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8
。”
朱元璋一把抓住陈标用自己的肚子练拳击练上瘾的手,将陈标夹在胳膊下挠痒痒:“利落是利落,不着调的时候还是不着调。把他们叫回来,我问问。”
陈英道:“已经让人去叫了。”
他用眼神向马秀英求助,希望干娘去拯救刚哭嚎没掉眼泪,现在被挠痒痒肉笑出了眼泪的可怜弟弟。
马秀英却微笑着围观儿子被欺负,没有出手拯救的意思。
陈英心里叹了口气,心疼地看着被义父欺负的标儿。
没办法,干爹干娘站在了同一边,就算是他也没办法了。
朱元璋把陈标欺负了个够,被气得神智返回幼年时期的陈标咬了胳膊后,才开始干正事。
他将明王的诏令丢给陈标,道:“主公听到你骂死了老匹夫,特别高兴。大都改称北平府,以后你就是北平知府了。”
陈标:“……啊?”
朱元璋一直没动静,陈标就知道朱元璋大概是不在意他骂死俘虏,又让明王殿下背了文人骂名的错。
只是北平知府……陈标瞪着手中的诏令,感觉很烫手。
边疆重镇一般地方官很少轮换。如果他从小到大都坐镇北平,以后怕不是会卷入朱棣夺位争端?
应该不会,我可是太子殿下的人,以后肯定会去太子殿下身边辅佐太子。
陈标稍稍安心,又没完全安下心。
“对了,北平知府的官位先给你,你不用马上上任,先帮主公做件事。”朱元璋道,“主公明年就要登基为帝,今年应该去祭祖。但你也知道中原还乱着,主公很忙,暂时没空衣锦还乡,就让你代替。”
陈标惊讶:“啊?我?”
朱元璋点头:“世子情况特殊,暂时不能出现在人前。主公认为你有个神仙老师教授学问,就和张良他们一样,所以你去祭祖最吉利。”
陈标想起自己在朱元璋面前的“背景人设”,不再惊讶:“也对。但我不会啊。”
朱元璋道:“你是主祀官,有很多官员辅佐你。季仁寿和宋濂会陪你一起去。”
陈标点头:“哦,那没事了,我就当个木偶人,他们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朱元璋笑着拍了拍陈标的脑袋。
陈标道:“对了爹,我们和主公是老乡,祖坟也应该在濠州吧?之前几年兵荒马乱,我们没机会回家祭祖,这次我也该顺道回去给祖先扫扫墓。我们家祖坟在哪?”
朱元璋笑容一僵。
马秀英立刻补救道:“标儿,别说这件事了。我们家的祖坟,要从你爹开始算起了。”
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以后祭祖当然从他这个明太祖开始算起,以前的坟都不算作数。历代王朝都这样。马秀英这话没有说谎,只是容易引起误会。
陈标就误会了。他误以为,自家祖坟已经在乱世中毁掉,没有祖宗可以祭拜了。
怪不得爹以前从来不提祭祖的事,他问起也推脱以后。
“爹,现在我们出息了,可以建家庙,把祖宗的牌位都供奉上,和祖坟没区别。”陈标拉着他爹的袖子道,“别杵在这了,先进去。大都新鲜的蔬菜瓜果少,我让人培养了些豆芽。爹你不准只吃肉不吃豆芽。”
朱元璋的脸一下子垮了,耷拉着眉毛抱怨道:“你怎么老把你爹当牛羊养,我只想吃肉。”
马秀英噗嗤笑出声,点了点朱元璋脑袋,道:“大夫也让你吃清淡些,你这个当爹的,可要给标儿当好榜样。”
朱元璋摆烂道:“我儿子自己就能成长成个最好的人,没有我这个榜样也没关系。”
马秀英笑骂:“出息!”
朱元璋继续摆烂:“我儿子很出息,我可以不出息。”
就摆烂,就得意!
陈英听着义父不要脸的话,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
他都想做出朱文正对义父专属表情,眼皮子一翻“啊对对对,你最不出息,也就是马上要当一个开国皇帝而已”。
朱文正和李文忠得知义父义母来到大都,急匆匆将工作安排好,回皇宫见义父义母。
李文忠还知道先洗个澡,朱文正故意不洗澡,给了朱元璋一个熊抱,蹭了朱元璋一身汗一身泥,然后在朱元璋气急败坏的追打下逃跑。
朱元璋骂道:“都是孩子的爹了!他怎么还是这个德性!”
陈标双手捧着茶,老神在在道:“堂嫂就喜欢正哥这个调调,每次说起正哥在家里做的蠢事都满脸宠溺,就像是关爱傻大儿。”
朱元璋无语极了。他本想给朱文正找一个能规劝朱文正的贤妻,结果这贤妻确实很贤良贤惠,却把朱文正宠得更没脑子。
马秀英笑道:“文正在外做事极有分寸,只在你和标儿面前闹腾。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事,这德性怎么了?我看就很好。”
朱元璋抱怨:“你看什么都很好。罢了,反正今天也要洗澡换衣服。标儿,你明日带我逛一逛皇宫,我还没见过皇宫呢。宫里的人都关起来了吧?”
陈标低头喝了一口茶,老气横秋道:“想当老百姓的人已经分田干活相亲去了,妃嫔们等主公来分配新饭票等得都不耐烦了,我就让她们识字的帮着抄书,懂刺绣的帮忙绣东西,什么都不懂的就学点东西。不懂也不学的我也没办法。”
朱元璋疑惑:“何为饭票?”
陈标叹气:“大都灾荒,我们接手了大都,也接手了大都的灾荒。还好宫里和官员府上有点存粮,我勉强能用以工代赈安抚百姓。之后,咱们要尽快从南方运粮了。”
陈标低着头,在双手捧着的茶杯中酌了一口,一张软乎乎的小脸露出浓浓的疲态。
管理一座大都城实在是太难了。陈标就算有满肚子主意,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勉强维持住局面。
陈标满口抱怨,朱元璋却越发惊讶。
他无奈道:“你是不是要求太高了?你怎么还想一个人都不饿死?”
怪不得他进入元大都之后,发现元大都欣欣向荣,百姓们脸上的喜色仿佛过年似的。
陈标疑惑:“当然是尽可能的保证有手有脚能干活的人都不饿死啊,这不是当地方官最基本的要求?”
朱元璋哭笑不得:“谁告诉你这是当地方官最基本的要求?就算不是乱世,饿死人多正常?你哪还能救得了每一个人了?”
陈标先瞪大眼睛,一脸不敢置信,自家明明挺在乎老百姓的爹居然此刻说出如此绝情冷酷的话。
而后他的眼睛困惑地半眯着:“哦,说的也是。不过我现在能勉强做到,那就做呗。做不到的时候我也没办法。”
陈标意识到自己确实给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在这个农作物低产的时代,能保证能干活的人都不饿死,那就是史书中能飚着热泪歌颂的千古难得盛世了。