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
也丢的是蒙阳他们自己的脸。
萧瑾怕他多心,还解释说:“这第一局我们能赢,多半是侥幸,第二局,兴许是蒙大将军故意让着了。”
不料司徒恭意外地坦荡:“输赢是他们自己的事,没打过。就是没打过,无需找什么说辞。”
再说,他本来就不希望这些人赢,摔了一个跟头才好呢,长了记性往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蒙阳见他们陛下又跟齐皇说起了话,心想着真不该将他们的位置放在一块,若是分坐两侧,便不会有这么多的交集了。
他们燕国是要一统天下的,跟夏国人打得那么熟络做什么?以后都不好下死手?
酒宴一场,叫大家都看了热闹。
齐国这边的人见识了夏国的实力,忽然觉得这燕京往后交由夏国管,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起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夏国朝廷应当都挺正常的。不似他们齐国,那纸币一出,就已经败了大部分人的好感。后面齐皇身死,他们只当从前的帐一笔勾销了,却也并未对他有多么留念。
糟糕的朝廷,还想他做什么?除了那些脑子转不过弯的人,一心一意随齐国去。稍稍灵活一些的,都知道归顺夏国跟燕国乃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为什么,两国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扫平齐国诸地。
若不是铁了心放弃抵抗,这诺大的齐国也不会毫无反击之力。
他们还听说,原先被贬的袁征袁大将军,如今早已经把袁家军给解散了,各自归乡做了寻常百姓。
至于那位大将军如今怎样,外人也无从得知。有人说他隐居山林了,有人说他已经自尽而亡了。后者说的有鼻子有眼,还指出了袁征的墓在哪儿,只是地方太偏僻,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考证。
但袁家军解散,整个齐国就更没有反击之力了。如今没有,往后也不会再有……
齐国,真的亡了。
齐皇之前的一番操作,已经绝了余下人兴复齐国的念想。
此番前来参宴,更是他们夏国的投诚。
萧瑾也收到了他们的心意。
他不知道开封府府那边如何,只是燕京这一带的富人都颇懂得人情世故,庆功宴过后他就从冯慨之嘴里听说,这回他们收了不少礼,有些还价值连城,更有富商一掷千金,只为了在新主跟前卖个好。
司徒恭也听闻了此事,越发赞叹起了萧瑾收买人心的能力。
这事儿若是他来做,未必能有这样的效果。究其原因,不过是他并没有萧瑾的那一份亲和力。
庆功宴后,还剩下了不少食材粮食,萧瑾知道这在外面都是好东西,仍旧让他们送去给贫苦百姓了。
齐国为了抵抗夏国跟燕国,招募了不少兵,更在民间收了数不清的钱粮。燕京一带富人不少,但更多的是穷人。
诏安了富人之后,剩下来的就是得赈济穷人了。
萧瑾在赈灾的时候,司徒恭虽未明说,却一直都在旁观察。看得久了,他才渐渐明白,兴许夏国这小皇帝的仁善不是伪善,而是他本就是忧国忧民之人。
朝廷百官在他眼中是人,寻常百姓也同样如此,没有什么高低贵贱,能帮则帮,能助则助。
扪心自问,司徒恭做不到这些,他更多的是御下,没有什么恻隐之心。
因夏国为赈灾一事奔波,蒙阳便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再与简玉衡一较高下。
萧瑾差事人做事的时候可不管他是文官还是武将,只要脑子聪明灵活就使劲的给你安排活计,简玉衡恰好就是那个聪明的。
蒙阳从一开始的战意凛然,到如今屡次邀战失败,已经渐渐没了斗志。
他原想在燕京多留几日,看看后面还有没有机会,可司徒恭待不住了。
开封府还等着他回去治理呢。
另有迁都一事,也有一堆的繁琐事情等着他们,司徒恭这没多长时间在燕京耗着。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哪怕司徒恭不讨厌萧瑾,可终于到了该分别的时候。
蒙阳也到底没能实现心愿。
吃了夏国一个闷亏的关翰林同样憋屈,蒙阳好歹找到了人,对上了脸,他想找一开始那个小侍卫,找了这么多天却愣是没看见。后来有一回,夏国皇帝出门的时候跟前带了不少侍卫,关翰林想着这回他总算是能找到了吧,结果看过去的时候,好家伙,一个人他都不认得,且都长了一张大差不差的脸,一眼看去差不多,更别说认人了。
这回不行还有下次,关翰林自己闷,也不忘安慰蒙阳:“下回肯定还有机会的。”
蒙阳摇了摇头:“下回纵使再见,说不定也得战场上。”
是敌是友都不好说呢,哪能随意比试?
燕国大军启程那一日,萧瑾特意欢欢喜喜地前去相送。
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司徒恭想到这些日子自己在萧瑾身上也悟到不少,一时也生了些许离愁别绪。
今日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再见时又会是什么模样。
萧瑾心里已经摩拳擦掌了,走了走了。终于走了。司徒恭他们早点走也挺好的,以后他们在,自己还份顾忌着面子,还施展不开呢!
等司徒恭走了,他才能真正放开胳膊去治理燕京。
第144章 人参 ◇
◎东北有宝贝◎
燕京渐渐淡出了蒙阳等人的视线。
关翰林满腹忧愁:“临走前也没问出来那人到底叫什么名字, 可惜可惜。”
蒙阳问:“怎么,还惦记着他?不过是个侍卫罢了。”
关翰林心道你肯定不懂,毕竟当初你虽是平局也没输, 可他却输得极惨, 差点连胳膊都废了。那小侍卫随机应变的本事实在是高,让人既服又不服,以至于关翰林胳膊好了之后, 老是想跟他比划比划,最后却连人都找不到, 别提多让人心烦了。
这人吧,最怕惦记了。一旦惦记上,便觉得从前那些对手都可有可无。关翰林脑中不止一次的复盘当日的比试, 他又信心,若是再来一次的话, 肯定不会失手。可世上偏偏没有如果,这也成为关翰林心中最大的遗憾了。
关翰林只盼着,往后他们跟夏国还有交集,并非是在战场上的交集, 而是别的。若是可以, 她想跟那个侍卫堂堂正正的比一次。等下一回, 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输的那么狼狈。他得告诉所有人,他, 燕国的关翰林关将军, 还是一如既往的骁勇!
关翰林因而问蒙阳:“咱们跟夏国往后还有合作的机会么?”
蒙阳偷偷瞅了一眼前面一马当先的司徒恭, 高深莫测道:“这就得看咱们陛下的意思了。”
关翰林嘿嘿一笑:“我看陛下同那为夏国小皇帝相处的倒是挺好。陛下性子独没有朋友, 若是真同夏国那位交上心了, 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