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功,向西遁逃。
此次作战大获全胜,三军共杀敌一万余人,虏囚数千,牲畜百余万头,还抓了不少北桑皇族和大臣,可说是真正伤了对方元气。
离京已快一年,谢良臣也算完成了此行目标,便与许茂准备班师回朝。
大军得胜的消息已经快马传入了京城,长安街上早两日就已经披红挂彩,等大军穿过得胜门,等候多时的百姓们便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漫天的各色彩纸和鲜花随风飞舞,人群蜂拥而至,谢良臣甚至看到不少人边笑边哭,就像是多年的恶气终于出了,人人脸上皆是扬眉吐气的骄傲神色。
除了百姓们夹道欢迎之外,朝廷也派了官员来迎接,为首的便是首辅大臣王霄,以及四皇子端王。
“谢大人,许将军一路辛苦!”
谢良臣与许茂刚下马不久,前头身着朱色亲王蟒袍的端王便上前,笑着朝两人拱了拱手。
二人自是不敢怠慢,也同时下拜:“见过端亲王爷。”
“二位大人快快请起!”端王不等他们拜下去便快走两步,阻了他们下拜。
“大军凯旋归来,我替父皇给二位大人接风,怎能劳动二位大人行此大礼?快快随我进宫,宫中已是备好了酒宴歌舞,正待给二位大人接风洗尘!”
端王十分热情,在他身后的百官们也各个喜气洋洋,谢良臣扫一眼过去,便见江尚书正站在成王身边,两人神色都极淡。
在回程之前他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说融景帝自从开始卧床之后便常常让四皇子端王代替处理朝中大事,虽是没有封太子,但是显然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站队了。
至于江尚书和成王,自然被看错了落败者,近期很是受打压。
“多谢王爷。”谢良臣含笑拱手回礼,与许茂、郭要并几位将军一起入了席。
宴会开始后,端王很是演绎了一把什么叫长袖善舞,在席间与众位文臣武将都聊得十分热络,好像大家突然之间就成了知己,还未登基便已有种君臣相得的氛围了。
至于那位看着似乎即将落败的成王,除了一开始情绪不太高外,现在也缓过来了,开始与众臣们把酒言欢,丝毫不把自家三哥放在眼中。
不过他们拉拢归拉拢,但却无一人去与郭要攀谈,毕竟他以前是叛臣,而且融景帝最后答应要给他的封赏还没最终落下,大家都不想提前去蹚这趟浑水。
谢良臣好容易从成王那里也脱身出来,便找着机会过去敬了郭要一杯:“郭将军劳苦功高,此番破敌将军勇猛非常,想必陛下定能体察将军忠心。”
他说的虽都是场面话,但郭要不是那种军中莽夫,谢良臣是他在朝中唯一能靠得上的人,他既是给自己做脸,郭要自然也要接下这个台阶。
于是也跟着开口道:“为陛下尽忠是臣之本分,以前误入歧途,幸吾皇宽仁,末将虽万死不敢图报。”说着还抬袖做拭泪状。
嗯,马屁拍得比他还要响,看来自己是不用担心了。
果然,自他坐回座位之后,一直无人搭理的郭要,身边渐渐也有人上前敬酒了,虽都是些小官,也没什么实权,但开端还算不错。
宴席过半,场中已经少有人还能保持绝对的清醒,耳边丝竹之声靡靡,众人酒至半酣正有些放浪形骸的趋势,里头便出来了个太监,宣读融景帝圣旨。
这一下满殿文武大臣立刻就醒了酒,纷纷跪到在地。
“奉陛下诏,此次出征北桑,工部右侍郎并建威将军功在千秋,利在万民,扬我国威,合该嘉奖,升建威将军许茂为正一品昭武将军,赐工部右侍郎谢良臣文渊阁大学士,郭要杀敌有功故错不咎,封从一品建威将军,其子封正四品广威将军,其余将士亦都有嘉奖,着光禄寺与礼部审慎办理。”
“谢陛下!”
众人谢恩过后起身,正待坐回原位,上头那太监却又笑着朝谢良臣开口道:“谢侍郎且慢,陛下口谕,请谢大人随咱家入内亲见陛下,陛下有话要问大人。”
听说融景帝要见自己,谢良臣便只好整了整衣冠,随这太监去了内殿。
而等他一走,原本安静了片刻的宴会厅立马就沸腾了起来,他们全都在议论一件事,那就是谢良臣成了文渊阁大学士。
如今朝中能领某殿大学士之职的,除了内阁的几位大人,其余人皆无此荣幸。
也就是说,现在他有了这个称谓,可能很快也要入阁了,但是内阁都是有定数的,即六部的几位尚书大人,谢良臣不过六部副官,若是他要入阁,那么就得有人要被降职了。
考虑到对方现在在工部任侍郎,众人的目光便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工部尚书陈大人,觉得他即将要被挖墙脚。
陈大人在内阁里几乎就是小透明般的存在,不仅很少发言,而且也得不到重视,若要挤一人下来,显然非他莫属。
见无数道目光皆同情的看着自己,陈大人的脸也一阵青一阵白,可他又不能说什么,只好脸色极臭的自己一个人喝酒,同时诅/咒谢良臣触怒融景帝,然后被打出来。
不过他着实是想多了,因为内殿里,融景帝不仅没有把谢良臣打出去,而且待他十分亲厚。
“咳咳,听说爱卿已经将那杨庆......咳咳,杨庆秘密关押了起来,不知可审出什么了?”
融景帝拿帕子捂着嘴,时不时咳嗽两声,那声音比起以往更加虚弱,似有什么东西堵在喉间一般,生气极弱。
“陛下保重龙体。” 谢良臣躬身站在离龙榻数步之外,闻言便先关心道。
“臣虽是已将其打发何人办理此事,以及北桑那边又是如何接应都查清楚了,但在问及幕后主使之人是谁时,他却一直不曾开口,态度十分抵触,臣不好用刑,因此暂无结果。”
融景帝斜靠在软垫上,厉目透过朦胧的纱帐看向外头立着的人,审视了他好一会,后才继续道:“既是对方未曾说出是何人指使,恐怕此事皆为此人胆大妄为私之,谢爱卿以为呢?”
谢良臣脸色不变,听融景帝这么说,他便也从善如流的接话道:“陛下所虑甚是,杨庆在开阳任知府十多年,当地情况早已了然于心,要私贩粮食往北桑,于他而言再是容易不过。”
话音既落,融景帝却仍未开口。
谢良臣想了想,便愈发恭敬道:“陛下,此番杨庆已被押解入京,既是他一人胆大妄为,那么不如此番便将人移交刑部审结处理,开阳那边也好由吏部尽快派官员过去接任。”
之所以说要交给刑部处理而非大理寺,便是因为江牧正是大理寺卿,若是杨庆入大理寺,则绝不可能如此简单结案,可要是刑部嘛,那就不一样了。
现任刑部尚书钱大人原为山东巡抚,既不是王霄的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