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
衣,要他上等片刻。
呵呵,竟要自己等他,看来这是眼见自己要大婚了,以为大婚之后就能亲政,打算给他下马威?
谢良臣也不惯着他这毛病,直接开口道:“既是陛下未到,我亦不好久留,劳烦公公替我回禀陛下,就说本相已是来过宫中请安复命了。”言罢,谢良臣转头便去了内阁政事厅。
众人见他如此快就返回,虽是诧异,但也无人敢问,只一一上前与他汇报各自手中事务。
听说因着开放贸易,财政税收已是大为改善,谢良臣点点头,又问起北方军情。
兵部如今已经被拆分成了两个部门,一处管着对外的军事,一处管着各府衙门的士卒、民兵,前者仍称兵部,后者则为巡诫司。
兵部尚书闻言即刻出列道:“回禀丞相,自丞相提出以盐引为奖励,敦促西北商户们重由丝绸之路西出后,倒是有不少商人选走陆路贩货往西域各国,只是因着人数尚不算多,因此据许将军与商将军所言,军中所需众多粮草辎重仍需由中原供给。”
边关的军务谢良臣交给了许茂和商鸣管理,南边各处则由郭整任大都督,防务倒是无忧,唯一担心的就是后勤,毕竟西北多高山大川,便是前世修路都极难,更别说现在了。
最后他想了想,又开口问兵部尚书道:“不知孙大人有何高见?”
孙历年纪不大,只比谢良臣年长五岁,原本在地方任巡抚,谢良臣见他能干,也提拔上来了,此人对他态度不卑不亢,在朝中也少有发言。
“回丞相,下官以为,西北道路艰险,若是想要将其与中原连通,非是易事,然军中各项补给却是每年甚至每季皆要补充,丞相以盐引相诱虽好,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下官以为与不如直接在当地多开设互市。”
所谓互市即为中原百姓与外族交易货物的场所,可以互相买卖东西,甚至还可以物易物。
只是互市多办,那么外族之人亦能大量且随意的进出城郭,有可能会祸及边关安全,因此谢良臣闻言稍有迟疑。
见他没说话,孙历也不多,只垂头站定,等他决断。
谢良臣想了想,又看向面前之人,开口道:“孙大人既提议多开互市,不若便说说缘由吧。”
闻言,孙历即将开互市的好处一一道出。
“若互市多开,除了能由此带来大量物资使军中后勤无忧之外,还可使外族蛮夷亦能通过互市购得粮食,由此再叠加我边关防守严密,则对方不至于在冬、春之际有饿死之忧,便不会冒险来犯边关。”
他见谢良臣听得认真,随后便朝一揖,郑重道:“此法既可免去许多冲突,使将士减少伤亡,也可让国中安定,此乃一举多得,还望丞相慎察。 ”
“孙大人果然良策。”
谢良臣赞赏的看着他,觉得面前人也是个人才,倒是可以作为考察对象之一。
第90章 之争
听完各部政事奏报, 天色已然渐深,宫门即将上锁,诸人皆散去, 谢良臣也从宫中回返丞相府。
盛瑗见他回来得晚,有些心疼,立刻让人去准备晚膳,谢良臣将马鞭递给府中护卫,拉了她的手一同往里去。
“爹娘和老师在做什么?可还习惯?”
盛瑗闻言一笑,开口道:“还能干什么?爹娘正带着恪儿和舒儿, 祖父则是在教墨儿读书。”
“哦?既是有老师亲自相教,倒是不必再给墨儿请先生了。”谢良臣亦笑道。
休息过后,谢良臣去爹娘那里看了两个孩子, 随即便去瞧盛平顾如何给女儿上课。
以前他自己就在盛平顾门下学了好一段时间,知道老师教孩童时向来没什么耐心, 且所讲内容又大多艰深,不一定能让对方听懂。
哪知进了书房,却见屋内气氛再是融洽不过,甚至融洽得有些过头了。
“外曾祖父, 这段墨儿原本是已经背会了的, 只是因为回京船上不好看书, 爹说在移动的地方看书会坏了眼睛,所以我才有些忘了, 外曾祖父别生气,等墨儿再过两天, 一定就能背会了。”
谢存墨眨着大眼睛, 朝盛平顾可爱吧唧的道, 同时她的表情里还带着一丝惭愧, 看着要多真诚有多无辜。
盛平顾本来就没打算责骂她,闻言更是满脸的欣慰,捋着胡子道:“墨儿真是勤勉好学,这篇既是暂时忘了,那等过几日外曾祖父再来问就是。”
“嗯嗯,外曾祖父放心,墨儿到时一定就会背了!”谢存墨立刻点头。
谢良臣站在门外看女儿哄老师,真是目瞪口呆。
以前自己只有稍懈怠或是令老师不满之处,盛平顾必要对他严词告诫,甚至各种文罚体罚,更别说以这种一听就是借口的说辞来敷衍推脱,若他真敢,估计会真被逐出师门。
“老师别听这丫头的话,我看她就是一路上玩野了,疏于读书,这才忘记。”谢良臣跨进门内,直接拆穿道。
“爹爹。”谢存墨见他进来,立刻就收了脸上的天真,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
盛平顾见此立刻就心疼了,瞪着他道:“便是一时忘了又如何?左右墨儿又不用考科举。”
岂料话音刚落,谢良臣便摇了摇头:“老师难道忘了之前我与你所提女学之事?我既提此事,便打算让墨儿也去书院读书,怎么说是读了也没用呢。”
“你要送墨儿去琼州?”盛平顾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然后立刻拒绝,“墨儿年不过十岁,若无家人相伴,怎可去那蛮荒海岛?”
谢存墨听他们说到自己,也不装了,抬眼看着两人,认真听着。
“当然不是送去琼州,琼州那么远,别说老师了,就是我也不放心。”谢良臣缓声道。
“那......”
谢良臣拉过女儿的手,柔声问她:“若是爹爹送你到书院读书,不再在家中了,你可害怕?”
“那这书院在哪里呢?”谢存墨倒是不怕离家在外,只是也有点舍不得爹娘。
“就在安定大街上。”
“安定大街?”盛平顾神色微动,“你是说国子监?”
“没错,正是国子监。”谢良臣点头。
琼州他当然也会设女学,这是因为当地风俗民情有此条件,而在后来的时日里,谢良臣左思右想,觉得只此一地,影响力还是有限。
恰好上邶之内,谢良臣如今尚能掌控,且他三弟如今又是国子监司业,如此便没有比国子监更合适的地方了。
“你若想好,自可去办,只是其中许多地方还需审慎细查,免得惹出事来。”盛平顾思索片刻,终是道。
“老师放心。”
第二日,谢良臣于朝堂之上提出要废除人口买卖制度,同时还要在琼州和国子监开设女学,此言果然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