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3


哪敢说?

朱文正、李文忠、陈英三人身兼知府一职,不但要练兵剿匪出外打仗,还要分田、断案、收税、教化……这惨状已经传遍他们这群主公收的义子耳中了。

主公说,常将军做得到的事,其他将领一定都能做到,先从朱文正、李文忠、陈英三人开始尝试。

现在军中将领都“恨”透了常遇春。

大家原本都是大字不识的普通猛将,上战场砍杀敌人就算完事。为什么你要这么努力,文官武将一肩挑?

常遇春,大明开国内卷王第一人。

所有将领看着常遇春,都感受到了内卷的恐怖。

常遇春得知此事之后,默然无语,连叹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只是在负责屯田和劳动改造之余,努力向主公展现自己的勇武,所以带着劳动改造营的人去剿匪而已,怎么就又吸引了同僚的仇恨?

他并不是又当武将又当文臣,而是努力向从文臣的大坑里爬出来,卖力地在犄角旮旯里立战功啊!

常遇春委屈,常遇春垂泪,常遇春带着劳动改造营的人又出去锄了一遍大地。

朱元璋发布诏令称赞常遇春,号召将领们向常遇春学习。

特别是最近抱怨情绪越发浓厚的朱文正,被他四叔兼任义父责令抄写诏令十遍,寄给他检查。

朱文正深呼吸,找来几个道士行巫蛊之术。

我四叔我不敢诅咒,我难道还不敢诅咒你常遇春吗!

朱元璋得知朱文正行巫蛊之事,愣了许久:“那、那常伯仁没事吧?”

信使:“常将军好着呢,他的劳动改造军都快打到川蜀去了,和明夏军队好几次交锋。”

朱元璋扶额:“看来这巫蛊之术也没什么用。”

朱元璋写信痛斥朱文正的荒诞行径,并警告朱文正,如果朱文正再乱来,就收了朱文正的军权,让朱文正回应天当文官。

朱元璋还在信中说,常将军被朱文正诅咒之后更勇猛了,现在打得明夏丢盔弃甲,天天写信给自己,请求出兵川蜀。

朱文正气得把巫蛊娃娃全烧了,从此再不信这些歪门左道!

旁观了这场闹剧的陈标吃瓜吃爽了。

他决定亲手培育更好吃的瓜,于是拿出了一套《将领文臣速成教材》,将识字、识数和最简单的经济、社会学知识结合起来。

“爹,给你这个!别说是我印的!”陈标笑嘻嘻地把教材给朱元璋。

朱元璋:“好!”然后转头就把陈标卖了。

第89章 太湖之上伪鸿门宴

朱元璋卖掉陈标的时候,照旧把锅推到“朱元璋”身上:“儿啊!我和主公说了要他保密,他嘴上说着好好好,立刻就为你扬名,还说是为了你好!”

陈标信了。

陈标他又信了陈国瑞的鬼话!甚至还在安慰陈国瑞!

“爹啊,主公大概以为臣子做了好事,就应该宣扬出来,这也是给咱们的恩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咱们受着就成。你不要难过,也不要和主公生出芥蒂!”

自从陈标知道自家已经在朱元璋的船上下不来后,一改老怂恿自家老爹跑路的作风,开始劝说老爹忍耐。

大明皇帝已经变成大明王,离洪武大帝越来越近了,能不忍吗?

围观此事件的几人都对披着陈国瑞马甲的朱元璋感到特别无语。

朱升和季仁寿正式加入朱元璋阵营比较晚,看到朱元璋这一番举止非常震惊。

朱升问道:“主公,你现在把一切都推给你自己。未来标儿知道你身份后,你想好怎么安抚标儿吗?”

朱元璋背着双手,仰望天空:“未来的事,交给未来的我解决。”

朱升:“……”主公你真厉害(贬义)。

季仁寿再次明白,为什么他的师弟刘伯温每次提起朱元璋时,眼神都略带嫌弃。

主公,你真的非常很厉害。这厚脸皮和连未来的自己都坑的心机,真的非常适合当皇帝。

不过陈标不会“坐以待毙”,等着和内卷之王常遇春一同被将领们“记恨”。

既然自己已经入局,那就把水搅得更浑。陈标当即和笔友大明王写信,说“事功”和“德教”应该齐头并进,只会做事不修道德可能会成为做事很麻利的坏官。

所以,主公,你明白的,几位大先生不编点思想道德教材吗?写通俗易懂一点,也可以作为识字教材之一啊!

朱元璋深深赞同,朱元璋麾下的文人更是赞同无比,对陈标本就高得离谱的好感度,再次突破了天际。

季仁寿哽咽:“好孩子啊,真是清醒的好孩子。有如此认知,他定为圣明君主!”

朱升叹着气点头,彻底对朱家父子归了心。

仅凭这句话,他对朱元璋所推行政策的诸多不满,也能释然了。

朱元璋担心叶铮会不满,特意把陈标的信和自己解释的话一同寄给叶铮。

叶铮看到陈标的主张,不但没生气,还拍掌大笑。

“谁说我事功学派只修事功不修道德?我们只是更注重结果,而道德教化也是我们需要追求的结果之一。”叶铮笑道,“标儿真是越来越令我惊喜。陈麟,你还有什么顾虑吗?”

陈麟服气道:“小军师小夫子之名果然名不虚传,是麟轻视了。”

陈麟是叶铮三位入室弟子之一,永嘉学派代表人物止斋先生陈傅良的族人,擅长商贾、税收等事。

叶铮的三个弟子不知道陈标的真实身份。叶铮早就想让陈麟跟随陈标,陈麟因为陈标的年龄不太乐意。

他们此番出仕,自然想跟随将领身边搏一搏功劳,在仕途上有更大的成就,才能更加自如施展自己的才学抱负。即便陈标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他们现在不去立功,而是跟随一小孩过家家,怎么想都很奇怪。

叶铮并不辩驳,只让三位弟子自己考虑。若他们哪一日想要跟随其他人,无论是陈标还是其他将领,叶铮都会帮他们争取。

叶铮让三位弟子跟随陈标,并不是存了提前接近太子的心思。

以朱元璋麾下文臣缺乏的情况,他的弟子在朱元璋当皇帝之后,只要自己能稳住,未来前途都不可限量。就算陈标继承了皇位,也会继续重用他们,不需要他们特意讨好。

只是陈麟所擅长的正好也是陈标最擅长的,叶铮为弟子着想,希望弟子能跟随陈标学习。

叶铮也给其他学生找好了目标。

擅长谈兵说剑,屯田兴兵的大弟子陈启继续跟随常遇春左右最为合适,推行井田制和劳动改造营的过程一定会让陈启学到更多的东西。

更擅长学术理论研究的三弟子薛知默,陈启准备找机会让其回应天,跟在季仁寿身边学习。

季仁寿精通《易》、《诗》、《书》、《春秋》四经,人称“四经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