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意些微有些冷, 朝着斜前的方向,也不知是对着谁。
但节目组一行人外加直播间观众全都一整个紧张住了。
[卧槽,她说她紧张!]
[家人们, 你们信吗?我不信——]
[srds,她说她紧张耶!!!qaq我觉得棠华姐姐很厉害,可是她自己说紧张......]
[是不是人太多了啊?而且这还在异国他乡, 哎,紧张也很正常。]
[希望她能正常发挥,争争气啊!!]
......
只有节目组其他四位嘉宾看上去没有那么紧张,各人脸上最多是对于接下来棠华的演奏的期待与向往。
原因很简单。
一是他们曾近距离观摩过对方的琴艺,比直播间观众还要直观许多;
而且之前那一次在博览会上的演奏, 虽然听众不如今日多而杂乱,但有砸场踢馆的高手严正以待,棠华都能不乱分毫,一曲惊艳众人。
足以见得,他们这位同伴显然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不光他们对她有信心,想必她本人也是自信的。
如今不过是小场面啦。
众人如是想。
江群甚至戳了戳自己旁边的贺林仙, 又忍不住小声闲聊:
“你看棠华姐姐, 她眼里带笑的样子, 像不像我们新来的这个顾问啊?”
“顾问?”贺林仙反应了一会儿, 反应过来, 看向一旁闲闲而立的遇淮, 恍然, “这么一说确实,两个人虽然都长得很漂亮,但实际上五官风格是不同的......”
说到这里,棠华已动了动手指,右手轻勾弦,弹奏出一个散音,试了试琴音。
贺林仙便立马收了声。
古琴其实不算是音量十分大的乐器,声音全靠一张琴的腔体共鸣,不讲究洪亮;
但当第一声旷古松沉的琴音响起在异国他乡的街头,悠远轻扬,却掷地有声,便饱含着那些经由岁月沉淀的情感,直击人心。
整片空间也随之一静,仿佛世间万物都下意识去聆听那道跨越古今又娓娓而来的琴音。
而棠华却好像只是随便抬手试了试音,手又再次垂下,静静放在膝头。
琴确实是好琴,比她千年前拥有的那把有过之而无不及,斫琴之人手艺毋庸置疑,也必定是用心良苦。
拍摄团队处于她的正前方,而为了给她让出演奏空间,其他嘉宾都站在拍摄团队斜后方,包括遇淮。
棠华再次将视线落到对方面上。
而这一次,她仿佛肯定了什么,心中一惊,随后又是一定。
贺林仙在一旁看着,却觉得有些奇怪。
她先前想说的话没有说完。
棠华与遇淮,都是样貌昳丽之人。
只不过他们一个眼睛不笑也含情,却偏偏带着冷意;一个眼角微微翘起,真笑起来时倒是温软可爱,笑意直直达入心底。
而看整体,棠华虽然五官浓丽大气,但实际上并不像遇淮的五官那般锋锐,反而带点儿娇憨的俏。
譬如她的鼻子虽然精巧挺翘,但是鼻头弧度偏圆,小巧瓜子脸也是柔和圆润的线条,只有扬起下巴时才能看见那道紧致但不过分锋利的下颌线。
两人论长相的好看程度,当然是般配。
但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长相不错的人,也不是随便两个长得好看的人放在一起,就让其他人莫名觉得这两人之间能碰撞出什么火花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cp感这样东西看起来十分玄学。
棠华和遇淮却很有cp感。
不论是从两人的学识才华来论,还是他二人如出一辙的气质——高傲又含蓄,是真真正正养尊处优却不全赖自持身份才能培养出来的从容气度。
而贺林仙观察得更仔细,她甚至觉得两人的微表情,偶尔也有那么些相像。
只不过她的棠华姐姐更加直率真诚,不像那只看不透的老狐狸,神秘莫测,真讨厌。
贺林仙收回心神,将全部注意力重新放回人群中央的棠华身上。
这一番耽搁也不过片刻,放在现场倒不算什么,绝大部分人都在屏气凝神耐心期待;
网友们却着急了。
[怎么还不开始??]
[不会真出岔子吧QAQ不要啊。。。。]
或许真是沾了网友开了光的“乌鸦嘴”的光,原本静下来等待棠华开始演奏的现场确实突然出现了一点小乱子。
有两位外国人从交谈到争吵,声音越来越大,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其中一位深棕色头发,眼睛蔚蓝,拉着他的朋友正劝:
“再等一会儿吧,拜托,我对东方艺术很感兴趣,你是知道的。”
另一位头发颜色偏浅的高个男人则貌似是等得不耐烦了,皱着眉头放大了声音:
“这是什么乐器?日本的?韩国的?还是中国的?总之都差不多,我不认为他们亚洲人的古典文化比得上我们璀璨的文明。”
浅色头发顿了顿又催促同伴一句:“真不知道你为什么如此着迷,我们得走了,布莱克。”
他们交谈时用的英文,在场不少人都听懂了,其中不乏华人面孔,面上都露出十分不悦的神色。
但也许是为了尊重表演现场的琴者,并没有人出声加入这两人的争执,而只是皱眉提醒他们注意小声说话。
棠华则是凝眸朝吵闹声的来源看了一眼,不浅不淡,目中微微夹杂着冷意,面上神色却并不受场面所影响。
下一刻,她重新抬手,落在弦上,开始了演奏。
今日这一曲是《广陵散》。
曲谱年代久远,辗转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版本也是来源于明代的《神奇秘谱》。
而棠华曾经见过的曲谱,比如今流传的这一谱,年代更久。
不同于多数古琴曲所追求的心境旷远自如,这一曲中所包含的情绪变化要浓重更多,有愤慨激昂浩然不屈,也有凄怆怫郁缅怀沉思。
只见她信手弄弦,右手勾剔抹挑变幻缭乱,右手或揉或吟进退自如。
一曲琴音从起调时的平和走向中段的怨愤再到末段的激昂奋起,原本松沉旷远的琴音却演绎出淋漓而生动的杀气,令人惊叹。
全曲一共四十五段,完整演奏下来耗时二、三十分钟,但在棠华演奏的过程中,竟没有任何一人提前离场,驻足之人越发多起来,将这一带围得水泄不通。
等到最后一个琴音也落定,原本周身肃杀之气仿佛与琴曲融为一体的棠华整个人便松弛下来,静坐与琴前,双手重新放回膝头,整个人又是沉静从容的模样。
只有她微乱的气息能证明方才那一场激烈的演奏是出自她手。
而她的目光仍旧望向斜前方,落定在被身后人群拥挤却仿佛仍旧闲适自如的男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