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她动用慕家的关系,才帮忙摆平。
一路风刀霜剑,她陪着他从一个无名小将,一步步成长为如今的一品君侯,大权在握,威震四方。
可到头来,却落得这样的收场……
慕家出事那会儿,她也曾放下所有骄傲和自尊,求到娄知许面前,希望他能念在多年夫妻情分上,出面查明真相,替慕家说句公道话。
那天正是腊八,雪下得极大,足可埋膝。
下人们早早就钻进庑房烤火吃饺子,门上的看守也都得了热腾腾的腊八粥,只她拖着病歪歪的身体,跪在书房前,小腿和膝盖深深扎进雪地里,像是被千万根针同时扎着,痛到麻木。
而他却在里头和南锦屏寻欢作乐,暖炉美酒,高床软枕,好不快活,终于肯从温柔乡里出来,也只是冷冷往她脸上甩了一封休书。
她愤怒,她不甘,提起最后一丝力气冲向他们,厉声质问,自己这些年到底算什么?!
他却是毫不犹豫地拔剑护在南锦屏面前,一字一顿,厉声呵斥:“别总拿这些年压我,我可没逼你陪我吃苦!”
漆深的凤眼居高临下睥睨她,仿佛在看一只蝼蚁。
那一刻她才终于明白,自己这一生有多可笑。
这段时日,她时常在想,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一个人在短短几年间变成现在这副模样?却始终想不明白。
或许这就是老天爷对她的惩罚吧?
不辨善恶,与狼为伍,总得付出代价。
慕云月自嘲地牵了下唇角。
困意越来越重,夹杂着刺鼻的烟臭味,她禁不住咳嗽起来。意识模糊间,她恍惚听见有人在喊她,语带哭腔,声嘶力竭。
是苍葭。
慕云月吃力地睁开眼,但见火舌冲天,滚滚黑烟充斥整座祠堂,犹如一条粗壮的黑龙,在这不大的空间内横冲直撞,生生将这片被火光映亮的祠堂重新拽回黑暗中。
走水了!
怎么会?!
来不及多想,她忙撑着木架站起身。大火焚出的毒烟,引得体内毒素乱窜,她才站起来,便大口大口咳血。眼前一黑,又跌坐回去。木架也被带倒,压在她身上,疼得她“嘶嘶”直抽气。
看来这辈子应该就到此为止了吧?
也挺好。
横竖证据已经找到,余下的事苍葭和明宇能帮她办妥。卫长庚是个明君,只要证据确凿,他会帮慕家沉冤昭雪。
她没什么好担心的。
况且她本就是黄土埋脖的人,过了今天没明天,能跟自己的家人死在一块儿,也不失为一种圆满。就让她黄泉路上,再去向父亲母亲请罪吧。
慕云月欣然闭上眼。
快了,就快要死了,马上就能解脱了。
她已经听见彼岸的召唤声,像极了小时候,母亲常给她哼唱的歌谣。那样温和,那样柔软,同母亲的怀抱一样,她都舍不得离开。连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也忍不住停在窗边欣赏。哥哥笑话她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奶娃娃,可扭头还是事事都帮她扛,为她撑起一片天……
“月儿!”
震耳的吼叫将她从思绪中拽回,慕云月茫然看去。
竟是娄知许。
他居然来了,疯了似的要往祠堂里冲,三个护卫合力才勉强将他拦住。
冲天火舌中,他漆黑幽深的双眼叫火光映得通红。平整干净到没有一丝褶皱的衣衫,也被灼出几个大洞。
他一向克制冷静,相识这么久,慕云月还是第一次见他这般失态。
也是,对于南锦屏的事,他总是上心的。想来是回府之后找不到人,以为还在她手上吧?
慕云月讥讽一笑。
曾经她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走出当年那段初遇。可眼下再次见到娄知许,她突然发现,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年少时的感情,就像炉子里的香,有一点火星便会燎原千万,不计后果,也不问缘由,只想着怎么才能烧得浓、烧得旺,仿佛永远不会止息。可一旦烧成屑,化作灰,便是再猛烈的火,也不会再复燃。
时间就是那团焚香的火。
让她在最美好的年纪遇见他,品尝到情爱的滋味,如烈酒过喉,轰轰烈烈;最后,也终于在那日积月累的鸡毛中,将她对他的所有眷恋都消磨殆尽。
她早就已经不爱他了,只是不甘心。
现而今就连这点不甘,也被他亲手斩断,若有来生,她只求与他再无瓜葛。
顶梁的立柱轰然倒下,慕云月坦然地闭上眼。
火海外传来娄知许歇斯底里的呐喊:“月儿——”
才刚响起,就被另一道嘶吼声霸道地覆盖:“阿芜——!”
这一声包含了太多,她分辨不清,只觉比娄知许更焦急,也比他更强烈,仿若一把利剑,要为她劈开这滔天烈火。
慕云月还没反应过来,人便落入一个温暖坚实的怀抱,力道之大,几要将她揉进自己骨血。
清浅的冷梅香自他袖口散出,让人想起皎皎月光下,皓皓雪色间,那二月岭上红梅满山盈谷的盛况。
不是娄知许。
却清楚地带着记忆里的那份炽热,像太阳一样,再次照耀她心房。
慕云月猛地睁开眼,从梦中惊醒。
作者有话说:
吾既为王,食民之膏血而生,自当殚精竭虑,以吾之牺牲,换国之昌盛。———改编自游戏《仙剑奇侠传五前传》龙溟台词,非原创
推一下隔壁预收《楚宫腰》,落魄千金和衣锦还乡的马奴,破镜重圆的故事,下一本会写它~
【文案如下】
林嬛第一次遇见方停归,是在十三岁那年冬天。
那时,他还不叫“方停归”,叫“阿狗”,名字粗鄙,人也低贱。
别的乞儿为了活命,不顾尊严地从王公子胯/下钻过,去抢那裹满淤泥的馊馒头。
只他冷着一双眼,饿得眼冒金星,被打得头破血流,也不肯屈服。
林嬛救了他,带他回侯府,给他吃食,给他衣裳,教他读书写字,还给他改了名,叫“方停”。
愿他今生所有苦难,都能到此为止。
少年生得俊秀,却也冷漠寡言,得了她那么多帮助,也从未同她道过谢。
可每天早起,林嬛闺房的窗台上,都会有一枝当日新摘的花。从春到冬,风雨无阻。
后来,他终于学会写文章,写的第一篇,便是婚书。
亲手交给林嬛的那晚,他手心全是汗。月光照在他面颊,都泛起了淡淡的红。
那是第一次,林嬛看见他如此紧张无措,也是第一次,她听见自己心跳乱了一拍。
这事被林老侯爷知晓,当晚,少年就被打成重伤,赶出了林家。
担心林嬛被牵连,少年忍着剧痛去见她,许诺一定会衣锦还乡,娶她为妻。
林嬛看着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