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6


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灭顶的打击。

既然没人能戳破这个隐患,那就由他来。

李垣乔倒也没想到这个,可他还是有几分急智的,灵机一动立马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齐国此番不是赚了许多金银呢,不如以金银作为准备金,发行一两纸钞,便存入同等的金银。这些金银作为准备金存入专门的国库,无论发生何事都不能随意取用。如此,市面上发行的纸钞既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丞相大人为如何?”

方丞相顿了一下,他还真没想到李垣乔能说出这么一番话。

这就堵死了他再反对的借口了,方丞相想了想,若是真的按照这个规定执行的话,那他还真没有什么可反驳的。

毕竟市场上总体的货币量还是没变的。

齐皇看他这样子也知道他无话可说了,遂嫌弃道:“得了得了,此事就这么定了。纸钞一事由李爱卿牵头,方丞相宁尚书并王尚书协助,后日之前将纸钞推行的种种条令拟好呈上来。”

让他牵头,还有这段好事?

李垣乔喜不自禁,立马欢喜地上前领旨。

方丞相等虽然不服,但谁也没有开口触齐皇霉头。

李垣乔这人虽然喜欢钻营,但却是个有心机有脑子的,更知道用人。

方丞相跟宁尚书的本事都在他之上所以李垣乔下去之后,便说足了好话,高高地捧着方丞相跟宁尚书,再将大头交由他们二人来做,自己在一旁名为监工,实则偷师。

偷师方丞相都是怎么拟制,怎么行文的。

他从前并没有得到重用,若想一步登天要学的东西多了去了,而最好的学习对象便是方丞相。

两日过后,李垣乔捧着一份内容完备、无可挑剔的《大齐宝钞十八条》送到了御前,复又在齐皇跟前刷了一波好感。

回去之后,他还偷偷摸摸地给方丞相备了一份厚礼。

今日他虽然被夸了,但这里头还是他有意隐瞒,让圣上觉得这条令是他全权负责的。好在方丞相得知之后也没有当众戳穿他,这让李垣乔觉得,这位丞相大人果然淡泊名利,能处!

说不定往后两个人合作的机会还有许多。这样的人才,李垣乔更不会与他交恶。

不管方丞相是不是瞧不起他,这样的能人,李垣乔愿意捧着敬着,毕竟往后还得有求于人。

方丞相收了礼之后,看都不看就扔给了手下的小厮。

他是不得已才跟李垣乔合作,但这不代表他就看得起这个跳梁小丑。

齐皇有了这条令,更觉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大张旗鼓地建立了衙门、新建了库房,又颁布了一条圣旨说要发行大齐宝钞,这宝钞可代铜钱用,齐国各地商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宝钞。

齐国的一番动作哄哄烈烈,就连萧瑾也听说了。

他觉得挺惊奇的,这纸币似乎要到宋朝才会出现吧,在元朝的时候才成为了唯一的法定货币,如今这里的历史上不会有宋朝,可纸币竟然也出现。

还有,他要是没记错的话,元朝之后的灭亡似乎也跟纸币脱不了关系。为了行军打仗大规模地印制纸币,最后纸币发的太多失控了,导致物价上涨民不聊生。

纸币虽方便,但是封建王朝几个能真正控制纸币的发行呢?

齐国一手的操作,让萧瑾看得一愣一愣的,似乎看到了下一个元朝。

他问起了王从武:“齐国这一回真的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不是咱们使的坏?”

王从武也不知道:“反正不是微臣做的,应当也不会是张丞相冯慨之他们。依照冯慨之几个的性子,若是能想出这样的点子只怕早就吹嘘开了。”

萧瑾沉默了,不得不说,王尚书看人还真挺准。

可这件事情到底谁做的呢?

无独有偶,冯慨之跟张崇明也在议论此事。

他们自己没出手,可除了他们还有谁呢?思来想去,冯慨之也没想出来一个有动机的。

难道这件事情真的是齐国人自己想出来的,可他为何总感觉这件事情透露着一股阴谋诡计的味道呢?

这挖坑的感觉,还似曾相识。

张崇明忽然道:“兴许是东京路那一位。”

“您是说……顾准南?”

张崇明捧着热茶盏,淡淡地道:“那小子看着是个君子,实则心狠手辣,依我看,这件事情多半是他弄出来的。你要是不信,大可以等段时间再看。”

作者有话说:

元朝的纸币是作为法定货币的哈,后来疯狂印钞,导致物价飞涨,改革了好几次也没挽留回来。至于准备金,一开始也有的,可没多久就被挪用光了。

第114章 真香(捉虫) ◇

◎齐皇:还是纸币好啊◎

远在东京路的顾淮南还不知道, 自己竟会得了这样一句评价。

他做事也的确没有那么光明磊落,这与他自小的经历有关,若非碰的先皇, 只怕他这一辈子都不能入朝。若非当今圣上器重, 他又怎么可能以目前的资历来掌管东京路?兴许这一辈子都如同一条阴沟里的老鼠,被李家压得不见天日。

先皇与当今对他有再造之人。如今齐国的人欺辱了他们圣上,顾准南又怎么会轻易的放过他们?再说他又没有谋财害命, 只不过是给他们指明一条路,至于齐国人按不按这条路走下去, 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他又没逼迫谁,回头真要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怪不到他头上来。

顾准南这儿离齐国最近, 得到的消息比萧瑾他们还要更快。知道齐国已经准备印钞之后,他便让自己的人过去搅风搅雨了。

顾准南原先没当大官的时候, 便善于利用这些流言蜚语为己所用。如今在东京路有了自己的班底,做起这些事情更是顺风顺水。

于是乎没多久,齐国上下就掀起了反对纸钞的热潮。

大臣们虽然不敢明着反对,却也私底下抵制。至于商贾, 他们就更加不信这一张轻飘飘地纸了。朝廷是可以说发就发, 可他们不一样, 他们还得跟夏国人做生意,总不能结账的时候拿着这纸钞去结吧?那夏国人能买账?

有不少商贾直接被气糊涂了:“这么一闹, 咱们还怎么跟夏国人做生意?”

“只怕上头的意思就是不让咱们跟夏国人通商。”

另有一人气不过嘲讽:“我光明正大做生意惹着谁了, 凭什么不让做?也不知道是哪一个天才想出来这么好的点子, 文曲星在世都没他聪明!”

“原来你还没听说呀, 如今负责纸币的那位李大人就是当初撺掇圣上发行纸币的。他们脑袋一拍就把这件事情给定下来, 最后苦的却是咱们。”

他们多冤枉啊。

还有人甚至私底下商量, 要不要找个麻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