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对方来:“我见蔡大人最近日日都在加班,可是事务繁忙?”

如翰林院这样的清闲的部门,而他们又是新进最普通的翰林,工作任务那更是少得不能再少了,甚至谢良臣还有空在上班的时候摸鱼学外语,更别说身为编修的蔡占和了。

可他一连多日都在加班,稿子也时不时被打回来重修,从这就可知道他应是被人刁难了。

至于刁难他的人,自然就是他的上官石侍讲。

蔡占和知道他在说什么,闻言无奈一笑,“左右我回去也无事,待在翰林院还能修修书,顺便整理一下我的文集。”

听他说整理文集,谢良臣便知对方没把石侍讲的刁难放在眼中,否则他也不可能还有心思写书。

如果不参与朝堂争端,著书立说倒是文人出头的另一个法子,有了贤名,总归比默默无闻要更有底气些,便是别人要陷害栽赃,找借口就得审慎一点,不能随意捏造。

“如此,那我就预祝蔡兄高作早日刊印。”谢良臣朝他拱拱手。

如今书局印书,若非朝廷下令,那么就得此书销量甚巨且有利可图才行,否则就只能自己出钱来出版。

不过这笔钱也不是小数目,少则二三百两,多则近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书肆都选择雇人抄书的原因。

谢良臣这么说的意思,当然就是指蔡占和一鸣惊人,此书广受欢迎。

蔡占和闻言也笑了笑,见他桌上摆着不少西文的书,其中一本还画着几何图,也回到:“多谢贤弟,那我也祝贤弟早日将书译出。”

谢良臣此刻正翻译的是一本算学方面的书,是讲几何的。

据这段时间他去鸿胪寺查阅各种资料来看,西方此刻正值文艺复兴末期,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正在迅速的发展,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成就更是不少。

而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两百年后,西方就将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机器代替人手工制造,生产力也将由此得以大幅度提升。

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不久,按前世轨迹,撒克逊人就该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了,所以他也很急迫。

所以除了翻译数学几何类的书籍之外,谢良臣还打算翻译物理、化学之类的书籍。

只是这样的书还未传过来,因此他除了托卢子望帮自己留意外,还特地联系了打算出海贩卖丝绸和瓷器的海商们,让他们帮自己带书回来。

下班之后,谢良臣收拾东西准备出宫,路上遇见一内侍脚步匆忙朝他这边而来,看他抬首张望的方向,似乎是奉天殿。

因为正值各部门下班的时候,所以广场上的官员着实不少,这太监脚步匆匆,恰好与大部队撞上。

对方身着一身茶色的太监服,腰间束蓝带,腰带左边挂着个荷包,右边腰里则别着方折成三角的手绢,这是为着主子需要搀扶的时候用来垫在自己手上用的。

谢良臣扫一眼,便知对方是后宫某个主位宫里的大太监,无他,因为普通太监皆只能穿脚靴,只有大太监才可以穿长筒靴,这是太监们对身份的区别。

这太监手拿拂尘,脚步匆匆而来,脸上虽带着些着急,可喜色却更多,谢良臣便猜到可能是后宫哪个妃子又传出好消息了。

可惜他来得实在不巧,遇上众人下朝,而且奉天殿也才刚议事完毕,那些身着紫色及深绯的大人们也正背了手缓步走在御道上出来。

于是谢良臣便见这太监一路小跑着,一边还不停的给众位大人行礼。

这些朝臣们对太监可没什么好印象,毕竟宦官误国可是大家的普遍认知,且他们身在皇宫内院,与皇帝十分亲近不说,还总爱进谗言。

对上谄媚,对下搜刮,甚至他们还会明示让人行贿,因此所有官员几乎都对太监十分不齿。

只不过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正是这些小鬼,他们能通神,所以这些大人们即便再是讨厌,遇到了也得客气的叫一声“公公”。

谢良臣就见不少身穿深绯色衣裳的四品大员,在对方行礼的时候客气还礼,甚至还有人与之攀谈,而身着紫色官服的三品以上高官们也都含笑颔首,且并未受全了对方的礼。

不过这里头也有例外,那就是走在最后头的两位大人。

谢良臣就见这太监十分谄媚的朝两人行了礼,两人面上不仅未现一丝笑容而且始终微抬着下巴,斜眼看对方,极是不屑的模样。

二人一前一后,都是直接略过了这太监,然后大步往前,谢良臣此刻也认出来二人的身份了,正是户部尚书王霄和吏部尚书张放。

果然内阁辅臣的底气就是不一样。

被人蔑视了,这太监也不生气,一直弯腰驼背恭送二人走远,脸上的笑那是没一丁点的变化,态度看着恭顺极了。

谢良臣从廊下绕出,也踏上了御道广场,见这太监停下来,自己也收了脚站定。

然后他就见对方上下扫了他一眼后,脸上绽开个大大的笑,朝他作揖道:“哎哟,这不是咱们谢大人吗?”

太监的声音尖细且高亢,语气更是带着十足的亲昵,似乎两人并非第一次见面,而像是认识许久一般。

不过看他这样子,想来自己从六品的官职还是被对方小瞧了。

“公公这是有事要忙?”谢良臣也不在意他态度不似对别人那般恭敬,也不在意,仍笑着回道。

“正是呢,贵妃娘娘给咱们皇上生了七皇子,咱家正要去给陛下报告喜信呢!”大太监笑得牙不见眼,好像生儿子的是他一样。

“如此,那可真是恭喜贵妃娘娘了。”谢良臣对于这些太监不敢小瞧,不见刚才对方只扫了他一件便知他姓谢?

自己一个初入朝廷的从六品文官,对方对他的样貌和信息都能如此了解,可见触手之深。

“可不是嘛!”大太监咧着嘴笑,同时一甩拂尘道,“谢大人先忙,咱家还得去奉天殿报告这个好消息,这就先走了。”

“公公请自便。”谢良臣微微颔首。

等人离开,谢良臣收了脸上的笑,也思考起这件事来。

如今的融景帝已经六十多岁,属实不算年轻,可也许是人一老就容易不服老,近来他不仅对年富力强的二皇子不假辞色,而且连带其他几个儿子也打压的厉害,反而对年纪小的越加宽厚,而且行事愈加随性。

这位才刚生下七皇子的贵妃娘娘,今年也才二十五岁,前年刚给融景帝生了个小公主,便被升为妃,再次怀孕便晋了贵妃,很受宠爱,只是出身一般,家族势力几乎可忽略不计。

因着没有外戚干政的疑虑,因此谢良臣觉得或许融景帝对这个刚出生的小皇子会尤其的疼爱。

这个猜测在几天后的朔、望朝上也得到了印证,融景帝封了这个还在襁褓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