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5
很期待客串这部《蝙蝠侠》……”筹码是一个又一个地往上增添方才显得珍贵,苏韵在这一刻,又给喜欢割人气韭菜的华纳方面提供了一个高人气新生代女艺人。
波姬·小丝自从《青春珊瑚岛》和《律政俏佳人》等几部片子播出之后,无论是演技、颜值还是人气,已经是年轻一辈女艺人的佼佼者,能让其打着客串的名号演配角的戏码,怎么算都是怎么赚。
“至于小丑一角,我们也已经在尝试邀请杰克·尼科尔森……”苏韵这样接连不断地把演员这一方面的筹码抛出,除了让人感受到CAA的人才资源和人脉资源的庞大和深厚之外,其对于这一部《蝙蝠侠》的电影拍摄权的决心和资本,也是令人能察觉出这志在必得的一往无前。
在奥维茨紧随苏韵后头,展示了各项相关的预备资料后,赵励英亦拿出了香江赵氏的态度,表示会尽最大的努力,为《蝙蝠侠》打开更多的市场份额——好莱坞的电影在现时的日韩、东南亚地区是很讲究运气的,因为相关的政策抑制和人种、语言等方面的隔阂,很多寄予厚望的好莱坞大制作都在这两处地区折戟沉沙过。
与之相反的是,香江的港产片反倒是因为文化内核的贴合、人种和环境的相近以及各种政策的优待,而能在这两处地区讨到不少好处。
倘若控制了亚洲几个票仓地区的赵氏出手,也许《蝙蝠侠》这种诞生发展自美国、因为文化隔阂等因素导致本身就难以在亚洲地区讨到好的电影,就能打破这一个束缚,狠狠地收割一波亚洲票房……
这么一来,主导这部电影拍摄的人即使不是“自己人”,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因此,赵励英这番话一出,整个会议大厅里瞬间就沉寂了下来。
苏韵看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的那些人,通过他们那隐隐有了意动的目光,心里越发地明白了一个事实:还真是千言万语都比不上实打实的利益,在这种利益至上的版权方面前,也就只有利益方面的鼎力合作,才能引起他们心底里最大的认同感。
不过,虽然曲折重重,但最终结局如愿,便是这一场谈判的最好结果。
终于竞争到了拍摄权的苏韵,看着合同上那一个又一个的签名,便也是忍不住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第344章 忆当年
虽然拍摄权已经谈了下来, 不过后续那些细节的扯皮却是依然繁琐无比,幸运的是,苏韵由始至终都是很懂得“放(tou)权(lan)”的人, 和事业心都特别重的奥维茨就这个问题商讨了三天三夜之后,便终于是谈妥了当中的所有交接事项。
毕竟她除了是奥维茨的主要合伙人之外, 还有香江赵氏电影公司制作部主负责人的身份, 要不是好莱坞的利润实在是在换算后远比香江影视界能赚,她可能也是不方便两边干活。
就目前来说,最能赚钱的肯定不是影视业而是各自旗下的副业, 苏韵手底下最能赚钱的就是任天堂的技术入股利润分成、微软以及苹果的产业利润分成——当然了,估算的身价是在日日往上涨,但实际手头上能拥有的流动资金……唉就一个字。
高新科技产业向来能赚更能花,苏韵这个号称的亿万富婆, 真要她拿一两千万现钱出来搞投资或者拍电影时, 后缀的单位甚至都不需要是美元而是港币,也是得花点时间才能凑出来的。
更何况每年赚到的一部分资金还一直在往修路基金里填, 苏韵那些不怎么爱买名牌古董珠宝等奢侈品的、在很多有钱人眼里看来都很“艰苦朴素”的行为习惯,自然就是有了解释。
若不是“傍”上了赵氏这个底子厚的靠山, 苏韵的电影产量可能还要更低、制作时间也拖得更长。
不过, 相比起苏韵那资金全被套在生产线上、不动产多流动资金少的模式,大哥赵励明那半公开地在深市和一群房地产大佬开撕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为了理想而近乎在赔本赚吆喝——好在乘着改开的东风, 南下打工创业的下海人员大幅度剧增、从而给他主导的廉租屋群带来了不少收入;再加上某些拥有远见的大佬们提供的政策支持, 这才是勉强维持住了收支平衡。
赵励明亦是明白理想需要建立在现实根基之上的这个真相,所以偶尔碰到机会, 也会在私底下问一下苏韵什么时候有灵感和时间, 再去拍一部类似《天台邮差》那种抨击社会黑暗的片子, 小亏一点也可以,只要能警醒世人。
对于这个问题,苏韵倒也不是不想,但是她的行程实在是太满,而且手里握着的还全都是大投资大制作,预备时间长拍摄时间也长兼且耗费的心力也多,即使制片人这一职在很多时候都是半挂名性质了,但戏份和剧本大方向等很多东西,还是需要她亲力亲为。
哪怕这次《蝙蝠侠》的大部分细节都交由很乐意接受这个挑战的奥维茨去筹办,但苏韵手里却还有《盗墓迷情》系列要筹备提上拍摄日程不说;早前签下来的《回到未来》和《终结者》这两个已经拍摄完毕、就等待苏韵联合工业光魔做后期的大工程,也还在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排期呢!
最可怕的是,因为苏韵先前从渣兰那里得到的绕线耳钉,亦是给困扰研发团队多时的个人电脑微型化线路处理问题提供了解决的灵感,再配合上苏韵这个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指引导航者,第一代掌上电脑的样机已经开始组装,就等着苏韵什么时候有空过去加入研发团队,一边试用一边改良了……
“不行,我得找个副手过来,分担一下迟些要拍摄的《盗墓迷情2》的工作才行了。”苏韵比对着自己的行程安排,几乎就差没拍案而起。
说干就干,苏韵放下手里的文件,拿起电话就是拨通了香江的长途电话,借香江电台的便利,找到了正在电台里负责广播剧工作的梁嘉威。
从电话里听到苏韵跟他要恩师兼前岳父李学祥导演的联系方式,深知李学祥本性的梁嘉威有些犹豫地提醒道:“他不一定会接受你的邀请……”
“但总得试试,才能知道接不接受,不尝试的话,是永远没有机会的。”这个时候,苏韵倒是很有研发人员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一往无前精神了。
李学祥其人,倒是她和曾经接触过的王征很相似,都是能追求起梦想又能弯得下腰接受现实磋磨的:本质都是读过书的文化人,李学祥早期用以起家的风月片也和王征早期拍的“三流”喜剧爱情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差距就在于李学祥更偏向古式文化人的含蓄朦胧,而王征更偏向现代文化人的明白直接。
但无论如何,暂时放弃文艺片梦想而拍摄来钱快成本低的商业片,积累经验和资本,为了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