈云盛却是反驳了他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