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荷花也懒得管了,左右这两人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院子外头黄狗又欢叫了两声,随后就传来了谢石头的声音,他这是刚下地回来,因为身上沾了黄泥,便没有直接过来,而是先去将衣服换下。
如今谢家仍旧种着地,因为他们是农籍而且谢石头也没打算全靠了儿子。
知道灶房里现在没人帮忙,谢良臣便让小妹自己去玩,他则坐到灶前替赵荷花烧起了火。
“娘,今天下午那个媒婆是来干什么的?”塞了把柴草进灶膛,谢良臣还是没忍住开口了。
赵荷花一边揉着面,一边答:“来给你大哥说亲的,我给拒了。”
还真是来说亲的,谢良臣无比的汗,他大哥才多大,才刚满11岁不到12岁好吧?
见儿子一副大受震惊的模样,赵荷花笑道:“照理说这两年也该给栓子相看起合适的姑娘了,毕竟定亲还得几年,只是那媒婆说的我都不太满意,所以就给拒了。”
“那娘满意什么样的?”谢良臣没想到赵荷花竟然也有这个打算,心中危机意识爆棚。
赵荷花想了想,道:“贤惠柔顺的,最好脾气不要太硬,但身子也不能太弱,得能帮着栓子,而且心性要好,不能是个贪图银钱,吃不得苦头的。”
听她这一连串的要求,谢良臣默了,这媳妇找的,估计符合他娘要求的也没几个吧?
赵荷花难得跟人说起这个话题,便又接着道:“而且人最好还是知根知底,要是能亲上加亲就更好了。”
她一句亲上加亲,谢良臣眼皮就是一跳,他娘该不会是在说外祖家的表妹吧。
他外祖家住在里这里三十里的村子,外祖赵大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三个舅舅里其中两个舅舅都是生的儿子,只二舅舅赵二河生了一子一女,其中女儿赵慧娘与自己同岁,今年也才八岁。
他娘排行老四,而五姨妈赵兰被赵大山嫁给了一个姓余的秀才,生了两个女儿,大的那个名余姝,今年10岁,小的那个名余妍,今年7岁。
从年纪上来说似乎姨妈家的表妹与自己大哥更相近,可二舅舅家的好像年纪相差也不大。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在谢良臣看来,就是妥妥的近亲结婚啊!
“娘打算给大哥说怎样的人家?”谢良臣想了想,委婉试探道。
赵荷花见儿子神色有异,且一直追问自己这个话题,忍不住打趣道:“怎么,难不成你现在就好奇娘会给你找个什么样的媳妇了?”
这点打趣根本不足以让谢良臣害羞,相反,他十分庆幸今天看到媒婆上门,以及跟赵荷花谈了这个问题。
“不,我一点也不好奇,而且我打算在真正立业之前,都不与任何人定亲。”
他说得斩钉截铁,赵荷花闻言愣了愣,“你不想与人定亲?”
未等谢良臣回答,她自己就先摇了头,“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事你可不能犯浑,媳妇还是要娶的。”
谢良臣当然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的在这个世界当一辈子孤寡,只是要他跟别人一样,在某一天突然被通知未婚妻是谁,然后直到洞房了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他也是不愿意的。
于是,他也十分郑重的对赵荷花道:“娘放心,我以后自然也会成亲,只是我前途不明,再说这事一定便是一辈子,若是娘以后遇到谁与你说亲,千万记得与我商量一下,毕竟我也不想耽误人家。”
见儿子这样,赵荷花心里也明白了,儿子这是看不上自己瞧的姑娘,要以后自己找呢。
她虽有些不高兴,不过二儿子是个心里有主意的,自己也不见得真能做的了他的主,要是以后再闹出什么事,坏的也是他们的母子情份,便点了头:“好,娘听你的。”
后顾之忧解决,谢良臣放下了心,只是不知道他大哥是怎么想的,对此介不介意。
那边谢石头已经换了衣服过来,见儿子在灶前烧火,连忙把他赶起来,让他去读书,自己则挽了袖子烧火。
谢良臣无法,只好起身,只是还未踏出灶房门,谢石头想起一事,又问道:“狗剩,我今天听说邻村有人要卖地,你说咱们去买下来好不好?”
古代对于土地买卖,是有限制的,比如商人名下就不能有超过多少的田产,就是防止出现田地全为商人所占的情况。
至于农籍则放宽了些,名下拥有的田产可以比商人多一点,官绅则更多尤其官员还可以免税。
除此之外就是有些不符合条件的豪强,也会通过一些不法手段进行土地兼并。
谢良臣在书上读到过土地从“国有”到“私有”的变迁史,总的来说,在这个世界,最开始的那几个朝代,土地也是国家的,私人并不享有所有权,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时候的土地是由皇帝进行分封、赏赐,又或者收回,直到几朝之后才放开分给普通百姓,让他们可以自由买卖交易。
这两种制度在当时的情况下,几乎都是刚开始执行得还不错,慢慢的就变了味,具体来说,就是土地最后都逐渐集中在了少部分权贵富豪手中,而普通百姓则逐渐流离失所,无田可种。
这个大融朝开国已有两百年,土地兼并情况也不容乐观,只不过他们这里还算风调雨顺,也没遭过什么大的天灾,所以此处的百姓并未出现大规模典卖田地的事。
“邻村那户要卖地的人家出了何事?为什么他们要卖地?”
谢良臣知道这一带的田地都算得上肥沃,是良田,因此很少会有人家卖地。
谢石头当然也打听清楚了,便道:“听说是那家的当家人到省城去干活,结果在回来的时候被土匪给杀了,剩下孤儿寡母准备去投奔亲戚,所以便打算把地卖了做盘缠。”
出门打工都能遇到抢劫杀人的,这治安着实差了点。
谢良臣想着这地不错,便也觉得可以买下来,钱多点也无所谓,反正他们还是农籍,而且以后他大哥真要说亲,对方看中的大头还是家里有几亩地。
只不过这事过去了几天,后头谢石头却回来说那地被别人买去了,而且出价也很高。
买地的是一对祖孙,对方称看中这里的山水,所以来此隐居,故而把那家人的屋子也一并买了下来。
地没买成,谢石头有点失望,谢良臣却无所谓,左右他家这三亩地要是不遇到天灾,产的粮食也够吃,至于其他,自己再努努力吧。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第二天,卯时。
谢良材还没睡醒,可他也不敢再睡了,穿衣起床,拿著书到了他二哥的房里。
刚准备敲门,他二哥却先开了门,而且对方身上穿的衣服也不是长衫而是短打。
“走,我先带你去外头跑一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