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
去很有乐趣,收割的时候不会那么无聊?”秦定随口猜测着,“好吧,也许是能为家中多添一道菜,多些进项?”
女孩听了他的话,点点头,“确实如此,而且如此共生,相得益彰。”
说着她蹲下身,似乎想要触碰还显得青嫩的秧苗,一旁的秦定看上去有些紧张,生怕她一个不小心就栽了进去。
然而下一秒,他却见到她所触碰到的秧苗看上去长了几寸,这样的变故一下子让他都有点怀疑自己看到的,忍不住使劲擦了擦自己的眼睛。
然而眼前依旧是这副场景,并且,就连一直躲着好好的那些鱼儿,也像是受到了什么指引一般,朝着她的方向游了来,其中甚至还有一尾通体金黄的鱼儿。
这样一副令人吃惊无比的画面,让秦定也忍不住愣在了原地,呆呆地盯着眼前,脑子放空的模样,不知在想些什么。
还是宋司过来拍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转头望去,眼前早已没了方才那人的踪影了。
“宋大人,你之前和我说,这里的田庄是……”
宋司看上去神色有些莫名,“是国师大人名下的啊,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吗?”
秦定站在原地默默落泪,知道是知道,可是我以为国师大人还住在摘星楼,不在这儿呢。
哪知道,她竟会以孩童的面容出现在自己面前,还和自己说话了。想到这里,他心里又是窘迫又是雀跃。
虽然之前一直没能拜会国师,但是今日可是国师亲自找上自己的,还和自己说话了,足足五句呢,他爹都没有这个待遇哎。
不过他看了看自己身上显得极为朴素寒酸的装扮,神色有些懊恼。早知如此,他就该把自己最好的一身衣裳拿出来穿,今日也不至于如此失礼。
作者有话说:
鳛(xi):指泥鳅
? 第54章
宋司听了他的话, 诧异片刻之后,倒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如此说来, 似乎也曾听闻山越地区有这样的风俗, 饭稻羹鱼,黄鳞赤尾,可以为食。”
“而且照你所说, 似乎在稻田之中养些鱼儿,还能有不少益处?”
他甚至忘记了还站在一旁的秦定, 暗自思索着,嘴里还说着些什么。
秦定倒是不甚在意他忽视了自己, 反正宋大人一向都是这样的怪癖, 什么事情想入神了,就很容易忘记周边的事, 好几日没有按时上值, 都是因为想事情想入了神,结果走错了官衙。
隔壁官署的几位老大人都熟识他, 见到他走错地方, 还会故意坏心眼地不开口提醒,等他自己回过神来,才打趣两句。
倒是秦定,现在一回想起刚才的事情, 就头皮发麻, 感觉自己实在是没有发挥好, 穿的这一身衣裳也不够正式,说的话好像也不太得体。
早知如此, 哎, 哪有什么早知如此呢?
他也不能一眼看穿眼前人究竟是不是国师所化, 这种事实在是难以预料啊。
虽然如此,但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这么一行下来,国师只单单见了自己,那岂不是正说明了他与对方有缘?
秦定倒不是想从国师那里得来什么好处,只是单纯地对这番肯定感到高兴。在压下刚才那股尴尬之后,他心里甚至不住地喜悦起来,甚至想立马打道回府,跟弟弟好生炫耀一番。
毕竟之前二郎之前能跟随国师一同前往青州,这样的殊荣实在是令人羡慕不已。他当时还想死皮赖脸的也跟着弟弟一同去,结果反被告了状,被母亲塞进了官衙里做事去了。
这么一看,岂不是因祸得福,多亏了母亲,把自己塞到这里当个小官,他今日才能有机会亲眼见到国师,还能和对方交谈上几句。
是了,他得回去跟母亲道谢一番才是。
正这样想着,他突然听见宋司开口说道,“既然国师如此说,那也可一试。”
说着宋司便手脚利落地赶回去了,还一边招呼着秦定。
“走走走,咱们去官署里查查,有没有这方面的记录,我记得似乎有本农书上写过。”
听得这话之后,秦定便立马明白过来,今日又得晚些时候才能归家了。
哎,这样的话他岂不是不能立马回家跟二郎炫耀了,可惜可惜,今日便先放过他,待明日再说吧。
回了农署之后,几人又开始翻阅起这里珍藏的各类典籍来,待确定真有类似记载,并且那些在稻田里养鱼或者养鸭的例子也提及了,稻谷的产量似乎比寻常水田所出的要高上一些的时候,宋司便立马拍板,要在一些田庄上试验此法。
农署后边的田地也照此法,买了些好养活的鱼苗放了进去,还有些农官依据前人的只言片语,还特意买了些鸭仔,一同养活在稻田里,只等日后观察收成情况了。
……
另一边,韩统领以及狄罗他们,这几日来早就习惯了国师变换出来的各种样貌,虽然心里依然觉得稀奇得很,但是并没有人开口询问。
毕竟他们的任务只是护卫国师的安全,其他的并不归他们管,他们也不能管,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姜虞其实是闲得无聊,今日才出门一趟,而且她对于这些稻种,心里还是很期待的,因此在见到这一片稻田的时候,她就按捺不住出来了。
而且看到这些稻田之后,她就不由得想起了以前曾在书中见过的稻田养鱼的例子,当然一般是江南一带多雨水的地区,才有这样的条件。
这样的稻鱼共生系统不仅可以节约空间土地,还能减少劳动力投入。并且这样的做法也能一举两得,田鱼觅食可以搅动田水,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氧气,还能施肥。
而且一些地方轮换种植水稻养鱼,这样几次下来,水稻以及鱼的产量反倒比平常时候还要高。
因此在知道这些农官最近这些时日里,正在试验各种不同田地,不同方式种植稻种,她才生了心思想要提醒一两句。
虽然她不知道这个法子在这里是不是依然是有用,但是多尝试尝试总是没错的。
……
这一日,姜虞突听得下人汇报,言说之前那位通州知州被抓住了,如今已下了狱,正在刑部的大牢里。
她甚至都快忘记这个人了,自从韩统领带着那些铸造出来的兵器,回京交接之后,这件事情就全权交给了刑部和大理寺。
只是没想到他们的效率还挺快,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就抓住了那人。
见姜虞似乎有些兴致,禀报的人也开始一五一十地讲解起来。
能那么快抓住这个人,正是因为这段礼康居然天不怕地不怕的,正躲在京城里。也不知这人是怎么想的,或许是觉得灯下黑吧。
不过似乎只抓住了他一人,这人的妻女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