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
张士诚舍不得那么多金银财宝,便与将领们不断讨价还价。
张士诚的幕僚们愁得不行。
都到这个时候了,主公怎么还抱着那些金银死物不放?
最后,张士诚还是舍不得那么多金银,于是派自己的弟弟张士信出征。
正好之前张士信主持以工代赈,给贫民的赈济粮偷工减料,引发贫民骚动,张士诚只好把以工代赈换回施粥,张士诚的下属们都对张士信很不满。张士诚想着正好让他弟弟立功,替弟弟挽回名声。
但不出意外,张士信又吃了败仗而归。
张士诚无奈,只好再次和麾下将领们讨价还价。
张士诚的幕僚们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些幕僚甚至萌生了退意。只是碍于张士诚以往的英雄气概和仁义名声,现在也并未到绝境,他们仍旧咬牙坚持下来。
张士诚那里虽然一团糟,但仍旧给朱元璋造成了一些麻烦。再加上炸药包只剩下一个,陈友谅还没死,胡廷瑞麾下的兵力也充足,龙兴归降,减少了朱元璋不少麻烦。
所以朱元璋只好放弃了回应天的计划,前往龙兴亲自受降。
朱元璋改龙兴为洪都,给了胡廷瑞一个面子,让胡廷瑞可以保留自己的编制,不用劳动改造。
不过洪都地理位置很重要,胡廷瑞不能继续镇守。朱元璋给了胡廷瑞一定时间安抚手下将领,打包行李,过完冬季再将龙兴交接给朱元璋的义子朱文正。
需要一提的是,朱元璋已经建立了大都督府,但朱文正没能成为大都督。
因为朱文正自己提醒朱元璋,他现在是义子,是陈国瑞的大侄子。陈国瑞的大侄子成了大都督,陈国瑞就要功高盖主了。那以标儿的聪慧,肯定会愁得吃不下饭。
朱元璋都差点忘记朱文正“不是朱元璋大侄子”了,于是他最后闭着眼睛选了徐达为大都督。
徐达十分无语:“你就不怕我功高盖主?你能不能让陈国瑞当大都督!”
朱元璋摆手:“放心,等你功高盖主被我砍了,我一定让标儿为你摔盆烧纸。”
徐达:“……我还真是谢谢你了!”
今天的徐达仍旧被朱元璋气得半死,并暗中祈祷标儿能想个办法折腾老大,帮他报仇。
胡廷瑞十分感动,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能处理好洪都的事。
朱元璋算了算时间,还能赶得上新年的尾巴,和马秀英急匆匆回应天补过新年。
二月,朱元璋回到应天。
他陈国瑞的马甲还没有焐热,几个重磅消息接连传来。
胡大海攻陷严州后,苗将蒋英、刘震、李福归附。
胡大海喜爱这三人的勇猛,本想直接将其收为麾下将领。但劳动改造的事归常遇春管,常遇春正好摆烂中,到处“惹是生非”说等他们改造完才能当将领。
胡大海还为此和常遇春打了一架,朱元璋还写信劝和,最终免了这三人的劳动改造,胡大海将其带回了婺州。
结果这三人合谋作乱,反了。
朱元璋浑身都在颤抖:“胡通甫出事了?!”
信使摇头:“没有。他们虽然没有经过劳动改造,但是他们三人的手下都经过了劳动改造。在得知他们三人的反意时,立刻报告了胡将军,及时处理了叛乱,但他们三人逃了。现在的问题是,胡将军抱着常将军恸哭,说自己差点对不起主公,还说自己思想觉悟不够,于是自己要求进劳动改造营。”
朱元璋:“……”
朱元璋冷漠:“哦。还有呢?”
信使道:“处州的苗将李秸之、贺仁也反了,也是要投奔张士诚。”
朱元璋又开始浑身颤抖:“耿德甫无事吧!”
耿再成虽然不是朱元璋的老乡,但在朱元璋刚参加濠州红巾军,还是一个小队长的时候就投靠了朱元璋,是朱元璋心腹大将。
信使表情古怪:“李秸之、贺仁也被手下告发,耿将军也闹着自己不该不听常将军的话,也要去劳动改造。”
朱元璋:“……”
大悲大喜,他想静静。
第61章 示敌以弱还是信任
朱元璋并不知道,原本历史中,这几个苗将也反了,胡大海和耿再成遇害,同时遇害的还有胡大海那时仅剩的儿子胡关住(胡大海长子胡三舍已被朱元璋处死)、他为数不多的文臣王恺、章程。
这次多了叶琛辅佐胡大海,但叶琛并未遭遇叛乱。因为苗将叛乱时,叶琛正在应天生闷气。
原本朱元璋让叶琛辅佐胡大海,两人相处也算默契。
但在胡大海和常遇春吵架时,叶琛站在常遇春这边,和胡大海也吵了一架。
叶琛认为苗将首鼠两端,不是真心归服。常将军言之有理,若他们连去劳动改造营逛一圈,走个形势都不肯,怎能让人相信他们的诚心?
胡大海这个人有万般好,比如对朱元璋忠诚无比,比如十分尊重文人,比如军纪比徐达还严明,但他也有武将和草莽的坏习惯,即太“讲义气”。
这几个苗将主动来投,胡大海就全心全意信任他们,直接把他们划入护犊子的范畴。
叶琛一气之下,借口生病,回应天休养。
胡大海也很生气。他决定好好训练这些苗将,让苗将多立功劳,以向叶琛证明自己的正确。
明明是常遇春想找个理由和胡大海吵架,“苛待”主动来投的将领。结果常遇春被丢到了一旁,胡大海和叶琛赌气了。
常遇春表示脑壳疼,于是和耿再成又吵了一架。
现在好了,胡大海一边写信给叶琛认错,一边抱着常遇春哭;耿再成也去找常遇春,抱着常遇春哭。
常遇春满身大汉(不是错别字),忍无可忍,又想揍两人一顿。
这两人泪眼婆娑,让常遇春尽管揍,他们不还手。常遇春转头就跑,闭门不出,让他们滚。
叶琛得知此事后,眉飞色舞,拍手叫好。
朱元璋想了想,给常遇春写信,让胡大海和耿再成真的进了劳动改造营,改造一个月。
本来降将再叛,并非胡大海和耿再成的错。
但有了常遇春和叶琛的提醒,他们却一意孤行,那这就是他们的错,必须惩罚他们才能服众了。
朱元璋也用他们警示其他将领,劳动改造非常有必要。就算降将再叛,因常遇春坚持把苗兵改造并分田,导致他们阴谋纷纷暴露,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不过也有人弹劾常遇春,说常遇春非要改造苗兵,让主动来投的苗将感到很没有面子,苗将才背叛。
朱文正一边帮朱元璋磨墨,一边吐槽道:“这人脑子绝对有问题。”
朱元璋叹气。
朱文正又道:“如果没有改造苗兵,这场叛乱胡大海和耿再成估计都危险了。就像洪都,叔你给胡廷瑞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