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
半拿去下棋,输掉了不少。
——————
跟村里签好了协议接下来就是忙着盖房子的事情,因为是外村住户来盖房,盖的那一片都是当初没户口的来买房子的那一块,自然没有本村居民分的地好,但只要有地方两人都不挑。
按照村里的规定,一户最多就是三间,再多有钱也不给,也就是说于小丽最多也只能买现在这三间,就算郑冬梅不要,名额也不能转让给她。
于是,郑冬梅挑了中间那一栋,两家挨着建,因为靠着边也靠着路,边套的位置肯定要好很多。
另外郑冬梅还拍下胸脯跟于小丽说,两人盖房子运材料她包了。
交了钱,剩下的事情就多了。
定砖瓦是一方面,现在一般的砖厂都没有现成的砖,最后是郑冬梅找了关系才弄到十五万匹火砖,最近也要一个月以后才能拿得到。
水泥,下墙角的石头这些,郑冬梅也都有资源。
这回盖房子,于小丽手里头的钱可宽裕了,预算做的足足的。
“哟,这回幸好是跟梅姐你一起盖房子。”不然让于小丽自己找人,可真就抓瞎了。
“那也是拖你的运气,才弄到这么一块地,你打算怎么盖?”
“墙角下六层的地基,盖六层。”于小丽比了比,“楼梯房做在最边上,现在城区太憋屈了,很多人出来租房住,咱们这个村子离城里那么近,要是有人来找房子租,我们还能租出去一些,到时候我们全家住一层,其他五层都租出去。”
“你可想的太好了,那咱们一起盖。”郑冬梅没有二话说的,她手里头的钱富裕,盖六层根本不在话下。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请小工,请瓦匠,下地基。
城里盖房子不像乡下,下地基的石头可以去石料厂买,地基自然是下的很结实牢靠,两家打算盖六层,就连瓦匠师傅都没盖过这么高的房子,地基也是打得很深。
就算是很多地方花钱能请人,自己难免也要操心一些,经常来工地得盯着,一天不来工地的师傅都有别的情况。
地基挖好以后就是添石块,最后在石头上打上一层厚厚的混凝土浆子。
等到混凝土干了,地基牢靠了,就可以开始盖房子了。
听说闺女在农村买了一块地,老唐都没想到,骑着自行车来到冼家村这附近转了一圈,确认这地方不偏,离城里也挺近的,就放下心来,按照城区规模扩建,这地方不出几年也会是城里了。
“这地基起的真结实,要盖几层?”
“六层。”天气渐渐热了,于小丽出门都带个帽子,还举着一把伞防晒。
老唐就没那么讲究了,他奉行男人不要怕晒,头上连个草帽都没带,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这小块地方:“六层呢。”
得到闺女再一次肯定的答复,老唐更加瞪大了眼睛。
六层!
第110章
于小丽跟他解释:“现在城里不好租房子住,以后万一有城里人过来找房子出租呢,您想想现在的人租不起,不代表以后租不起,再说我手里头有点钱,想着都投进来,反正店里来钱快,你还怕我赚不着?”
这要是以后拆迁,面积大当然就赔的多了。
老唐同志终于被说服了,也觉得房子盖高一点好,出租比存银行划算,再说地皮是自己的,能盖高一点,面积也大些。
“你这搞得好,以后就宽敞了,正正经经一层三间房。”老唐会看户型图呢,一看就知道盖的是三房一厅的户型,比唐大龙分的房子还要大,以前于晚枝多少还有些看不上自己做个体的于小丽,现在老唐也跟着一起扬眉吐气了。
“修,修高一点,装修也装好些。”老唐这样说。
老唐这一路上心情大好,都哼起歌儿来了。
到晚上留老唐吃饭,他喜欢吃鸡,于小丽买了一只三斤二两重的三黄鸡做白切,这白切鸡讲究,要反复各个面去开水里头焖,做老了,太嫩了,不新鲜的鸡做出来味道都不一样,于小丽是跟着王明明学的这一手,起出来的鸡要用冷水泡表皮,皮才Q弹爽滑。
这边于小丽在烧着水,就指挥着老唐洗沙姜。
“皮不要弄掉了,再掰两个红葱头。”
“姜洗干净就行呢?”
“您老在家不做饭吗?”
“你还别说,白切鸡我没在家里头吃过,这样成吗?”
“行行行,拿过来吧。”叫老唐打下手没有韩学礼利索,但也凑合勉强能用。
沙姜末跟红葱头淋上热油,再浇点生抽,等会儿拿来做蘸料。
韩学礼掐着时间点就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出去接娃的老唐也回来了。
一家人吃完饭,老唐去洗完碗就去找老谢下棋。
韩学礼收拾家里的桌子,翻到了一堆卡片。
“看看你干的好事,萌萌现在一天要买上一包,卡片都乱丢着。”
家属楼里的小孩儿们都流行买干脆面集卡,一到放学时间就看着有孩子拿着干脆面啃,手里头拿着卡片。
要是抽到美猴王,能成为今天最红的小朋友。
要是家里是父母接送的,不一定买,最近指定爷爷奶奶接娃的多。
于小丽笑:“我是没想到销量这么好呢。”
业内都管她这次营销叫“鬼才营销策略”,不但是集卡片的点子好,从外包装,卡片的设计风格,以及对消费者喜好的揣摩,已经到洞悉人心的地步,没一个环节都做的让人赞叹不已,就连顾教授都说:“听我爱人说干脆面的点子是你老婆想出来的,这个点子真是绝啊,现在我闺女每天都在买买买,家里哪个缝里都是她的卡片,真是灾难哦。”
关键是顾明琪自己偷偷买了好多,卡片藏不住就到处塞,什么枕头底下,沙发垫底下,为了打扫卫生黄爱枝头疼不已。
不过于小丽得到的不是指责,而是一声声的佩服。
就连冼富强也没有想到自家产品能卖到这么火,加了生产力以后经销商还是跑不停,他自己都跑到周边市去卖货了。
“你们那个电饭煲卖的不错嘛。”
韩学礼他们弄的那个电饭煲销量不错,电器类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一量产很多商店都开始订货,现在市面上要有票证才能买得到了。
分红算下来比于小丽赚的都多。
“我刚才去友谊商店看,连他们的电器柜台都卖你们的电饭煲。”
“现在有国营入股,不然进不了国营市场,暂时只在一些国营大型商店卖。”韩学礼说着话,把刚才黄爱枝送来的四分之一个西瓜切开:“量产的速度还没跟上。”
电器类的商品的门槛要高多了,完全没有销量的困扰。
一推出来销售额就爆满,第一批量产的两千台都已经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