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
吩咐汪主任,等人没事了,叫她来办公室坐坐。
林副市长一直对苏甜的履历很好奇,想和她聊聊,又知道她背后还牵扯着苏氏集团,更有些事想和她商量。
他问过医院,苏甜是因为太过疲累,没有充分休息才会忽然晕厥的。
他一下子就猜到,苏甜肯定也是为了苏氏集团的事操碎了心。
“小苏啊,其实不止是你,是苏家,省里、市里也都很关心你们苏氏集团现在的问题。“
”苏氏集团,一直是市里最大的几个纳税户之一,年年都是纳税模范,为a市的财政、税收都有着莫大的贡献。“
”所以,其实我们市里也跟省里的领导反映过,看怎么能帮帮苏家,管管这事。”
这话简直给苏甜注入一剂强心针,连带着她的视野都变得清晰了些,精神为之一振。
她站直说道:“谢谢您和各位领导的关心。”
可紧接着,林副市长的话又打破了这希望的曙光。
“……唉,只是这事,我们实在不好管啊,都不知道该何从下手。”
毕竟政/府在市场上起的是宏观调控作用,要是忽然插手去管一个私营企业的事,那就容易扰乱市场。
也会显得不公平。
市场上其他企业会怎么想?和苏氏集团存在竞争关系的那些对手会怎么想?
所以,就算不希望苏氏集团倒闭,也不能偏袒偏帮。
只能在政策允许并且公平的情况下,能帮一点是一点。
“小苏,你脑子灵,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跟汪主任或是来找我,别怕。”林副市长态度明确。
苏氏集团这样的纳税大户,和全市经济息息相关,要是能让苏氏集团继续运营下去,也算是a市经济层面上的一件好事。
苏甜点点头,至少市里愿意帮助的态度让她松了一口气。
这样,她想方案的格局就能更大胆些。
只不过,连省里市里面那么多厉害的领导都难想到办法,她又哪有那么容易呢。
这一琢磨,又从白天到了黑夜。
家里的气氛仍然沉寂,苏义明虽然受到苏甜鼓舞,但很快现实又将他折磨得直不起脊背。
只是,他再也不好意思先说“放弃”,尤其看到苏甜这么努力的样子。
苏甜食不知味地吃完饭,回到房间里继续敲键盘,冥思苦想。
月亮悄悄爬上树梢,夜色渐浓,从窗户往外看出去,城市的灯盏一点点熄灭,整个世界像一步步融入另一片黑暗里。
苏甜累了,站在窗边发呆。
眼睁睁看着云层漂浮,将闪烁的星星也藏住。
她忽然脑海里有电光火石闪过,一下击中脑海。
……是啊!她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苏甜一时激动起来,她下意识拿出手机,才发现已经是凌晨三点。
谁都不好打扰,但苏甜已经完全睡不着了。
她拉开椅子,重新回到电脑前。
这次,手指噼里啪啦敲起来,再也没有卡顿过。
第134章
苏甜这一写, 又到大半夜才结束。
写完她也睡不着了,直接去了办公室。
趴在桌子上等领导们上班,竟然在这儿不知不觉睡过去。
“小苏?醒醒?”汪主任的声音传进梦里, 把苏甜叫醒。
“怎么在这儿睡的?”汪主任又露出“你这孩子怎么又一点都不关心自己身体”的表情。
苏甜却什么都顾不上了, 看到汪主任, 她睡意全无,一下子清醒,猛地站起来。
“汪主任, 我想到办法了。”她兴奋地说。
“哦?”汪主任的办公桌就在苏甜对面,他慢条斯理端起桌子上刚泡好的茶, 随口问, “什么办法啊?”
不是他对苏甜没信心, 而是市里已经把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就连专家也都伤透脑筋。
像苏甜这样的小姑娘,想必……
“汪主任,我打算,把苏氏集团上交给国家。”苏甜略显开心的语气, 像往平静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汪主任一口茶水呛在喉咙里, “咳,你说什么?”
这话猝不及防, 差点没把他呛死。
甚至,他怀疑自己人老了,耳朵也不好使,不然怎么会听到“要把苏氏集团交给国家”这种石破天惊的话。
但苏甜却又一遍肯定地重复道:“汪主任,我打算把苏氏集团上交给国家。”
汪主任的神色从震惊渐渐转为凝重, 他意识到这是比他刚刚被热茶烫了舌尖要严肃认真一万倍的事情。
他表情定了定, 一字一顿道:“小苏, 现在、立刻,我们去找林副市长说这件事。”
“哦。”苏甜倒显得轻松许多,她甚至还站起来重新扎了一下马尾辫,又用湿纸巾擦了擦脸,这才说,“对了,我还做了个方案,您要看看吗?”
“直接拿给林副市长看。”汪主任没意识到自己语气里带着颤音。
不过他清楚,要是这事真能成,那a市,哦不止,全省的经济格局都要因此发生“地震”效应了!
这小姑娘,大手腕啊。
……
苏甜跟随汪主任,到了林副市长办公室。
说明来意后,又把方案递上去。
林副市长到底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表现比汪主任平静许多。
只是准备拿出一支香烟抽的时候,不小心拿到了衬衫上衣口袋里的那支钢笔,还全神贯注地盯着手里这份方案看,差点把钢笔叼到嘴里。
幸好苏甜叫住了他,“林副市长,您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
“我还只粗略看了看。”林副市长声音一顿,才发现钢笔已经递到嘴边。
他轻咳一声,把钢笔放回去,又道:“这方案,看上去可行。”
同样复印了一份方案刚看完的汪主任,在一旁有些激动。
何止可行,明显是非常好。
只不过林副市长说话办事向来严谨,没有经过开会讨论,他不会把话说得太满罢了。
要是苏氏集团真能上交给国家,这么大一个盘子让a市来经营,那能带动的经济效益,产生的盈利,财政的缺口,不就都能补上了吗?
此时,汪主任想不到其他,他眼里只有苏甜在老城区改造时的那家新开的苏家超市。
苏甜在方案里就提到了这家超市的盈利,要是全国所有超市都能按这个水平经营获利,那a市一直在其他兄弟市州面前抬不头的现状,就能彻底消除!
更何况,苏氏集团还有那么多其他产业。
虽然资金负债不少,但这么多年的经营,固定资产都摆在那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何况无论是商业网络还是基本架构,都已经配备完全,只需要改掉其中不合理的、不匹配的弊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