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
许林风,
“怎么就‘永远都不可能’了?这话说得一丁点余地都没有,可不符合你们这种大律师的作风。”
大男孩刚刚紧绷的状态重新松弛下来,脸上甚至露出了几分放松的笑意。
但对面的男人却反而陷入了异样。
“……”
没有一丁点余地吗?
当然没有。
这是他未曾刻意隐藏却也从未被人知晓的秘密。
这在他本就孤独的人生里,再添一笔孤寂。
许林风以为自己早就作出了决定——带着这个秘密,孑然走完这光鲜而又破败的一生。
但那一刻,秦朗身上的朝气和眼底的信任似乎感染了他,让他的心中危险地涌起了一股冲动……
下意识地摩挲着小指上的尾戒,许林风沉默了片刻,最后沉声回道,
“因为在现在中国的法律之下,我永远是一个独身主义者。”
男人的深窝眼眸光幽深,低沉的语气里带着某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坦白。
——“我永远也不会和一个女人进入一段感情或者是婚姻。”
“……”
有那么一瞬间,秦朗好像听懂了许林风的话。
但下一秒,那点一闪的灵光却又转瞬而逝,留他再次陷入一种模糊的迷茫之中。
在一片迷雾里,秦朗的脑海中好像突然出现了两个声音。
一个声音让他就此打住,停留在原地,不要向前。
另一个声音却在怂恿他,让他继续摸索,揭开答案。
两种声音互相拉扯着,秦朗下意识地露出了困惑而茫然的神色。
许林风心中那短暂的冲动瞬间褪去。
——你是疯了吗?你的废物脑子刚刚是死机了吗?!
理智回笼后的男人一边在心里唾骂着自己,一边立刻转移了话题。
于是秦朗的思绪被突然打断。
那一片迷雾、两个声音、以及也许就在前方的答案,全都随之远去了。
……
那晚的聊天走向确实非常失控。
许林风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从此小心谨慎地回避着类似的话题。
秦朗也颇为配合,没有再追问过任何问题。
但是许林风并不知道,之后每次视频,秦朗再看到他左手小指上那枚尾戒时,总会蓦地回想起那晚二人脱缰般的对话。
他当时那幽深的眸光。
那两个声音。
还有,那个奇怪的自己。
作者有话说:
秦朗:关于我吃醋居然吃到我姐头上的那些事……
第95章 答案*
许林风之前的评价很准。
大二下结束的暑假, 秦朗投递简历的那些投行,最后基本上都向他发出了offer。
秦朗家有一套房子就在金融街附近,留在B市实习不用通勤,相当方便。
但他权衡了一番, 最后却选择了S市的外资投行总部。
作出这个决定的理由有很多。
比如, 外资投行的暑期实习工资高得惊人;再比如,半年没见顾凝, 他也有些想她了。
但除此之外, 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隐秘的原因。
——许林风也在S市工作。
秦朗当然并不打算去找许林风, 真去找他就像网友奔现似的,未免也太奇怪了。
他只是, 知道许林风在S市之后, 就格外想再去S市。
有时,人们会因为一个人, 对一个城市产生某种莫名的亲切感。
在此之前, 秦朗对S市的亲切感完全来自于顾凝。
而现在,也有几分来自于许林风……
在入职投行之前, 秦朗缠着顾凝去她的团队里先当了几天实习生。
金融和法律虽然有所交叉, 但毕竟是两个领域,专业内容相差很大。
秦朗之前对法律没什么想法,可在知道许林风也是一名律师之后,他却开始莫名地对这个专业好奇起来。
在顾凝身边跟了不过几天,他越发明白律师这份职业光鲜外表下的忙碌和辛苦。
一线律所的工作强度名不虚传,团队里的所有人都像上了马达的陀螺, 很少停歇。
而在亲身体验过之后, 秦朗甚至都有些心疼顾凝和许林风了。
当然, 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
基本上在他入职投行后就迅速消失了。
因为秦朗很快就发现, 投行的工作强度和他们在律所几乎不相上下。
大家都是忙得昏天黑地的打工人,他被资本主义压榨地疲惫不堪,也顾不上其他了……
那个暑假,秦朗过得繁忙却也充实。
投行的实习结束之后,他用不菲的工资给很多人买了礼物。
父母、顾凝、宋延、舍友们,当然,还有许林风。
实习工资将近小十万,但买完所有的礼物,秦朗一算,居然只剩下了四块钱。
他于是去麦当劳用这四块钱买了一个圆筒冰淇淋,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地吃了起来。
这个圆筒就是他送给自己的礼物了。
这么想着,秦朗顿时觉得手中的冰淇淋奶香味更浓了。
啊,对了,许林风的礼物现在还不能邮,得带回B市之后再邮过来。
他啃着蛋筒,忽然又想到了什么。
——毕竟,许林风一直以为他是在B市的投行实习。
他完全不知道,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们其实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在同一片金融中心里。
他们之间的距离,曾经前所未有过得近。
***
T大经管学院的本科生大三基本上都会出国交换。
秦朗因为科研项目和比赛的原因,选择了明年春季学期交换。
而这个秋季学期,他只需要按计划把该修的学分修好就行,任务不算太重。
但是,生活偏偏总朝着无法预料的方向策马狂奔。
秦朗没有想到,这个本应平平淡淡的大三上学期,反而成为了他思考人生最频繁、思想最动荡的一段日子。
事情还要从他与一个高中好友的聊天说起。
对方是秦朗高中三年最好的朋友之一。
两人虽然不在同一个班级,但都是篮球的狂热爱好者,经常约着一起看NBA、打篮球,关系相当铁。
那个朋友的理想院校一直都是B市的R大。
以他的水平本来应该也很稳的,但可惜他最后高考发挥失常,距离录取线差了几分。
最后,他没有选择国内的其他高校,用高考成绩申请了新加坡的大学,直接出国留学了。
当时秦朗为那个朋友遗憾了好久,但幸好对方心态还不错,去新加坡之后对当地的气候、文化和社会环境都很适应,他也就逐渐地放下心来。
二人偶尔在网上聊聊天,每个假期对方回国都约着吃饭、打篮球,关系倒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