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1
共同话题。说到她家大宝小朋友,那叫一个一天一变。两个月的婴儿,五官长开了不少,已然能看出那肖父的长相。
满月宴后,她和温御抱着孩子进了一次宫。
陛下很喜欢大宝,说大宝长得像长公主。所以那一次大宝小朋友到宫里一游,出宫时又得了一堆的赏赐。
可以说,才两个月的温大宝已经是个小富婆。
她与几位夫人相谈甚欢,丝毫不且拘束与小气。那举止之间的从容与淡定,那一颦一笑间的风情与贵气,越发让庆阳郡主觉得刺目。
一个小户女,装腔作势罢了。
她如是想着,硬生生别开视线。
今日是她的好日子,她犯不着这样的人计较。
她是郡主,走到哪都会不缺被人恭维。她享受着旁人的讨好,领着抱着儿子的婆子在宾客间走了一圈。
温老夫人难得露了脸,自然也看到了叶娉。
叶娉笑着上前请安,恭敬行礼。
“怎么没带小郡主过来?”
“孩子小,怕她哭闹。”
她男人说了,有情人之间的逛街吃饭和看戏,他们前两种都做过,唯独这后一种还没有做过。所以她今天是来看戏的,应该还是一出大戏。
既然是看戏,当然不能带孩子。
温老夫人脸色有些不虞,心里很是不得劲。哪怕是叶娉在笑,哪怕叶娉的神情举止和从前并无太大的区别,很多东西却是不一样了。
“孩子都两个月了,你也不抱来给我这个老太婆看一看。你们心里哪里还有我这个祖母,一个个都不把我放在眼里。”
“祖母说的是哪里话,我们哪有不敬着您。之前不抱孩子过来,也是怕国公府人太杂,怕吓着孩子。”
这个人杂,指是温如玉。
温老夫人哪里听不出来,越发觉得心口堵得难受。一想到那个大孙女,她是说不出来的后怕与失望。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成那样了?
她不虞的目光看向招呼客人的温夫人,这个王氏也不知是怎么教的孩子。以前看着懂事听话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一个个变得如此不让人省心。
“玉姐儿病得重,不会再回来了,以后…以后你若是无事,抱孩子来坐一坐。”
这是一个曾经高贵的世家主母暮年时最后的妥协,说完后要强了一世的她多少有些惆怅。
叶娉并不愿意刺激这老太太,也不想给对方添堵。到底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若是不愿亲近,敬着远着即可。
“等清闲了,我就带她来看您。”
等国公府不再有污糟,她不会拦着大宝和自己的曾祖母亲近。
“你别嘴上应着,到时候几月半年也见不着人。”
老太太较起真来,和要糖吃的孩子差不多。
叶娉心生恻隐,有些不忍。
“祖母,您年纪大了,很多事情要想开一些。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事你多思无益。如果真的不如人意,您最要紧的就是保重自己的身子。”
“还用你说。”
老太太傲娇起来,她那辈的人,活到现在的还有几个。她这般长寿之人,自然最是知道如何保重自己的身体。
二孙媳妇心直口快,但是个善心的孩子。
她脸色好看了一些,提了一嘴芳儿也生了儿子的事。
芳儿的儿子,比庆阳郡主的儿子小半个月。这事叶娉当然知道,她更知道今日即将上场的大戏会和这两个新生儿有关。
“郡主生的哥儿,瞧着倒是养得壮实。”
根本不像一个早产儿。
温老夫人面色又不好了,兴致不高地“嗯”了一声。
胎儿在母体内养得大,也是常有的事。
按理说郡主洞房之夜有落红,这事没有任何怀疑之处,可是大孙子却说郡主不守妇道,说那孩子不是他的。
真真假假,她也无力去想。
到底是家丑,不宜外扬。
她看向自己的大孙子,大孙子眼神阴鸷面色阴沉的样子,吓了她一跳。这个孩子几时变成这样了?
家和方能万事兴,这个家不和至斯,哪里还有半分昌盛之气。
不。
不会的。
国公府百年世家,怎么可能落败?
她的视线落在往这边走来的庆阳郡主身上,说不出来的五味杂陈。
庆阳郡主没有看她,而是对叶娉道:“我还想着今日让我家满哥儿见见姐姐,没想到郡王妃居然没把孩子抱来。”
叶娉笑笑,“孩子小,免得哭闹影响了旁人。”
“郡王妃就是小心。”
“小心驶得万年船,总好过得意忘形翻了船。”
庆阳郡主眼神微闪,道:“船小当然会翻,船大则不然。”
叶娉笑了笑,“郡主真会说话。”
船大就不会翻吗?
未必。
……
一派喜气之中,宋进元突然出现。
他一身官服,手握腰刀,显然是公务在身。
所有的宾客都望过去,难免有人看出端倪。
温老夫人心口突突直跳,隐约有种不太好的预感。这个时候宋大人来办差,总不会是有什么好事。
宋进元不理温廷之的示好,朗声道:“本官原也不想这一趟,但人要言而有信,官员更应如此。当日温世子与郡主大婚之日,本官曾允诺会替那丫头做个见证,是以今日前来践诺。”
他不来,温家人都忘了这事。他一来,在温家人眼里,根本不是来做什么见证,分明是来添晦气的。
宾客们议论纷纷,众人都是喝过喜酒的人,当日发生之事也是人人皆知。听说那丫头也生了一个儿子,人也一直住在国公府,显然温家是承认这事的。
不少人觉得宋进元有点多管闲事,挑在今日上门明显是存心找国公府的不痛快。不是说宋大人和温郡王私交甚好,为何如此不给温家脸面?
温廷之阴着脸,“这是我温家内宅之事,我已查明真相,不需旁人做见证。累宋大人白跑一趟,不如喝杯酒再走。”
宋进元笑得酒窝深深,“好说好说。若永昌城的百姓都像温世子这般自查自清,本官也能轻省些。只是本官记得当时质疑那丫头清白的正是温夫人,不知温夫人如今是否知道自己误会了?”
温夫人被点到名,表情微僵。
所有人都看着她,她不由得掐紧自己的掌心。
“是我看岔了。”
“原来是温夫人看走了眼,没有查清楚事实就随意污蔑一个女子的清白。本官常听人说温夫人何等明理何等贤惠,没想到也会这般行事。”
温夫人一脸郑重,道:“事关温家血脉,我不得不谨慎。”
“温夫人说得极是。事关血脉,自然是要慎之又慎。既然你们已经查明真相,本官确实不宜过问。本官还有要务在身,这就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