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
是装作不知情安然不时,身后的张太监看得快要急死了,忍不住低头嘀咕道:“这该死的陈世子,光说不做,你倒是把伞往殿下那边挪些啊!”
眼见太子发丝染上水气,张公公急得恨不得推开陈皎,换自己来撑伞。
陈皎还没想好呢,便见太子悠悠然转头,扫了眼她,好似在说这就是你的天地可鉴?
陈皎心虚眨眼,想难道是自己拍马屁不走心的事情被看穿了?!
想了想,她默默将自己的伞往太子肩膀偏了偏,然后自己又小心翼翼往对方身边凑近了些,几乎是贴着太子的胳膊。
油纸伞不大,两人站在同一伞下显得有些拥挤。
雨后空气中混杂着泥土的湿润气息,山上雨雾朦朦。凑得近了,谢仙卿能闻见陈皎身上传来的那股淡淡的桂花隐香。
他垂目望去,只见身旁的少年身形瘦削,比他矮上一头,手撑着伞费力顶在两人头顶。
风雨飘摇,少年衣袍吹动,手高举着伞,袖子垂落,露出一截白皙的肌肤,手指纤细婉若无骨。
陈世子平日看着鲜活,却是意外的瘦削苍白,若是不知情的人,恐怕会误以为她是女儿郎。
谢仙卿心中微动,垂下眼,忽地伸手拿过伞柄。在陈皎意外的目光中,他微笑道:“孤来吧。”
他伸出手,握住陈皎手腕,将伞往她的方向移了些。
他不是不体恤下属的人,陈皎身子单薄,看起来就体弱,淋雨病了他也不好跟永安侯府交代。
雨下了不过半个时辰便停了,之后太子一行人顺利抵达大明寺。但到底是淋了一场雨,上山休整一夜后,第二日太子便病了。
虽然只是小小的风寒,可大明寺上上下下都吓得不轻,各个都忙碌着。尽管寺庙内有擅长医术的僧人,太子侍卫还是骑马下山奔赴长安,连夜请来御医诊脉。
陈皎也慌,想到那把偏向自己的伞,她不由有点心虚。
希望病中的太子不会记起自己那天的小动作,从而迁怒到她,将这笔帐算在她头上。
因为心虚,太子在山上修养这几日,陈皎便格外尽心。
山上的慧言禅师精通医术又与太子关系甚好,这次便是由他和另外几位御医开方子。
陈皎也跟着殷勤地跑上跑下,还帮忙在火旁盯着其他人煎药。
这倒不是陈皎偷懒,不想亲自动手。而是太子入口的东西,众人都恨不得长八只眼睛盯着以防万一,哪里敢交给其他人动手。如果真出了事,多少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就算陈皎想要帮太子煎药,太子府身边的人也不敢让她动手。所以她就负责坐在一旁看内侍们熬药。
陈皎看归看,每次可都是隔着一两米的距离,绝不敢凑太近。
废话,不光伺候太子的内侍们怕,陈皎自己也怕啊!
谋害皇嗣这个名号,她担不起啊!谁知道有没有人想要她背锅当冤大头。
不过这次事后,陈皎也发现了些端倪。
太子陡然生病,他身边的人虽然慌张,却井然有序,先是迅速封锁消息以防太子病中之事传出,后又加派人手将大明寺层层封锁以免刺客,派人下山带来御医……
从守护太子安全的侍卫,再到服侍煎药的内侍,让别人钻的空子是一点都不肯马虎,足以说明太子治下严谨。
太子生病的第一天,屋内屋外守候着诸多侍卫,陈皎根本没机会见到对方。直到第二日太子好转,陈皎才有机会拜见。
厢房内,太子躺在床上,身穿白色中衣。陈皎进来时,他正准备喝药。
病去如抽丝,谢仙卿看上去仍有些虚弱,但精神已经好了许多。
“殿下,请用药。”银针试过毒后,伺候的太监小心翼翼将药呈上,其他人都盯着太子。
谢仙卿微微蹙眉,接过药,面无表情地一饮而尽,其他人捧着药碗下去。
那药闻着便很苦,太子却一饮而尽。陈皎想了想,小心翼翼凑上前,解开身边的一个荷包,递了上来:“殿下要用颗杏脯吗?”
谢仙卿垂下眼,看向陈皎手中那么杏脯,没有说话。
周围其他侍卫神情紧张。只是一个照眼,谢仙卿便明白这一定是陈皎自己的主意。
御医担忧杏脯冲减药效,太监们不敢私下做主,所以这些年来,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向他小心翼翼递上一枚杏脯。
其实也并不是。
谢仙卿年幼不过几岁时,先皇后还未逝去。担心儿子惧怕药苦,每每他喝完药,都会亲自递上一枚杏脯,冲减苦味。
时间已经过得太久,他已经忘记母亲当年的杏脯是什么味道了。
陈皎见太子沉默许久,怕他担忧,急忙道:“都是我自己平日里吃的,已经试过毒了,殿下您放心……”
她还没解释完,谢仙卿便漫不经心伸手,指尖滑过陈皎掌心,拿过那枚杏脯,置入口中。
杏脯味道有些酸,并不全是甜。嘴中的苦味却陡然散去许多。
谢仙卿生来被立为太子,从小一言一行被按照储君来对待教养。时常有人忘记或是故意忽略,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会怕苦。
他抬起头,看向陈皎,微笑道:“陈世子的杏脯,味道极好。”
陈皎愣了愣,随后缓缓露出一个笑:“味道还不错吧?我每次喝药都嫌苦,祖父祖母他们便弄来了杏脯哄我。”
其实做这个决定时,陈皎便意识到不妥,但她还是下意识这么做了。
太子眉间的愁一直没有散去,她想对方大约也是觉得药苦,所以才会临时起意,递上一枚杏脯。
陈皎笑起来时很是好看,阳光动人惹人喜爱,眼神清澈无比。
谢仙卿注视着她的眼眸,想到的却是前日茫茫雨雾中,那股若有似无的桂花气息。
眉梢的苦意散去,心中却泛起了涟漪。
第14章
太子养病这段时间,陈皎便发挥了她当小弟的本领,照前顾后十分体贴,谁看了都得说句细心妥帖。
她随时侯在太子身边,太子渴了不需伸手,她便殷勤地递上热水,太子乏了想要睡觉,她便坐在,太子醒了,她也跟着第一时间忙活
其他人都感动极了,觉得陈世子对太子心意真是天地可鉴!当初他们还误会陈世子要抢大家饭碗,现在想想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被众人敬佩不已的陈皎面上笑嘻嘻,心里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大明寺的主持名曰慧言禅师,在当朝名声十分显赫,精通星象天文卦象,如今已经近百岁。据说当年高祖征战四方,从大明寺路过,偶遇一僧人批注,后来果真登上龙椅。
那个传说中慧眼识君的僧人,便是慧言禅师的师父。
陈皎这次来大明寺,除了陪太子祭奠先皇后,还怀揣着想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