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
现在看到自己这个儿子就忍不住要皱眉,本来就不是讨喜的性格,现在更阴郁了。看看贤妃,哪儿都不如自己,就是养出来的儿子比自己养的嘴巴甜,别说这样的陛下喜欢,谁能真喜欢!就是给人做娘的,也喜欢能哄着自己的儿子,像太子,永远寡言少语,要是不问到他面前,恨不能十天半月都没一句话。
看得德妃隐约觉得心口好像又要疼。
再看看自打过来后,就只顾着低头解手上那个九连环的谢嘉仪,德妃真是咬着牙应酬。就有这么不懂事的,在家里吃饱了来人家宴会上赴宴,甚至连句场面话都不说,问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直接就是一句“吃过了来的”。
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可坤仪郡主就这么做事,你还得笑呵呵捧着她。德妃笑得脸都僵了,她觉得自己心口疼的毛病是真没好全,这会儿又添了胸闷。
主客吃饱了来的,作陪的人也只能象征性吃两口就让下人撤了。
德妃是气饱了,太子是自打进来就低头转着酒杯不言语,别说张嘴吃了,连张嘴说话都很少。好在还有一个贴心的外甥女在旁边不时陪衬两句,让德妃还能勉强笑出来几声,不然光看着眼前这两个,真是能把人气死。
鸣佩的路一下子走窄了,博名声是再不指望了,只能让国公府硬给抬身份。前阵子借着鸣佩救了英国公府老太太的说法,让英国公世子夫人认了义女,所以此次鸣佩也能坐下了。
谢嘉仪第一次听到这些的时候,只哼了一句,英国公府就是花头多。这次是救了老太太,以后还要救驾呢。
她从进来正眼都不看坐在下首的鸣佩,她来赴宴,也是不想让陛下太操心。谢嘉仪心酸地想,陛下还是希望她跟长春宫关系能好一些,毕竟这位以后是要搬进寿康宫的。
当时谢嘉仪问要是好不了呢,陛下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告诉她,她此生都不会跪任何女人,真好不了就不搭理。这让谢嘉仪有了底气,也有了应付长春宫的心情,她倒要看看这次长春宫是不是还用前世的那个故事,来打动她这个北地郡主的心。
她等着德妃的故事,心里想的更多的还是陛下的身体。
谢嘉仪找不到方仲子,她已经病急乱投医,都开始研究丹药了,虽然明知道十个炼丹的道士九个都是骗子,但总还有一分可能遇到一个不是骗子的。好在陆辰安按住了她蠢蠢欲动要炼丹的心,她只是,随着永泰十三年春天的到来,越来越心慌。
德妃清了清嗓子。
谢嘉仪眼皮子一挑,来了,终于要说正事了。明明谁都不待见谁,偏偏还兜着圈子说话。她就不信,席上四个人,有哪个是真欢天喜地赴宴的。
反正她不难受,德妃愿意兜圈子尽管兜,坐够了时辰她就走。
可显然,德妃也兜累了。
第62章
德妃的正事是从一个动人的故事开始的。
这个故事显然经过高手的打磨, 起承转合,热血爱国,北地风光、战场残酷、将士英勇.....谢嘉仪所喜欢的一切元素, 这个故事里都有。更有一个才干出众, 并且小时还受过谢将军恩惠的武将, 一心要收拢谢家军,诛杀塔尔克敦。更要完成谢将军的遗愿, 把北狄永远赶出大胤的北地。
此时的谢嘉仪重新听这个故事,还是挺喜欢的。她喜欢听关于北地的故事,她一下子明白了当年十七岁的自己不是糊涂,不是可笑。她只是做了她该做的事儿, 她就该为了北地安危出一份力,她就该让散落的谢家军重新收拢, 她就该支持一个始终记得她父亲遗愿的有为将军。
冬日寒风凛冽, 但是长春宫里炭火这样温暖, 身边坐着的是她当时信赖的长辈, 是她心里最信任的夫君。前世十七岁的谢嘉仪, 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只可惜,这些人, 连同这个故事, 都是处心积虑。
“只要谢将军当年的印信, 郡主再手书一封,必然就能成了!”德妃把自己都说感动了, 更何况一个深宫郡主, 被放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 收拢父亲的旧部, 完成父亲的遗愿。长春宫在场的人, 没有一个觉得郡主会拒绝。
除了始终沉默的徐士行,他动了动嘴唇,可终于还是什么都没说。眼睛始终看着手中的酒杯,似乎那是比北地军权更重要的事儿。
“没有手书,不给印信。”谢嘉仪直接回道。
别说德妃,就是鸣佩柳嬷嬷等人都愣住了。
“郡主,你是没听明白我的意思——”德妃娘娘觉得肯定是郡主这脑子,听不懂北地的形势,她说的还不够清楚吗?如果失去主动权,很有可能就会被主张联合西蒙对抗北狄的四皇子党拿到北地的军权。到时候别说杀塔尔克敦报仇,说不定郡主都能看着大胤迫于局面再次封赏塔尔克敦。
“我听明白了,我只是不愿意给。”谢嘉仪慢慢道。
徐士行此时才抬眸看了她一眼,说不清为什么,明明大好的机会,被拒绝了,但他一下子却觉得说不出的轻松。
他此时才闻到鼻端有淡淡的海棠香,不知道是谢嘉仪带来的,还是长春宫为了郡主特意点了海棠香。
德妃都不知道再说什么了,这个郡主已经无情无义加糊涂到这个份上了吗?她这是为了不知道赌的哪门子气,连自己父亲的仇都不报了?连自己亲爹的遗愿都不管了?就光想着自己在京城享福,光顾着自己痛快.....
德妃和下首的鸣佩对视了一眼。
既然这个路子不行,那只能换个路子走。德妃没话说了,太子又根本不是个愿意说话的,只能鸣佩开口说话了。
她刚做好准备要开口,就看到谢嘉仪翻了个白眼,把她到了嘴边的话噎住了。
谢嘉仪不用正眼看,余光一瞥就知道这个张瑾瑜有话要说,她是真腻歪这个人。全天下的道理似乎都在她那边,观音菩萨都没有她能普度众生。
果然就听张瑾瑜一张嘴就是家国大义,就是身为女子也当为家国百姓考虑.....她也开始讲故事,讲的是北地百姓遭受北狄侵扰生灵涂炭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还用你讲给我听,真是可笑!
张瑾瑜的故事把柳嬷嬷听得直抹眼泪,把周围丫头听得眼圈都红了,徐士行余光看到谢嘉仪打了个呵欠.....
跟着郡主的陈嬷嬷和如意采月,一个比一个绷着脸。谢嘉仪主仆四人,就好像这个感天动地的正殿氛围里油盐不进的四个铁石心肠。
哦当然还有同样铁石心肠的太子殿下,你甚至从他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看不出他到底是在听,还是只单纯走神。
鸣佩觉得谢嘉仪连同她带着的下人,都冷漠得令人发指!她的故事,只感动了无须她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