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对方的面目,二人皆是一愣。
周妙张了张嘴,不晓得该如何开口寒暄。
气氛委实有些尴尬,上一回见面,还是在留青宫中匆匆一瞥。
周妙其实没想到,她还能再见到李权。
李权救过她的性命,绝不是个陌生人。
平心而论,以她的角度来说,他几乎可以算作自己曾经的“相亲对象”,还是个挺不错的朋友。
周妙想到这里,颊边露出一点笑意,唤道:“李小将军。”
听她出声,李权回过神来,数月未见,眼前的周妙看上去仿佛瘦削了一些,脸庞拢在毛领之上,眉目依旧鲜妍。
他低头拱手道:“周姑娘,别来无恙。”
周妙客气地笑了笑,上前两步,“听闻小将军晋了衔,恭喜李小将军。”她这才注意到他额角处覆着白纱,便问,“你额头怎么了?受伤了么?”
李权连忙后退两步,微侧了脸,想要遮住伤口。
“并,并无大碍。”
周妙十分理解他此刻略微生疏的态度,便又笑了笑,脚下一转朝屋舍走去。
“我回去了,李小将军多多保重。”
李权在原地立了片刻,回身再看,周妙的身影已经进了檐下,而她身后亦步亦趋的仆妇却扭头多看了他一眼。
那是李佑白的人,是暗卫里数一数二的好身手。
李权心中苦笑一声,径自去了马厩。
周妙其实并没有把这一次偶遇放进心里,池州大营里人来人往,遇到李权也不是什么太过稀奇的事情。
待到天边弦月初升,周妙自拆了发髻,打算早些安睡。
她从两扇藤编的屏风转出来的时候,屋中的仆妇已经走了,大马金刀般坐在圆桌旁的是李佑白。
他的发间竖黑冠,斜插一柄黑玉簪,身上着甲,双肩银光雪亮,已是备战之态。
闻听动静,他侧目朝她望来,双眸犹若点漆,如飞星照人。
周妙情不自禁地抿唇问:“公子,要启程了么?”
李佑白不答反问道:“你去看马了?”
周妙一愣,继而扑哧一笑,点点头道:“先前是去马厩看白马了,还用芽糖喂了马。”她顿了片刻,又说,“还见到了李小将军。”
李佑白眉骨微扬:“哦?”
周妙心里悄悄翻了一个白眼,她大致已经摸透了李佑白的路数,话越少,事越大。
他明明早就知道,还要来此虚以委蛇,装模作样。
周妙颔首道:“的确就是偶然碰到的。李小将军救过我的命,我同他寒暄几句,实在是人之常情。别的也无话可说了。”
李佑白当然晓得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
他仔细看了一眼周妙,见她面上坦坦荡荡,双眼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
“军士皆已着甲,我此际便要走了。”他垂下眼帘,淡淡道。
“哦。”
周妙心头轻轻往下一坠,抬眼笑道:“预祝陛下早日凯旋。”
李佑白冷哼一声,却真地起了身,像是要走。
周妙唇角的笑意渐渐淡了。
李佑白走了两步,又回过身来,语调冷硬道:“我与你说的话,你记住了么?要是你再四处乱跑……”
周妙的嘴角垂了下来。
“我知道了。”
李佑白盯着她的脸,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周妙心中默默一叹,朝前走了一步,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甲。
“去罢。”
李佑白横眉一瞪,伸手拂开了她的手掌,周妙微微一愣却被他拽住了右手,忽地又朝前一拉,他低头亲了亲她的嘴唇。
蜻蜓点水,并不久留。
周妙愣在原地,心跳扑通扑通。
“你不要再跑了。”他的语调蓦地柔和了下来,低声絮语一般。
胸腔中忽而轻轻地瑟缩了一下,周妙口中只“嗯”了一声。
大军连夜离营,马蹄声震耳欲聋,可不过半刻,再听不见。
周妙留在了池州大营,营地里留有守军,她的身边一直跟着那两个仆妇。
九月中旬,大菱和南越在拓城以外打了起来。
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南越人几乎倾巢而出,连月的落雨使得暗河汹涌,南越人泅水浮舟,是十分难缠的对手。
战事焦灼之际,池州境内,忽有一夜电闪雷鸣,隔日再观,池州岷山下,赫然多了一块龙形巨石,鬼斧神工,宛若飞龙在天。
有人争相称道,此岷山龙石乃祥瑞,是为真龙而现。
随之而来的,池州忽现一道敕令,由先皇亲书,传位于庆王,李佑白为摄政王,擎王保驾。
一传十,十传百,此一道敕令见过的人不多,传说的人却日益而多,及至附近州县。
庆王当是真龙,有人如此说道。
池州烽火未歇,新帝病居皇城,非乃仁皇。
远在皇城的朝廷闻听怨声,却未发作。
出人意料的是,最先有所作为的却是新任的池州知州,常牧之。
常牧之乃今岁新科状元,人人皆知,他文笔了得,挥笔成就锦绣文章,既有笔才,亦有辩才。
他呈书先言岷山下“飞龙”,绝非龙,乃是腾蛇,是祸乱之兆,恰如南越狼子野心,攻大菱之势,又言池州敕令为假,其上盖印乃是杜撰,并非玉玺亲印。
昭元年间御用金印,“敕”之一字,纹饰镌刻处实则藏有一处闲笔,以区辨真伪,若非细查,实难得见。
众人闻之哗然。
然而,池州战事未决。
拥立庆王之音,依旧可闻。
九月下旬,雨水消减。
驻守拓城的十万南越人突然朝暗河以南回转。
南越王城王宫于夜中起了一场大火,烈烈火光冲天,绵延数里,庭园宫阙在未落雨的夜里,被滚滚火舌舔舐。
南越王傩革死在了大菱刀下。
直到此时此刻,诸人方才醒悟,擒王者乃是将将登基的新帝李佑白。
他不在皇城,而在南越王都。
擒贼先擒王,傩革伏诛,南越兵败如山倒。
哀书传来,傩诗云尚还在拓城。
她捏着信笺,犹不敢信。
侍从着急劝道:“那一群大菱人甚是狡诈,两个月前便已扮作南越军士渡河,公主先随我离开拓城,再从长计议。”
傩诗云暴怒道:“哪里还有什么从长计议!”她抽出腰间短刀,吓了随侍一大跳。
“公主!”
傩诗云径自掀开珠帘,朝内室疾步而去。
守着庆王的简青竹见到来人,心道不好,立刻挡住了身后榻上的庆王:“你要做什么!”
傩诗云捏着刀,道:“你猜我要做什么!我先杀了你,再杀了那个小儿!”
简青竹听到外面人声马声嘶吼,急急抱起庆王,便要朝外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