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哥哥准备好红枣茶便主动洗漱休息了。
盛闻景看了眼挂钟的时间,打开保温杯。杯盖弹起的瞬间,浓郁枣香与热气蒸腾着,双眼立即被蒙上一层薄雾。
叮——
手机提示新消息。
顾堂:[晚上好。]
看到聊天框,盛闻景终于想起来,他还没拆音乐节时,顾堂送给他的礼物。
很长一段时间,盛闻景都避免与顾堂产生交集,不是因为无法猜测对方的心思,或者这个人太难对付。
得承认,人与人的差距,是生来注定存在,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明显。
他怕他离顾堂这样的人太近,会逐渐迷失自我,变得再也无法回到属于自己的,原本的生活中。
通体纯黑的钢笔,触手生凉。
盛闻景回:[谢谢你的礼物。]
顾堂:[你是看到我的消息,才想到拆礼物吗。]
不待盛闻景打字,语音电话的提示音打破房间内的清冷。
盛闻景将手指放在绿色同意按键中,眼皮微颤,接通。
“我在中心广场遇见乐队演奏。”顾堂说,“你能听到吗?”
顾堂将话筒声音调高,好让盛闻景听得更清晰。
“爵士乐。”盛闻景微勾了下唇,趁顾堂还未回应的时候,嘲笑道:“可惜我不喜欢,白费力气了,顾堂。”
顾堂:“至少他们的快乐能传达给你。”
语言不通也不要紧,音乐无国界。
鬼使神差地,盛闻景警告低声道。
“顾堂,这学期也不许给我寄明信片,我会拒收。”
“好。”顾堂答。
“都听你的。”
樱花盛开时,周晴病情好转,医生批准月末出院,盛闻景将部分生活用品带回家时,门房大爷又叫住他。
“小景,有你的信!”
来自大洋彼岸的信,携带着异国的季风。
拆开来,两张写满文字的信纸中,夹着朵红色风干玫瑰。
扉页是——
[小景,见信佳。]
第26章
盛闻景面无表情地将信纸重新包装好,也没上楼,直接走去附近快递驿站,把信直接又原样寄了回去。
他想到顾堂想把快乐传递给他的举动,大约这朵红玫瑰也是如此。
希望你能和我闻到同一朵玫瑰的芬芳。
干玫瑰一看就不是自然风干,恐怕是用什么专制作干花的机器封存制作。
这种伎俩,盛闻景小学追女同学的时候,屡试不爽。
但这不代表他能够成为被接受的那方。
他发消息给顾堂,[如果实在钱多,不如捐去北极,保护冰山和企鹅。]
半晌。
顾堂:[企鹅在南极。]
是啊,盛闻景想。自己虽然无法勘破顾堂瞬间的想法,但放长线钓大鱼,昭然若揭的心思却能一目了然。
从什么时候开始,顾堂的企图不再遮掩了呢?
拒绝顾堂的想法时刻萦绕于心,但盛闻景实在好奇,顾堂还会耍什么手段。
真正令盛闻景放在心上的,并不是如何与顾堂保持距离,或者保持这种你追我藏的莫名暧昧。
而是——
他即将成年,他的第二性征要分化了。
按理说,分化前的发烧症状,应该在第一次结束后的两月内,迎来第二次。
但大半年的时间,盛闻景仍然生龙活虎地四处乱跑,毫无生病的迹象。
难道是被迫引起而导致的后遗症吗?
盛闻景打开浏览器搜索,很快又删除浏览框。
如果是生病,还是去医院具体检查为好,浏览器内出现的解释,大多有“你已陷入绝症,不如准备棺材”的消极言论。
再翻几页,盛闻景今天下午就得被办理死亡手续。
他将体检的想法告诉周果,周果说医院周一上班时,她来接他。
有家人在医院工作,最便捷的,大概是想要体检时,能够由家人代为提交体检申请。
曾经盛闻景幻想过,自己的十八岁,一定是像热血动漫主角那样,上天入地,去哪都有一群人簇拥着。
无论是谁,都有自己擅长的部分,但往往很少有人能够发掘那些长处。盛闻景很清楚自己的天赋,更幸运的是他知道该怎么运用。
就像是厨师烹饪佳肴般,得心应手。
去医院体检那天,盛闻景收到了来自国外音乐学院教授的邮件。
教授在邮件中写,他已经将盛闻景的个人情况上报院里,经过院内领导充分研究,他们决定给予盛闻景入学获取奖学金的机会。
但前提是盛闻景能够在一年内达到院内制定的标准。
国内音乐比赛多,几乎每个月都有,但含金量重的却寥寥无几。
有时甚至需要学生自费出国,参加国外的钢琴比赛。
“教授说,我得在‘蕊金杯钢琴大赛’中,获得前三名。”盛闻景第一时间跑去培训班找韩左。
韩左正在整理明日上课的教案,最近接了本市一所大学的钢琴课,学校领导突然提出旁听,他得提前准备好新的教学PPT。
蕊金杯三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由国际钢琴家协会组织,意在挖掘全世界善于演奏,且年龄低于二十岁的天才少年少女。
大赛举办地由组委会决定,恰巧今年定在国内,地址首都。
韩左沉思道:“恐怕他们早就想好,以这场大赛,决定是否通过你的入学申请。”
“可之前发出申请的那些学生,并没有这项规定。”盛闻景道。
韩左闻言摇头,“在我上学的时候,国外的学生就很瞧不起国内的留学生。不是因为我们琴技不好,而是他们打心底觉得留学生,并不具有艺术审美。即使技艺再高,也只是照葫芦画瓢。”
“但这次不一样。”
“我想他们应该是肯定了你自身的可能性,想要着重培养,但每年学院只会着重培养五名学生。蕊金杯在即,他们怕有比你更优秀的学生出现,所以不舍得提前通过。”
盛闻景疑惑道:“参加比赛获奖的人少之又少,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位,难道他们没有询问那些学生的入学意愿吗?”
“自然有。”
韩左说,但并不是学生水平高,就可以获得入学资格。
“学生本身的风格,需要与学院契合,外国人也明白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
盛闻景最初学习钢琴,并没有想过去国外进修,这对于他来说,太遥远了。与韩左成为师生后,他才逐步在韩左的引导下,主动了解这些国外的大学,并鼓起勇气整理材料,试图摸索着,逐渐打开通向音乐殿堂的门。
蕊金杯是他达成梦想的最后一步。
韩左见盛闻景低着头,耐心等待盛闻景整理思绪。
良久,盛闻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