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
,“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后来也不知道是赵婉想通了还是因为张义安的态度,两家的关系慢慢的就缓和下来了。张义安出钱给张义连装了最好的假肢,虽然行动没有以前那么方便,好歹是能行走了,张义连也开始帮忙回到厂里面帮些忙,复杂的做不了,货物进出这类的简单交接的活儿,他还是能帮着做一做的。”
邱少扬了然的点了点头。
“那赵婉和张义连的关系怎么样?”他想起了赵帆说的,两个人经常吵架。
“这我就不知道了。”魏海也不是一个爱八卦的人。
邱少扬继续问:“那除了张义连的事故之外,还有类似的事故吗?”
魏海点头,“有的,不过都不太严重。最终都是出钱解决了。”
“那张义安的合伙作伴之类的,有没有谁和张义安的关系不好的,或者张义安在生意上,有没有的罪过什么人?但他自己都不清楚的。”
“我主要管厂里的营运,生意上面的事情一般我是不管的,你要问我厂里的事情,我还能帮得到你,但你要问生意上的,那我是真的爱莫能助了。”
该问的该了解的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邱少扬便结束了此次的谈话,给魏海留了明堂的联系方式,“您要是最近想起来了什么其他的事情,就给这个号码打电话就行。”
魏海送他们出门,“那就希望你们能尽早的破案。也算是给张义安一家一个交代了。”
坐进车里,明堂没急着启动车子,而是将视线放在邱少扬的身上,“你怎么看?”
邱少扬思考了一会儿,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首先,我觉得张义连和赵婉都有作案的动机,毕竟他们都间接的因为张义安受过伤害。”
“但赵婉有不在场证明。”明堂说道。
邱少扬耸了耸肩,“不在场证明这个东西是可以做假的,我记得案发当时她是在工厂里上夜班。当天的打卡记录里确实是有她的记录,加上当晚确实有人看到了她,因此她的不在场证明是非常的有说服力的,人证物证她都有,所以他被警方排除在嫌疑人之外。”
物证可以造假,人证当然也可以造假。
而且,俞智煊与赵婉是姨亲关系,俞智煊知道30年前的凶手是谁,却不愿意告诉他们也就能解释的通。
明堂还是觉得有问题,“就算赵婉的不在场证明有问题,她也很难将张义安一家都杀了吧。”
“她一个人做不到,但如果他有帮手,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邱少扬道。
“没有证据。”明堂觉得太牵强了,一切都只是邱少扬的想象。
邱少扬只是浅浅一笑,“如果赵婉真的是凶手,他的不在场证明就肯定还是有问题的,仔细调查肯定能查的出来。”
明堂发动车子,“那张义连又在这场谋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难不成是他们夫妻二人筹谋了这起谋杀吗?”
邱少扬摇了摇头,“只能靠调查了。”
邱少扬和明堂去拜访了一位当年参加案件侦破的当地派出所警察,如果说这个案子,除了赵同峰他们最了解真实情况之外的,那就只剩下当地参与案件侦破的警察了。
老警察叫郑文,今年63岁,刚刚退休没几年。
邱少扬他们去的时候,郑文在阳台上摆弄着花草,给他们开门的是郑文的妻子苏霞。
苏霞是一名退休的医生,以前是镇上诊所里大夫,现在也退休在家了。
苏霞人很和蔼,将他们二人迎进门后,给他们准备了水果,“老郑听说你们要来,可开心了。”
郑文坐在他们对面的沙发上,人看起来还挺精神的,“从前总是听人说明局家的儿子如何如何,今天见到了,还真是名不虚传。”
明堂谦虚的笑了笑。
邱少扬这些年不在国内,也没有做警察,对于明堂的事情,了解的仅限于唐岩说的那些,以及他最近在明堂身上看到的。
无论是泽阳市局的领导还是眼前的这位退休老警察,似乎对明堂都是客客气气的。
郑文的视线从明堂身上转移道邱少扬的身上,上下的将邱少扬打量了一番,朝他微微的笑了一下。
邱少扬回国这几个月,当地不少新闻都报到过他,包括邱子玉被投毒的案子,邱少扬可谓是在风口浪尖上,郑文每天都要看报纸,自然对这个年轻人很有印象。
邱少扬从警的生涯很短暂,但他和警察的缘分一点都短,有一个声名远扬的叔叔,而他自己在警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虽然只是短暂的做了几年的警察,破过的大案却不少。
在整个公安系统里,但凡是老一点的警察,就算没有和邱少扬见过面,多多少少都还是知道这么号人存在的。
有些人,是老天爷追着喂饭的,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
有些人做了一辈子的警察,或许都没有邱少扬短暂的几年时间里的成就。
明堂这几年虽然没有在石城警界,但石城和春城本就是相邻的两个城市,又是明局的儿子,这几年在春城干过什么,多多少少他们石城的警察还是知道一些的。
或许当年的案子,真的能破。
郑文不免得情绪有些激动。
他从警有40年的时间了,他们那个年代很穷,能有书读就是好事,警校是免费的,警察这份职业属于是铁饭碗,他当警察的初衷只是为了能养活自己。
毕业以后他就进了镇上的派出所,那时候没有车,要去办案全靠两条腿走,后来情况好了,开始有车了。90年代的时候,出去办案,都是骑自行车。
屠宰场挂尸案,是他从警生涯40年来,办过的最大的案子,也是性质最恶劣案子,却也是他从警生涯里最大的遗憾。
他仍然忘不了那个早晨,他刚刚到派出所上班,便有人冲进派出所报案,说镇上的屠宰场里死人了。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是什么。
等他赶到的时候,现场已经乌泱泱的围了一大堆人,案发现场早就被破坏了。
他好不容易挤进人群,看到的画面,让他将隔夜的饭都吐了出来。
屠宰场的车间,每个工位面前的钩子上都挂了肉。
有手,有脚,有腿。
这是他第一次,直观的认识到分尸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以往都是别人的口中听见。
至今回想起来,还是会毛骨悚然。
当年的交通很不方便,他们镇上有公路通往市里,但那个时候的公路都是人工挖的,不想现在全部是水泥路,那时候的路就是土路,从市里到他们镇上开车要三个多小时。
派出所算上他一共也就十位民警,安逸惯了的他们处理这种案件是一点方法都没有,加上镇上的人爱凑热闹,导致案发现场破坏严重,物证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