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


到。

桓崇郁侧眸,看着她白皙平静又虔诚的面容,轻声提醒:“人间凡俗愿望,告诉朕就是了。”

乌雪昭睁开眼,转眸一笑:“虽是凡俗愿望,也并非每一样您都能替臣女实现。还是求菩萨吧。”

桓崇郁淡淡一笑。

看来她所祈是些常人常祈的,康健平安一类不具体的愿望了。

那他的确不能替她实现。

天色不早了。

郑喜过来说:“主子,姑娘,该下山了。夜里山上也凉。”

一行人下了山。

郑喜给乌雪昭和桓崇郁找了落脚地方,在一间酒楼,只有他们。

再回去太折腾,今夜就在这里落脚。

谢秉期还在原处站着。

他们走时,他是什么样,他现在还是什么样子,一根头发丝都没变。

郑喜用了晚膳,出来找谢秉期,说:“得了,你也休息吧。多亏了姑娘,哄得皇上高兴,否则你以为就这么罚一罚你就够了?”

想得美。

谢秉期眼神稍动,脸色终于有了点变化。

除了眉上刀疤有点儿邪性,还是一副冷冰冰的死人脸。

郑喜忍不住打趣谢秉期:“你说你这样子,人家怎么瞧得上你?杂家要是女的,也不肯嫁个死人哪。没事儿笑笑,多给杂家点儿好脸色瞧。”

谢秉期眼神更冷几分,冷冷吐出一个字:“滚。”

郑喜一笑。

这翻脸比翻书还快,上回在阜光寺还求他来着。

这会儿让他滚。

罢了,谢秉期也不是个能开玩笑的人。

点到即止。

郑喜摇着头走了。

谢秉期仍旧半天没动。

不知站了几个时辰,腿麻了。

要不也不可能容忍郑喜在他面前提起她,还全须全尾地离开。

夜幕降临。

乌雪昭和桓崇郁一起在房中用晚膳。

见她吃得少,好似胃口不佳,桓崇郁问道:“白日吃过的团子,还想吃吗?”

大娘不是说,再也没有了?

这会儿上哪儿去找?

乌雪昭望着天子。

桓崇郁给郑喜递了个眼神。

郑喜连忙去了。

心里暗暗改了白天得出的结果,皇上何止是对姑娘的每一句话上心,那是对姑娘的每一个眼神、皱眉的动作都上心,简直宠上了天。

郑喜办事利索。

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就找到了那户人家,花了点钱,把人带到酒楼的厨房,去给乌雪昭现做野三味儿的团子吃。

小厨娘把东西端上来的时候,桓崇郁不在。

她眼睛还是红的,声音也哑,想来不被继父卖掉,平日在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她双手捧着盘子,放到乌雪昭跟前,放稳当了,噗通一声跪下,道:“谢谢夫人,谢谢夫人,谢谢夫人。”

乌雪昭扶她起来,问道:“你继父答应放了你?”

小厨娘抹着眼泪,点头说:“您家管家给了继父一些钱。”虽还是把她卖了,但是至少不用嫁给五十岁的男人,她已经十分知足,感恩戴德。

乌雪昭柔声安慰:“从今以后就好了。”

郑喜会给她找个庄子或者别院,做些她能做的活计,以后安生过日子不成问题。

小厨娘哭过后,又忍不住笑了笑。

重获新生,很难不喜悦。

很快,她听到一阵脚步声,知道是男主人家的要回来的了,不能再多说话了,要避嫌。

小厨娘慌忙抹了眼泪,赶紧地说:“奴婢不知道怎么报答夫人和您夫君,希望夫人同您夫君,白头偕老。奴婢回去之后,为你们供长生牌位。”

就退下了。

桓崇郁进来时,只听到了“牌位”两个字。

皱了眉,问道:“刚才她跟你说什么?”

乌雪昭解释道:“说为我们供长生牌位。”

桓崇郁长眉这才舒展。

许是登山累了,夜里两人困意来得早。

桓崇郁问过她,明日还想做些什么,便阖了眼眸,似要睡着。

乌雪昭打了个哈切,双眸水蒙蒙的,来不及答,也困得睡了。

迷糊间,习惯性地掐了掐日子。

壬寅年,九月九日。

娘子,夫君。

第51章

“皇上, 臣女今日想去庄子上看一看姨奶奶。”

乌雪昭粗略梳洗过头发,坐在镜子前,回眸跟桓崇郁说话。

桓崇郁已穿好了衣裳, 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书,坐在圈椅上,气定神闲地翻阅着。

头也不抬地回答她:“你想去就去。朕让郑喜安排。”又伸手翻过了一页。

乌雪昭静默了一会儿, 才道:“皇上, 乌家庄子小, 您就别纡尊降贵跟着过去了。”

难得两人有日子时刻相处, 还要分开。

桓崇郁也没什么表情, 淡声问:“你很想去你家庄子?”

乌雪昭点头:“臣女上个月十七日去看的荣姨奶奶, 这个月也到中旬了,姨奶奶肯定在等着臣女。臣女想去。”

每次只有正节过了, 她才能去探望荣姨奶奶。

姨奶奶也养成了习惯,节后等她。

九月九也是一个大节, 姨奶奶肯定正盼着她。

之后自然也有功夫去。

但她这回也不想去得太迟。

荣姨奶奶一直住在庄子上,眼里只有一亩三分地,以及父亲和她。

人心里装的东西少, 就会在乎和惦记心里最要紧的人和事,生怕出丁点岔子。

乌雪昭不想荣姨奶奶担心她。

既然她很想去。

他也没理由不陪她过去。

桓崇郁颔首道:“好。”

正好他也许久没松筋骨,可以去皇庄上打会儿猎。

乌雪昭心情莫名很好, 脸上虽无笑意,眉目却是温和愉悦的。

郑喜打点了车马, 安排皇帝与乌雪昭一起先去皇庄。

先到皇庄落脚,再安排了一辆马车, 送乌雪昭回附近乌家的庄子。

乌雪昭坐马车直接去了荣姨奶奶住的小院子。

小院偏僻, 单薄。

不过后来乌雪昭长大后常常过来, 乌家特地花钱修缮过,倒也能住得人了。

但和城里的乌宅比起来,还是很窄小。

平日小院里只有荣姨奶奶一个人住,偶尔会有庄上佃农过来,送点儿东西给她。

庄上管事,也会三五不时过来问一问她的身子,免得病了没人知道。

这都是乌老夫人的特别照顾。

主家有这般态度,庄子上的人也不敢怠慢,荣姨奶奶往常过得还算悠闲自在。

乌雪昭没惊动庄头,下马车,推开栅栏门,进了小别院。

院子里鸡鸭成群,还搭了架子,种的长豆角跟丝瓜、黄瓜。

今年夏天时,荣姨奶奶还说,明年再搭新架子,种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