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
子的表现。若是两者都好,下放的地方自然也就不会差;可若是表现的不尽如人意,那去的可就是辽东一带了。那地方多少也算是个宝地了,但却因为苦寒,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扎根在此。
被分到辽东一带的进士们只能自认倒霉了,同时心里也因有些后悔。早知如此,他们当初就开豁开面子,死皮赖脸也要将一些青花瓷卖出去。
怪就怪他们舍不开脸面,一个也没卖出去,这才落得今天这个下场。
众人对此都心照不宣,不过官既然都授了,再想那些也是枉然,还不如多费些心思日后多做出一点政绩来,也好早日归京。
大多进士得了官之后,也会请京城里头相熟的人喝两盏酒,大伙儿都对他们这几个月来的经历颇为好奇,也不是没有想打听的人,但户部那是什么地方,岂是他们想打听就能打听的?
也不知怎么的,被问及这件事情之后,这些进士们的回复竟然出奇的一致:
“能有什么,不过是每日听听讲学罢了,朝中几位大人轮流给咱们授课,得了空,还会跟着上头的几位外出巡查,可谓是轻松自在。”
“真有那么好吗?”
让人回复的人一般都是格外镇定:“千真万确!未曾考中进士的可得好生努力了,这般听讲的机会可不多,若是遇上了,定要好好珍惜,这可是能受益终生的。”
已经有人开始跃跃欲试了。
进士们继续鼓动:“那里头伙食还好,日日吃的都丰盛,若能进去,便能大饱口服了。不过吃倒是其次,能与朝中要臣甚至圣上畅谈,才是最人生之大幸。”
“这么说来,圣上也时常去看望你们?”
“自然了,圣上对新科进士一向器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
实则是,萧瑾这总共也没去几次,便是出门也不会露面,这些进士们从来也没在冯慨之在的时候见到过萧瑾。
所谓时常面圣,都是鬼扯。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忽悠,把旁边的人都给忽悠得找不到北了,真以为他们这三四个月过的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就连余子谦也选择忽悠了一位年轻后生,让那年轻后生听得激动难耐,恨不得现在就去应试。
余子谦怜爱地看了看他,现在的期待越高,日后知道实情便会越发疲惫。
可不是他们故意使坏折腾人,而是她们开始也是被人这么忽悠的,如今自然也要将这传统传承下去。
大抵是为了补偿这些进士们受的罪,萧瑾还特意在宫中设了宴给他们践行。
酒宴过后,进士们便陆续回乡了。
萧瑾送完了这一批,又得为了武举费心。
不过冯慨之却闲了下来,领了萧瑾的命前往谷城县监工。
这段时间萧瑾让冯慨之寻到了不少大儒,此番动身,这些大儒们也一道跟着过去。距离茶会开始还有两月,将这些人寻来,是为了日后能撑一撑场面。
除此之外,冯慨之还带了宫里的画师、乐师,顺便还挑选了一批容色上佳的宫女。
用他的话来说,这茶会既然各国的皇帝都来,奉茶的婢女都不能生得寒碜。他担心谷城县那小地方寻不到合适的丫鬟,索性直接从宫里头带了。
萧瑾担心宫人们在外受了委屈,特意交代冯慨之看紧了。
冯慨之其实觉得他们圣上挺啰嗦的。
大部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不多日便抵达谷城县了。萧瑾从顾淮南的来信中得知,冯慨之在那儿可是威风的很,一会儿嫌弃这个,一会儿嫌弃那个,看什么都不够高档,于是大手一挥改了许多。顾淮南虽然觉得他吹毛求疵,但最后也不得不承认,冯大尚书的审美还是上佳的。
就因为这封信,萧瑾在京城里望眼欲穿,恨不得早日去谷城县看看。
只是张崇明拦着,不让他这么早去。
在武举结束一个月,将剩下的事交给王从武张崇明之后,萧瑾立马带着穆寒、简玉衡他们坐船去了谷城县。
张崇明依旧是被留下的那一个。
王从武是对这些事不感兴趣,而张崇明虽感兴趣却也没用。萧瑾不在,他必要留守京城的,上次是这般,这次也一样,往后还会是如此。
张丞相这辈子也别想凑热闹了。
十日后,萧瑾抵达谷城县。
谢明月等人作为被外放两年的旧年进士,如今已经盼得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可恨他们身为一县之长,并不能跟顾淮南一样,亲自去迎接圣上,且无诏还不得私自前往。
真把他们都给急坏了。
他们这段时间是日日惦记圣上却不得见,又隐隐听说这一批的新科进士表现不俗很得很圣上看重,谢明月等人早就急了,他们如今就想早点见到圣上,让圣上瞧瞧谁才是最出众的!
第159章 画饼 ◇
◎平平无奇的画饼小能手◎
可惜, 萧瑾没开口,他们只能在旁边等着。若是传召才得相见,若无传召, 便又得错失一次见面的机会了。
萧瑾抵达谷城县见了顾淮南他们后, 第一件事便是去了致远书院。
这些日子谷城县来往的人已经渐渐多起来了,这里头不仅有顾淮南跟冯慨之亲自下了帖邀请的文人墨客,更有前来看热闹的旅客。
如今外头谁人不知此处要办一个茶会?届时不仅圣上会驾临, 就连燕国跟蜀国的皇帝也会过来。只听这几个人的名头也该知道必定是盛况了,所以但凡得闲的都会过来看一看, 这一看之下方才知道,谷城县原来是这番模样。
尤其是打北边来的那些人,头一次见识了夏国的繁华与盛景, 大受震撼,久不能平息。
谷城县确实跟从前大不一样了, 如今县城里头已经被拾掇得干干净净的,两侧的街道每日要清理三遍,不这样实在是不行,该因为人太多了, 人一多, 便会多上许多脏乱。
若不是官府特意招了人, 只怕还忙不过来呢。
县城里头人来人往,致远书院山脚下更有数不清的人慕名而来。
这山脚下已经彻底换了模样了, 原来不过是一座平常的山头, 现如今修了不少景致, 配上一条热闹的商街, 旁边又新修了客栈旅店, 想要什么一应俱全, 应有尽有。且这街道上的铺子还各有特色,有的卖的是谷城县当地的土仪,有的买的是其他地方的特产,莫说是夏国境内的了,就连蜀国境内的特产都有。
萧瑾看到之后稀罕地上前看了看。
顾淮南解释:“这些铺子是后面新开的,微臣也是想着燕国跟蜀国两国也有来使,才开几间这样的铺子好让他们见着也觉得亲切。”
“极好。”萧瑾点头便是赞扬,他就喜欢顾淮南这机灵劲儿。
一圈逛下来之后,萧瑾已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